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猫网

如何看中国民企造出廉价高超音速导弹

来源:人工智能学家 时间:2025-11-26 22:06 阅读

11月25日,一段来自中国民营航天企业的视频在全球防务圈掀起了轩然大波。总部位于北京的凌空天行科技公司正式发布了其自主研发的驭空戟-1000高超音速导弹,并宣布已经进入批量生产阶段。更令人震惊的是、这款导弹的成本仅为传统高超音速武器的十分之一,堪称是打破游戏规则的"黑科技"。这个事件受到interestingengineering等国际著名防务网站的报道和关注。

这可不是一次简单的产品发布会,而是一个清晰的信号,中国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的技术路径和产业化思路,正在走出一条与美国截然不同的道路。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导弹特别是高超音速这种尖端武器,一直都是国家队的专利。美国的雷神、洛克希德·马丁,中国的航天科技、航天科工,这些都是动辄几十年历史的大型军工集团。但凌空天行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却直接闯进了这个"禁区",而且还交出了一份让人眼前一亮的答卷。

从公开的视频来看,驭空戟-1000的性能参数相当抢眼:射程覆盖500到1300公里,飞行速度达到5至7马赫,动力飞行时间长达六分钟。更关键的是,它采用了集装箱式的机动发射平台,可以在陆地或海上灵活部署,发射前还会展开稳定支腿以确保精度。

视频中最吸引眼球的部分,莫过于导弹在飞行过程中展现出的自主导航和机动规避能力。画面显示,导弹能够在飞行途中调整弹道、躲避防御系统,并在末段以近乎垂直的角度高速俯冲击中目标。这种能力对现有的导弹防御体系来说,几乎就是"降维打击"。

但真正让全球防务界坐不住的,还是成本这个问题。凌空天行的代表明确表示,通过使用汽车级芯片、民用材料和现有的大规模生产供应链,成本已经降到了传统方案的十分之一。要知道,美国在高超音速武器项目上可是一掷千金。以陆军的远程高超音速武器项目为例,单枚导弹的成本估计在数千万美元级别,而整个项目的研发费用更是高达数十亿美元。

把中美两国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的发展路径对比一下,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美国还在延续传统的"高投入、长周期、高度专业化"模式,而中国已经开始尝试"低成本、大规模、自主智能"的新打法。

美国的高超音速武器项目确实起步很早,技术积累也非常深厚,但问题就出在"成本失控"这四个字上。雷神公司的HACM项目,2022年拿到了9.85亿美元的合同,2023年又追加了4.07亿美元,但研发进度却一再拖延。更戏剧性的是,美国海军的HALO高超音速导弹项目在2024年底突然被砍掉,理由就是"成本失控、工业基础支撑不足"。

反观中国这边,凌空天行的做法可以说是"另辟蹊径"。他们没有选择从头到尾都用最尖端、最昂贵的材料和技术,而是充分利用了中国强大的民用制造业基础。汽车级芯片、民用建筑材料、成熟的供应链体系,这些听起来"不那么高大上"的东西,却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这种思路其实反应了一个深层次的问题:武器装备的实战价值,不仅取决于性能指标,还取决于能否大规模生产和部署。一枚性能再先进的导弹,如果造价高到只能当"花瓶"摆着,那战略威慑力就要打个问号了。

凌空天行显然不满足于现状。公司透露,他们正在开发驭空戟-1000的"智能版本",将融合人工智能和集群协调技术。视频中有一段动画画面,展示了八枚导弹以协调编队飞向目标区域的场景,这才是真正让对手头疼的地方。

想象一下,如果几十枚甚至上百枚低成本高超音速导弹,在人工智能的统一指挥下,以不同的弹道、不同的时间窗口,同时攻击一个目标区域,现有的防御系统还能招架得住吗?这种"饱和攻击"战术,配合高超音速武器的突防能力,几乎可以说是无解的。

更值得注意的是,凌空天行还提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民用计划:开发一款能以5马赫速度飞行的飞机,实现"一小时内"全球旅行。这个计划预计在2027年进行首次测试,2030年完成整车试验。如果成功,那将是人类航空史上的又一次革命。

驭空戟-1000的横空出世,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清晰的趋势:全球军备竞赛的焦点,正在从单纯的技术竞争,转向技术与成本效率的综合竞争。谁能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大幅降低成本并实现规模化生产,谁就能在未来的战略博弈中占据主动。

当然,我们也要理性看待这一进展。高超音速武器虽然强大,但并非无懈可击。各国都在加紧研发相应的防御系统和对抗手段。而且,武器装备的真正威力,最终还是要在实战中检验。

但不管怎么说,驭空戟-1000的出现,确实为全球防务格局注入了新的变量。它标志着高超音速武器正在从"少数国家的战略资产",向"可规模化部署的常规装备"转变。这个转变的速度之快、影响之深远,可能会超出许多人的预期。

网友看法

1、网友对台戏:还是山东卖面条这家牛逼,直升机卖了八年,楞没出问题,不是今年订单火爆被嫉妒的举报,估计今年就能卖出80架去。看看工厂,简直是一般,但飞机质量却没得说。

2、网友一笑江湖:有的民企高薪从军工科研机构及军工制造企业挖人,从事军工产品研发制造,这些产品及技术如果流失出境,将形成间接失泄密,被敌对势力得到,反过来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3、网友时髦高山Yv:至于保密相信企业会做的好!这是企业的命根。[赞][赞][赞][赞]打造中国的洛.马,雷神。[赞][赞][赞][赞][赞][赞]

4、网友寒山冷眼看:过去属于绝密的武器信息现在竟然第一时间公知于众了…

5、网友奈何情入骨:国强民强,军强民强。面对咄咄逼人的国际环境,杀出重围,民间力量必不可少,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力量,更要看到中国军民团结的力量。民企军工智造为国家注入后劲十足的保障供给,和平必胜,正义必胜,人民必胜。

6、网友聪明的风铃y:防止泄密,如发现泄密者重判死刑。绝不姑息养奸。

7、网友快乐的远山8x7:做好保密工作,防止技术泄露。

8、网友有为有不为8:现在国家都允许民企造高端武器了吗?

9、网友莲荷世界:民营军工企业未来一片光明,甚至可能超过军工的国企央企!

10、网友水城行者:军民携手合作,共筑国防长城。

11、网友云端旅程:这种低成本的导弹,能够飞能够爆,但很有可能存在太多BUG,容易被干扰或被反控制。如果伤击无辜,那是罪大致极的。

12、网友小露82544:这种军工高科技企业,国家必须加大支持力度!安全部门必须进入,帮助企业防止泄密!

13、网友俫打我噻:一直以来都对区区一枚导弹的造价有疑问,动不动就几百万的几千万的美元造价?纯黄金也没有这么贵

14、网友高级橙子TZ1:既然造价这么低,那就先造5万枚!

15、网友山村老头4:国家需要,一是资金支持税收减免。二是对企业中的科技人才予以保护。三是实行技术保护,确保不泄密。四是政府收购该企业。

16、网友文刀老先生:军工产品之所以贵,并不是原材料成本有多高,而是摊进去的管理费太多[偷笑]

17、网友智者生活家nY: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能造出克敌制胜的兵器就是好企业。

18、网友坦荡的精灵VP:和平时期的军品就民品的十倍,以便平时养人战时爆发。

19、网友三七四百八:@豆包 元芳,你怎么看?

20、网友独自旅行2y2:民营企业的造价是国家队的十分之一?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