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市场,日内波动真的大,一不留心就交出筹码。
就拿今天来说,在隔夜有明确利好——
英伟达拿出1000亿美元投资OpenAI,且股价创历史新高的前提下。
A股的映射科技股,却出现了高开低走,连带着整个市场,都出现了普跌。
为什么会出现下跌?
我觉得很大原因,是A股短期上涨速度较快,积累了不少有止盈需求获利盘,所以选择趁着利好兑现利润。
普通散户一看下跌也恐高,跟风卖出。
但实际上,还得稳点。你看尾盘都拉回来了,不少指数都在那比“V”,而科创板50ETF(588080)是今天主流宽基中最大的那个V。
01
科创是战略级赛道
在昨天的发布会中,证监会主席吴清提到,目前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
我觉得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这件事。
其一,自去年924以来,科技股表现亮眼,不少个股的市值都出现了明显的增长,盘子更大,占比自然更高。
其二,作为“战略级别”的赛道,特别是可能决定未来国家竞争力的行业,科技股必须做大做强,二级市场的资金活跃了,才能更好地反哺一级市场,从产业层面提高竞争力。
其实,在科技、AI领域,大国博弈的氛围,已经相当浓厚。
比如9月份以来,围绕在美股AI赛道,就出现了3次超预期的事件推动型上涨。
第一次是OpenAI与博通合作,开始自研AI芯片,博通股价大涨。
第二次是甲骨文拿到OpenAI的订单,股价暴涨。
第三次是前面提到的,英伟达投资OpenAI,股价创历史新高。
虽然有一些声音,认为这是三家公司联手导演的一场秀,但不可否认的是,AI还是资本市场的硬通货。
谁都拒绝不了“AI时代的科技霸权”的叙事,哪怕它现在只是一个预期。
而国内方面,AI产业也在加速推进中。
周末,英媒爆出中国版“星际之门”计划,在芜湖打造超级数据中心,总投资可能超过2700亿元。
颇有一种集中力量干大事,缩小与美国算力差距,突破高端AI芯片限制的意味。
产业端方面,最近也有不少消息。
比如国产浸没式DUV光刻机正在中芯国际进行测试,高端芯片制造的国产化进程进一步加速。
GPU设计公司摩尔线程即将在科创板上市,融资80亿,用于新一代芯片的开发。
所以,我们能发现,AI赛道,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行业了,更是一个和国家战略息息相关的战略级赛道。
而作为国内AI映射的科创板50ETF(588080),自然也成为分享国内AI成长,把握未来战略级投资机会的核心标的。
02
把握科创50的投资机会
长期看,科创50指数的成长性确实很强,投资价值也高。
我统计了一下,自2024年9月24日以来,科创50区间涨幅接近120%,涨幅超过创业板指数,在主流宽基指数中排名前列。
显示出较强的进攻属性。
而权重股方面,也都是国内AI产业链最核心的一批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公司。
我也统计了科创50指数前十大成分股的涨幅。
自去年924以来(截至2025年9月22日),部分权重股的涨幅甚至超过5倍,弹性确实很高。
但短期看,前期涨幅较高,也意味着科创板后续可能会面临一定的调整压力。
所以,大家在投资的时候,也要关注指数的位置以及自己的仓位,注意短期波动的风险。
另外,有一点需要提示一下大家。
9月初,科创50指数进行了常规调仓。
按照单一标的权重不超过10%的标准,相比于上表中显示的权重(截止2025年8月29日)部分重仓股的权重已出现下调。
所以调整后的科创50指数,集中度更低,均衡度更好,也更适合普通人投资。
另外,从流动性上看,科创板50ETF(588080)近期份额增长较为稳定。
且最新规模超过720亿元,同类第一。
对于投资者来说,较高流动性也会降低交易成本,让投资体验更加丝滑。
03
尾声
作为A股市场的投资者,我觉得对“大方向”的把握,是很重要的。
今天工信部部长在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致辞,表示“十五五”时期,将牢牢锚定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
加快打造一批新兴支柱产业,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加强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
如果说,未来5年,有哪些东西是现在就可以看到的。
我觉得,在AI加持下,落地一批有场景,有价值的产品,让AI真正做到赋能工作与生活,是能有画面的。
短期看,科创板可能会有波动。
但把时间线拉长,当前或许也是配置科创50的时机。
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和意见仅作为客户服务信息,并非为投资者提供对市场走势等判断进行投资的参考。我司对这些信息的完整性和数据的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不保证有关观点或分析判断在未来不发生变更,不代表我司的正式观点。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以及在中国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媒介上发布的正式公告和有关信息,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及风险评级,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中国证监会的注册不代表中国证监会对基金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推荐或保证。以上材料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运营人员,谢谢支持。
本财经资讯由财经猫网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财经猫网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