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玄
中欧班列受阻一事还在越闹越大。本月中旬,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访问波兰,双方明明达成共识,要共同确保中欧班列的安全畅通,然而波兰转头就变了卦,至今仍关闭波兰与白俄罗斯的边境,致使中欧班列中断。
波兰关闭口岸的理由,是不满俄罗斯无人机进入波兰领空,而至今仍旧不肯开放口岸,实际上打的两手算盘,一方面是为了在北约体系内讨好美国,巩固自身东线 “桥头堡” 地位;另一方面是想把中欧班列当成与中国谈判的筹码,迫使中国在农产品准入做出让步,以及在俄乌冲突施压俄罗斯。毕竟在与王毅外长的会谈期间,波兰外长就特意提及乌克兰局势以及俄罗斯无人机闯入波兰领空一事,言辞间颇有状告俄罗斯以及希望中方“主持公道”的意味。
王毅外长访问波兰
在波兰方面看来,波兰与白俄罗斯接壤的马拉舍维奇边境口岸承担着中欧班列九成以上货运量,是中国通往欧洲的关键物流通道。关闭相关口岸足够让中国焦头烂额,顺势答应他们提出的条件,然而事实证明,波兰还是打错了算盘,低估了中国的战略布局,高估了对中国的牵制力。
波兰9月12日关闭的马拉舍维奇边境口岸,一周多之后中方就迅速破局。9月23日,“伊斯坦布尔桥” 轮从宁波启航,开启了首条中欧北极集装箱快航之旅,18 天即可直达欧洲。
“伊斯坦布尔桥” 轮从宁波启航
这一航线的开通并非偶然。早在2024年,中俄就签署了《极地水域海事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国参与投资的阿尔汉格尔斯克深水港也已进入收尾阶段。俄罗斯拥有航道核心段的破冰船舰队,为北极航线的通航提供了重要保障。而且,中船集团与俄联合造船集团正在研发破冰集装箱船,预计 2026 年交付后可实现全年通航,彻底打破季节限制。
北极航线的优势极为明显,它将传统海运40天、中欧班列25天的时效压缩至18天,成本还降低了15%-20%。这不仅能显著提升中欧之间的贸易效率,降低企业物流成本,还能为高附加值、有时效性要求的产品,如锂电池储能设备、新能源汽车等提供更快捷的运输通道。预计到2030年,北极航线将承担15%的欧亚贸易货运量,全球贸易 “北极时代” 已现雏形。
与此同时,中国在南线的布局也早已展开。在北极航线启航的同时,南线通道正承接大量分流货物。经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至土耳其的线路,今年上半年开行量同比暴涨120%,塞尔维亚中东欧集结中心已建成12条装卸线,完全能够消化波兰枢纽的货运量。更具颠覆性的是中吉乌铁路,这条铁路建成后,中国至欧洲货运路程将缩短 900 公里,成为最短陆路通道。未来,中吉乌铁路将与北极航线、传统班列形成 “三足鼎立” 格局,彻底终结单一通道依赖。
也就是说,波兰以为关停口岸,断掉中欧班列能够拿捏中国,进而施压俄罗斯,殊不知中方还有其他后手,相比之下,白俄罗斯可就明智得多了。
白俄总统卢卡申科
9月22日,白俄总统卢卡申科会见了中方代表,提到了边境口岸一事是做出明确承诺,强调中国需要的时候,白俄罗斯永远靠得住,此外卢卡申科还谴责波兰,贸然关停口岸是对中国的“不友好举措”。至于波兰,如果还要一意孤行,以为能够以此掐住中国的发展动脉,殊不知掐断的可能是自己的未来。#中欧班列中断:中国制造紧急转海运##上头条 聊热点#
本财经资讯由财经猫网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财经猫网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