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猫网

为何有人不愿让乌克兰危机得到结局

来源:陈彬在欧洲 时间:2025-08-25 04:41 阅读

俄罗斯库尔斯克核电站起火了,起火原因也的确是俄乌冲突所造成的,这样欧洲的阴霾又再次被遮掩到东欧的天空了。在俄欧乌轮番前往美国就停火框架进行接触之后,为什么会有人频繁让核电站出现事故?究竟是谁不愿意让乌克兰危机得到结局呢?答案似乎正变得显而易见。

俄防空部队在库尔斯克上空执行拦截任务时,将一架乌军无人机击落时,刚好对核电站的辅助变压器造成损坏,而目前核电站的3号机组减载50%。

目前来看,该地区的辐射水平并未发生变化,并未造成泄漏事故。

可核电站每次发生事故,都不禁让人回想起被切尔诺贝利事故支配过的恐惧,现在东欧地区核领域的“潘多拉魔盒”并非只有一个。

8月12日时,扎波罗热核电站遭到乌军的持续炮击,导致该核电站内的建筑起火,所幸并未造成泄漏事故与人员伤亡。

核电站频繁遭遇攻击,在停火框架即将达成的关键阶段,谁都有嫌疑与动机。

首先从乌克兰方面的情况来看,无论是库尔斯克核电站的安全情况,还是就扎波罗热核电站的控制范围而言,俄方都是毫无争议的责任方。

那么策划袭击的人是乌克兰,但要为惨剧收场买单的人,只能是俄罗斯。

每一次处理核泄露事故,都会造成大量的人力财力消耗,并为此付出惨痛的人道主义代价。这对于现在麻烦缠身,处境愈发步履蹒跚的普京政权而言,堪称历史性打击。

主要是这么一炸,俄乌注定无法实现停火和谈,不管特朗普再怎么威胁,普京都不会接受,除非让泽连斯基付出应有代价。

这个条件,兴许特朗普会接受。一来是因为乌克兰方面理亏,避免对核电站攻击,本就是国际共识,即便乌克兰属于被侵略的一方,也绝不允许有超越底线的事情。所以特朗普为平息俄方怒火,真交出泽连斯基,欧洲也不好说什么。

二来是特朗普原本就对泽连斯基很是厌恶,无论是过去几年美乌之间上不得台面的政治丑闻,还是在达成停火框架上,泽连斯基都处处唱反调,换人来操控,完全在情理之中。

所以若针对核电站袭击的始作俑者真出自乌方,兴许是某部分极端分子,而非泽连斯基的决策层。

其次是从俄罗斯一方看,核电站若发生可控事故,则能进一步拖延停火时间,通过战果的丰富来获得更优越的停火条件。

因为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普京既无法获得扎波罗热与赫尔松两州的完全领土,也没办法得到北约“去军事化”“去纳粹化”的政治战略诉求,对比3年前的豪言壮志,也的确是一种挫折与失败。

可面对美国不断加深、扩大的制裁,俄罗斯经济寒冬越来越严峻,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人心与士气问题,其次就是美俄关系的稳定性,而核泄露事故若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刚好能一举两得。

当然,对于两座核电站并不太平的迹象或许也只是一系列巧合拼凑而成的,那将是最好的结果。若没人想真的拿核电站来做文章,不管实现停火协议还有多长时间,对于地区与全人类命运而言,都将是最好的结果。

乌克兰丰饶的土地上已经经历了历史规律导致下不可避免的战火,若在被核燃料污染,任何一方都对人类文明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一灾难性后果,也将导致乌克兰危机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

网友看法

1、网友执着的漂流瓶zz:俄罗斯核电站出点事故的后果比起姐夫扔核弹的后果用小巫见大巫比喻有过之而无不及。可以忽略不计。

2、网友热血媒体:俄库尔斯克核电站因乌军无人机坠毁起火,3号机组减载50% 。此前扎波罗热核电站也被炮击起火。这时候搞事,背后究竟是谁在捣鬼?

3、网友扬扬(你的朋友):作死的迹象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