财经猫网

牛市真的来了吗

来源:黑噪音 时间:2025-08-14 01:36 阅读

8月13日,沪指盘中最高涨至3688.63点,一举突破去年10月8日“924”行情高点3674点,也成功创出2021年12月14日以来近4年新高。两市成交额也超2.1万亿元。

牛市的到来,往往伴随着市场情绪的涌动和基本面的积蓄。有人说,A股的牛市总是猝不及防地出现,但回头看,每一次行情爆发背后都有其深刻的逻辑。这一次,我们不仅看到了资金的回流、政策的宽松,还看到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力量在同步推动市场。

A股今天触及4年新高

牛市的三重动力

首先是政策的温度。自2024年9月下旬开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双宽松”持续发力。彼时,“924”组合拳的推出可谓前所未有:多部门联合开会,明确从总量、地产到资本市场的全面支持。

短短几天,大盘企稳回升,9月30日成交额便创下2.59万亿元的历史新高。

此后,政治局会议将货币政策定调为“适度宽松”,并首次提出“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在楼市低迷、消费疲软的背景下,股市成为流动性的重要蓄水池。

其次是外部环境的缓和。中美之间的关税战在去年底到今年初出现明显趋缓,这不仅减少了对中国出口链条的扰动,也让国际资金对人民币资产的态度逐渐转暖。

4月7日,美国对等关税落地后,市场一度出现波动,但很快就恢复韧性。这种“以我为主”的走势背后,是中国在全球资本版图中逐渐形成的独立节奏。

第三,是A股自身的周期律。过去20年,A股几乎每隔五年就会出现一次牛市,上一次是2020年至2021年。这一规律虽然不是铁律,但在资金、政策和情绪共振下,总能起到心理催化的作用。对于资金和机构来说,这种节奏感,像是一次集体记忆的唤醒。

三轮行情的递进

回顾这轮行情的演绎,我们可以看到清晰的三段式节奏。

第一轮是“924”行情的启动期。政策底的确立、成交量的放大,让市场从谨慎观望转向积极进场。虽然Q4出现整固,但这是牛市惯有的喘息。

第二轮是估值抬升期。2025年初,“算力平权”成为投资主线,AI相关板块引领市场情绪高涨。地产成交数据边际回暖、PMI回升、物价企稳,经济基本面的改善为估值修复提供了坚实支撑。

第三轮是韧性增长期。外部冲击在4月一次性释放后,并未形成持续压力,反而在汇金增持、央行货币政策“三板斧”的配合下,推动市场继续走高。这“三板斧”包括数量型政策(降准、加大长期流动性供给)、价格型政策(降息、降低再贷款和公积金贷款利率)以及结构型政策(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普惠金融等领域)。

科技与产业的牛市注脚

过去的牛市,往往是资金面的游戏。但这一次,不仅有“水”,还有足够的“鱼”——科技与产业的突破,为市场提供了真实的增长故事。

1. DeepSeek:AI的战略突围在全球AI赛道上,美国的领先曾被视为“断崖式”,但DeepSeek的横空出世改变了格局。它用低配GPU实现了高端芯片的任务,显著缩小了中美在AI大模型领域的差距,更重要的是降低了AI开发的门槛,让大模型的部署不再是巨头的专利。这不仅刷新了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科技的认知,也让AI板块在资本市场上具备了持续的想象力。

2. 人形机器人:从舞台到赛道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破圈”之年。从春晚的亮相到马拉松赛道上的服务,机器人正在从实验室走向生活场景。根据《2025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研究报告》,今年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预计达52.95亿元,占全球27%;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82.39亿元,占全球50%。这不仅是科技的展示,更是产业链、专利储备和全球影响力的体现——截至2024年7月,中国在机器人相关有效专利上已占全球三分之二。

3. 国产创新药:生物医药的“DeepSeek时刻”过去,中国创新药产业更多是“引进”模式,但如今,越来越多的药企开始“引领”国际市场。2025年上半年,国内创新药企海外授权总额达608亿美元,超过去年全年总额。创新药的高研发效率、强技术壁垒和全球竞争力,让生物医药板块的估值有了重新定价的空间。

这些产业突破,不仅在板块轮动中推高了市场估值,也让这轮牛市的底色更厚、更实。

股市是资金和情绪的共同产物。当流动性充裕而投资渠道有限时,资金必然寻找新的蓄水池。而在A股,科技、医药、新能源等板块正在形成新一轮的龙头效应。

同时,国内的机构投资者占比在提升,市场结构更加稳定。与过去散户情绪主导的牛市相比,这一次,机构的中长期资金可能会让行情走得更稳、更长。外资的态度也在微妙转变,从谨慎试探到持续增持,北向资金的流入成为市场温度计。

为什么这次可能走得更远

首先因为政策空间仍然充裕。当前CPI温和、PPI尚处低位,货币政策宽松的空间依旧存在。财政政策在基建、消费刺激、产业升级等方面还有更多储备手段。

其次,产业故事真实可验证。

DeepSeek的商业化、人形机器人的落地、创新药的海外授权,这些都不是停留在PPT上的概念,而是有营收、有订单的现实业务。这让资金更愿意做长线投资、耐心资本。

另外,全球资本的再平衡也是背景。

在全球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中,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处于长周期上涨边缘,人民币升值或使得中国资产吸引力提升,人民币资产成为全球配置的一个选项,这也有望推动A股市场走牛。

最后:站在牛市的门槛上,投资者该怎么做?

历史告诉我们,牛市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政策、资金、产业、情绪的多重共振。这一次,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水”涌入股市的声音,更看到产业升级的脉动和全球格局的变化。

当然,牛市的路上不会一帆风顺,期间仍会有波动和调整。但正如2024年第四季度的整固期所证明的,短暂的回落并不改变长期的趋势。对于投资者而言,最重要的是在趋势确立时,找到与时代同频的赛道,并用时间去兑现价值。

我个人认为最值得一提的还是创新药板块,这个行业已经到了“开花结果”的时间,但板块中的好公司大部分仍处于严重低估阶段。

这一次,牛市真的来了。而且,它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有力量,也更有故事。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