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英伟达GTC年度开发者大会成为全球市场关注的焦点,华尔街评论称,英伟达的GTC大会重要性甚至超过了美联储的利率会议。
目前,英伟达占据了全球AI芯片80%以上的份额,不仅是硅谷的每一个人都在谈论它,就连中国对技术感兴趣的普通人也都在谈论它。但在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只拥有3万员工,用他的话来说,英伟达是“世界上最小的超级公司”,它高度透明,组织结构像神经网络,而不是金字塔。
因为英伟达的崛起,黄仁勋被称为科技圈的“全民偶像”,这也令今年在SAP球场举行的GTC大会现场堪比Taylor Swift演唱会现场。就连黄仁勋自己在开场时也开玩笑道:“今天大家是来开技术大会的,不是来听演唱会的。”
而据记者了解,首届GTC大会启动于十年前,并在随后的十年成为了深度学习领域的重要“推手”。2016年,黄仁勋把全球第一个AI超级计算机系统DGX-1交付给OpenAI。六年多后,OpenAI的ChatGPT震惊世界,掀起了全球的AI大模型技术变革。
进入生成式AI时代,GPU几乎是每一个AI大模型背后的“标配”,成为AI时代的“硬通货”,这也让英伟达跻身全球科技企业市值的前三榜单。
有人迷信地说,新总部是英伟达的“风水宝地”,第一财经记者近日实地探访了这家公司的新总部,希望透过英伟达建筑的刚硬线条以及对黄仁勋的采访,探寻这家公司崛起的本质。
实探英伟达总部
在硅谷腹地圣克拉拉(Santa Clara),英伟达两座巨大的由钢筋及玻璃结构构成的建筑在GTC大会期间也吸引了大批参观者。
大约五年前,英伟达启用了斥资10亿美元建造的硅谷新总部,此后,英伟达的市值开始一路“狂飙”。过去一年里,英伟达市值上涨近248%,今年迄今为止涨幅就超过80%。3月19日美股收盘时,英伟达股价上涨超过1%,最新市值接近2.24万亿美元。
英伟达的这两座新建筑总面积超过一百万平方英尺,由数英亩的绿地和高架“蜂窝”连接,数百间会议室以《星际迷航》中的地名、外星种族、星际飞船以及天体命名,人们可以在那里工作和聚会。
第一财经记者曾在2019年英伟达GTC大会期间参观过较早建成的Endeavor大楼。在今年的GTC大会期间,英伟达向合作伙伴及媒体分析师开放了较新的Voyager大楼的访问。与Endeavor一样,英伟达标志性的三角形设计也体现在Voyager的整个屋顶和平面中,这些建筑都是通过算法进行计算设计的。
黄仁勋对这个建筑非常满意。他曾表示如果要考虑在身上纹一个图形的话,英伟达的三角形轮廓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
为何采用三角形的标志性设计?一位英伟达员工告诉记者,图形渲染的多边形就是以三角形为基础架构而来的。据说黄仁勋曾挨个team说服大家转用三角形作为基础架构,而不是此前使用的四边形,因为三角形是最优解,可以通过三角形叠加来变化出任意形状。
此外,黄仁勋善用新加入公司的毕业生,让他们负责大项目,因为经验不足就意味着没有界限。记者在英伟达的总部大楼,几乎看不到电梯,据了解这是因为黄仁勋希望尽量少装电梯,因为他讨厌等待。
在Voyager停留的两小时期间,记者看到一批又一批参观者的到来,其中也有很多来自中国的访问者。和苹果及谷歌公司一样,英伟达已经成为硅谷当地的一大景点,就连当地的Uber司机也会向游客热情地介绍道:“你一定要去英伟达的总部看一下,它就像一艘宇宙飞船。”
英伟达在过去三十年里从一家视频游戏加速器硬件提供商发展成为一家提供全栈硬件和解决方案的平台公司,目前该公司还致力于成为一家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变革的软件提供商。
今年的GTC大会上,黄仁勋发布了下一代AI芯片架构Blackwell。他在主题演讲时,从口袋里掏出一块Blackwell芯片,将它与上一代Hopper芯片并排举起,后者显得小了一些。黄仁勋说道:“我们需要更大的GPU。Blackwell平台就是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而构建的。”
Blackwell是英伟达祭出的第六代芯片架构。这块小小的GPU,集成了2080亿个晶体管,拥有着超强的算力,也颠覆了此前所有的产品,构建和运行大模型的成本、能耗,能降低到过去的1/25。
据黄仁勋透露,英伟达为该芯片的研发投入了100亿美元。这一新架构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家David Harold Blackwell命名。他专门研究博弈论和统计学,也是第一位入选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黑人学者。
网友口中的“地表最强”男人
美国当地时间3月19日,黄仁勋接受全球媒体采访时表示,全球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去年就达到2500亿美元左右,并以20%至25%的速度增长,而这正是英伟达的市场机会所在。
近期,他在参加斯坦福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的活动时表示,公司在创立初期曾一度面临破产。但他称,这段困难的经历让他“更加了解市场和消费者需求”,押注于最终取得重大成功的GPU芯片。
1993年,30岁的黄仁勋与两名伙伴共同创立了英伟达,目标是制造用于加速计算的图形芯片GPU。在游戏领域取得巨大成功后,GPU又被证明特别适合用于加速人工智能计算。但英伟达成立30年来,它的崛起也仅发生在近几年。
一位硅谷刚工作不久的软件工程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2019年前,我只听过有家很厉害的公司叫英伟达,我甚至不知道它是做什么的。但今天,几乎人人都在谈论它。硅谷就是这样,哪家公司股价狂涨了,那么你就会每天都听到与它有关的新闻。”
据彭博富豪榜数据,黄仁勋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预估净资产约为776亿美元。
身着皮衣,热爱跑车,黄仁勋身上具有典型的硅谷科技富豪的特质,他热衷谈论技术,对自己痴迷的技术可以滔滔不绝,同时他也非常务实,几乎从不作出不切实际的承诺。
黄仁勋在给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忠告时说道:“期望很高的人往往适应能力很差,因为他们不习惯失败,也没有做好准备。痛苦有助于你们学会成长,我希望你们能够承受足够的痛苦和磨难。”
他还表示,不管公司取得多大的成功,领导者仍然需要担心公司可能最终会走向失败。“任何优秀的领导者都必须不断思考一家公司离破产还有多远,如果你不在内心思考这些问题,那么可能真的会倒闭。”他说道,但他强调应该要容忍失败,因为这样才能更大胆地去创新。
在黄仁勋看来,让一个人伟大的不是智慧,伟大源于品格。品格与一个人是否聪明无关,而是由经历过苦难的人形成的。而他自己的经历能更好地说明这一切。
一位与黄仁勋共事的英伟达员工对记者表示:“Jensen(黄仁勋)总是认为,他之所以能够成功,这与他年轻时吃过很多苦密不可分,因为苦难和磨砺,才使他更有韧性,能够非常努力并坚持不懈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黄仁勋年轻时曾在一家有名的快餐连锁店Denny’s打工,他后来在那里的一张餐桌上与合伙人进行头脑风暴,并创立了英伟达公司。英伟达市值突破1万亿美元时,黄仁勋还回到当时他打工的这家餐厅,接受了餐厅颁给他的一座纪念奖杯。
当年打工时的经历对黄仁勋的影响很大。在他看来,当年的苦难造就了今天的财富。“我强烈建议人们的第一份工作从餐厅开始做起,因为这教会你谦卑、努力,对待他人富有同理心,如何愉悦他人,这些都是很重要的的生活技能。”黄仁勋在一次采访中说道,“直到今天我可以一次端起最多数量的咖啡杯,收餐具擦桌子没有人能超过我。”
也正是这样的经历造就了黄仁勋高于其他企业掌舵人的同理心。他喜欢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能感知他人的感受。在接受采访时,他非常重视与记者的互动。比如,当会场的灯光过于昏暗时,他会请工作人员调亮灯光,以便看清每个人的脸。他还会走下台,与记者近距离互动。
今年初,黄仁勋在疫情后首次来到中国,与员工在新年年会上进行互动。他穿着大花棉袄,举着花手绢,跟中国的员工一起在扭秧歌的照片也在网络上疯转。黄仁勋当时得知员工被要求不要分享朋友圈,他立即提出:“快乐的时光当然可以分享。”
未来挑战
根据本次大会英伟达公布的官方数据,基于Blackwell架构的B200人工智能芯片的速度比基于上一代Hopper架构系列芯片高出30倍。
过去,在Hopper的推动下,英伟达市值突破了2万亿美元。市场期待认为,Blackwell的发布将进一步确定英伟达在AI时代的全方位主导地位,成为英伟达步入“3万亿美元俱乐部”的下一个驱动力。
按照黄仁勋的说法,去年全球数据中心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500亿美元,而且仍在以每年20%至25%的速度增长,这支撑了英伟达的估值。从1万亿美元增长到2万亿美元市值,英伟达仅用了9个月时间,苹果和微软则花了两年时间。
“我们正在建设一种新型的数据中心,我们称之为人工智能工厂。”黄仁勋对记者表示,“未来,数据中心将成为AI 工厂,AI工厂的使命是创造收入,同时也创造智能。它更像是一台发电机,这是相当独特的。过去几年我们一直在构建它,但现在我们必须将其变成产品。”
进入生成式AI新时代后,黄仁勋特别强调英伟达的软件生态建设。他在发布会上反复强调:“我们不是一家生产工具的硬件公司,我们是一个平台企业。”
他向第一财经记者解释道:“我们的目标是通过软件的构建,让全球的开发者和云服务提供商采用英伟达的架构来构建产品。这使得我们与任何其他生产芯片的厂商不同。”
在黄仁勋看来,英伟达的强大并不仅仅在于芯片的构建能力,更在于软件的构建能力。“我认为AI不是事关芯片的问题,而是事关软件的问题。”他表示,“我们正处于两个转型期的交汇点,一是如何构建新型的计算机,二是这些计算机能够用来做什么。”
英伟达在近20年前构建了CUDA软件生态系统,该架构将芯片的通用加速功能融入到数百万开发者手中。如今,凭借CUDA越来越强的开发者黏性,英伟达的“护城河”将更难以打破。
进入生成式AI时代,CUDA软件作为向开发人员提供在英伟达芯片上运行人工智能程序的工具,是英伟达企业战略更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英伟达在今年的GTC大会上发布了CUDA一系列重要的新功能,允许开发者在已安装CUDA GPU的系统中创建和部署生成式AI助手。
黄仁勋在GTC演讲中表示:“IT行业企业正坐在一座‘金矿’上,他们拥有多年来创建的所有这些令人惊叹的工具和数据。如果能把这个‘金矿’变成AI助手,就能给用户提供更多可能。”
业内人士认为,英伟达的这些努力目的是提供更友好的算力环境,使开发者更加依赖该公司的生态。
《经济学人》分析称,英伟达估值飙升并不仅仅是因为更快的芯片,它的竞争优势还包括网络和生态。训练大模型的数据中心需要将数千个GPU捆绑在一起使用,英伟达有专门的技术和产品去提高卡间互联的效率。这种优化芯片网络性能的能力,并不是每个竞争对手都具备的。
一位科技巨头技术高管向记者表示:“英伟达的芯片架构再领先几代应该没有问题,但它也面临一定的物理限制,因为越发展下去,GPU处理的数据量就越大,那么对芯片功耗能效的要求也会越高。”
上述高管还表示,英伟达产品的定价高昂,只有大公司才能用得起,这主要是因为市场上尚未出现可替代的产品,因此其他公司需要加速研发,来推动整个AI市场的繁荣。
如何应对GPU物理限制的挑战?黄仁勋在记者发布会上对媒体表示:“我们必须弄清楚我们的物理极限是什么,并尽可能地突破这些物理极限。现在要超越物理极限的方法就是进一步提升芯片的能效。”
黄仁勋在整个GTC大会释放的信号,都是如何在新计算时代能够占领人工智能的长期主导地位。除了英伟达的直接竞争对手AMD之外,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谷歌正在考虑向更广泛的用户提供该公司自研的TPU芯片。而亚马逊AWS、微软及Meta等公司也都在内部开发AI芯片。
黄仁勋没有针对这些巨头入局芯片研发会如何影响英伟达未来芯片的定价策略直接发表评论,但他强调,英伟达所做的事情远不止提供芯片那么多。他还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表示:“这些企业的芯片都非常出色,但这不会让我彻夜难眠,因为我的工作已经让我筋疲力竭。我会确保英伟达是世界上唯一一家能让每个人都可以构建数据中心规模AI超级计算机的全堆栈公司。”
在谈到中国市场的面临的复杂环境时,黄仁勋表示:“我们正在尽全力使英伟达的业务在中国能够实现最大化,我们面向中国市场推出了L20和H20芯片,这些向中国出售的芯片将符合美国对出口要求。”
黄仁勋还强调,英伟达的芯片中有大量的零部件产自中国,这与全球汽车供应链的复杂性是一个道理,供应链的全球化很难被打破。
本财经资讯由顶点财经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顶点财经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