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国认为不构成国家安全威胁的商品征收35%的关税,而对涉及所谓‘美国战略利益’的商品则征收至少100%的关税。”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我不会对中国采取强硬措施;145%关税非常高,之后不会那么高了;对华关税不会是零,但会大幅下降!”
说这些话的,是中美关税战发起人:“万税爷”、美国总统特朗普。
昨夜凌晨,美国罕见释放关税方面多重积极信号。
北京时间23日0点,美国财长贝森特表示:“当前美中贸易冲突的紧张局势有望缓解,这种关税对峙状态对中美两国而言都不可持续。”
一个小时后,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国与中国就达成一项贸易协议的谈判“进展非常顺利”。
最后,特朗普在白宫亲自定调:“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
4月23日,特朗普在白宫外与记者交谈
而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最新消息:特朗普政府还在考虑采取一种所谓“分级征税”的方案——对美国认为不构成国家安全威胁的商品征收35%的关税,而对涉及所谓“美国战略利益”的商品则征收至少100%的关税。与此同时,一名白宫高级官员称,美国对华关税可能将降至约50%至65%这一税率区间。
来自白宫的利好振奋人心,但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深思:为什么特朗普要选择妥协?
如果从金融的角度出发,有两大线索可循:第一个事情,是美国再次出现了罕见的“股债汇”三杀;第二个原因就是,中国推出了一个重磅文件,人民币国际化又往前进了“一大步”。
“对等关税”下的美国信用危机
谁也没想到,“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特朗普正在释放“卖出美国”的信号。
美国的国家信用非常抽象,但其信誉好坏大致可以用一系列的金融产品进行判断,比如美元、美国国债以及美国股市。
特别是美元和美国国债,二者本身就是以“美国国家信用”背书发行。华尔街的投行和金融巨头勤勤恳恳地开发各种金融工具,利用美元作为全球货币的特殊地位,攫取巨额财富。
理论来说,美国白宫的利益和华尔街的利益是一致的,只要维护好美国金融霸权,稳定美国国家信用,那么美国就可以借此长盛不衰。
但对于现在的华尔街来说,美国最大的敌人反而并不是蓬勃发展的中国,而是华盛顿白宫椭圆形办公室里的特朗普。
先是超预期的关税让华尔街巨头们猝不及防,直接导致美国资本市场出现了罕见的“股债汇”三杀。
纽约证券交易所交易员评估财报和关税风险
这期间,最令所有人始料未及的,是美债的崩盘。要知道,10年期美国国债一直被誉为“全球资产的定价锚”,是名副其实的避险资产。但是关税的升级和反复“折腾”,美债却遭到了各国的疯狂抛售。
行情数据显示,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从4月4日的3.86%飙升至4月11日最高的4.59%,就算到4月23日,收益率依然高达4.35%。
美国国债的收益率越高,说明购买的投资者越少,抛售的情况越严重。债券发行人需要用更高的收益率来吸引投资者购买。所以收益率高并非是好事。
此外,虽然美国财政部本月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难以出炉,但是已经有数据佐证了世界各国对美国国债的“不信任”。
纽约梅隆银行的数据显示,4月4日之后的11个交易日中,有8个交易日出现了外国卖盘。
日本财务省本周二的数据也初步显示,日本银行和养老基金抛售了价值约211亿美元的长期美债,其规模是2005年以来两周内最大规模的一次抛售。
除了美债之外,代表美元强弱的美元指数自1月14日触顶110点后就不断走低,截至4月23日,美元指数跌破100点大关,仅有98.92点。
“股债汇”三杀,是全球投资者用真金白银对美国的一次“用脚投票”。这直接引爆了美国的主权信用危机。
三大评级机构的标普评级表示:“对特朗普总统及其共和党同僚在国会推动的政策存在诸多担忧”。并表示自己将考虑下调美国的国家主权信用评级。
这些政策是什么?无非就是特朗普的关税战。
面对“对等关税”对于美国信用的损失,财政部部长贝森特坐不住了,他极力说服特朗普改口缓解局面:美国可以争取更有利的对外贸易协定,但不应该设置高额的永久性关税。
正是特朗普内部“保守派”贝森特等人的极力倡导,才让特朗普考虑改善对中国的关税政策。
特朗普与贝森特
人民币加速国际化
美国的金融系统乱成一团,而中国这边的人民币国际化却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4月23日,中国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外汇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共计18条,主要内容有五点:包括提高跨境结算效率;提高外汇风险应对和管理能力;强化企业全球融资能力、加强保险保障,以及提升全球资产配置能力。
其中,方案的第五点提到:要提升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功能和全球网络覆盖,让更多银行加入CIPS系统,为人民币计价的全球贸易提供更加高效安全的服务。
这里提到的CIPS,其实就是SWIFT系统的中国版本。SWIFT是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的简称,主要用于国际金融信息的传送。简单来说,世界上任何两个不同国家之间进行跨境转账,都需要用到这套系统。
只要有了CIPS系统,那么就算美国把中国剔除出SWIFT系统,中国依然能够凭借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和世界其他国家进行贸易结算和转账。这就是人民币国际化在支付领域的重大意义。
尽管中国的CIPS系统和美国相比,结算规模有巨大差距,但是我们正在快速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截至目前,中国的CIPS系统的覆盖范围为119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CIPS系统结算金额175.49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2.6%。
让更多的国家和银行接入CIPS系统,提升人民币在贸易体系中的结算量,成为我们人民币国际化的新目标。
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CIPS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展位
不仅如此,为了摆脱中国依赖美元结算的隐患,《行动方案》的第七点提到,要促进人民币跨境使用,加强“本币优先”理念宣导和跨境人民币政策宣传,并鼓励“走出去”的中央企业和国有企业优先选择使用人民币进行对外支付结算。
除此之外,“本币互换”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手段。
所谓本币互换协议,是指中国按照一定的汇率比例。用人民币换取其他国家的货币,增加对方国家的外汇储备。好处是可以促进双边金融合作,稳定金融市场,防止汇率风险,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削弱美元霸权。
截至2024年的8月末,中国人民银行已与42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行签署过本币互换协议,其中有效协议29份,互换规模超过4.1万亿人民币。
预防与筹谋“金融战”
在两大因素的作用下,美国发出了“妥协三连击”,这是否意味着中美之间的关税战不打了?
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贝森特表态称,美中贸易紧张有望缓解,但谈判将“艰难持久”。
此外,贝森特曾经表示,考虑要把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企业作为中美贸易谈判的条件,即威胁实施“金融脱钩”。
说到金融脱钩,我们就得摸着俄罗斯过河。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美俄关系迅速恶化,美国随即对俄罗斯展开“金融战”。
美国对俄的金融制裁主要有三方面:第一,美国联合欧盟将俄罗斯从SWIFT国际支付系统中剔除;第二,美国冻结了俄罗斯在海外的所有外汇储备;第三,美国和欧盟全面制裁对俄罗斯的贸易。
2022年欧盟特别峰会,
欧盟对俄是由禁运达成共识
首先来看第一点,当时,美国把俄罗斯踢出了SWIFT国际支付系统,就全面限制了俄罗斯的国际结算能力,这就导致俄罗斯就算有美元也很难花出去。因为美国直接把你的支付系统都给关闭了。相当于“拔网线”。
现在做一个假设:当美国把中国剔除出SWIFT系统,那么中国和全球各国的贸易就受到了极大威胁。因为中国虽然能够独立生产各种商品。但是我们无法通过转账买到其他国家的原材料,我们的贸易伙伴也无法利用银行转账给我们。
这是我们面临的第一大威胁。
第二点,则是中国海外资产和外汇储备的安全。截至2025年2月,中国持有7843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是美国第二大债权国。如果特朗普真的“发疯”冻结中国在海外的美元资产,我们又该如何应对这种极小概率的可能性呢?
基于“对等关税”冲击以及“金融战”阴影,我们需要更大力度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如何“突围”?
人民币国际化并非一帆风顺,时至今日,跨境人民币依然有很多短板。基于1090家企业问卷调查的《跨境人民币观察》指出:跨境人民币业务依然存在交易对手不愿意用人民币、政策复杂、资本流动障碍、法律法规兼容性差等阻碍。
而人民币在岸衍生品认可度低、企业“意愿强执行弱”等问题依然存在,这就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三方共同努力去克服和解决这些问题。
还有一个重点,单纯的人民币想要破局难度较大,所以人民币国际化,需要中国在其他领域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涂永红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应重点发力四个方向:第一是在中东、一带一路国家和中国邻国大力推进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第二是推进人民币作为本币直接进行贸易结算。第三点是完善CIPS体系,打通跨境支付“最后一公里”。第四点则是依托国内科技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和稳定性。
“一带一路”的海陆交汇点天津港
短期内人民币想要取代美元成为世界货币,难度很大。但特朗普当选总统后,动摇了美元的信用基础,为中国发展和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重要的“窗口期”。
《大空头》的作者迈克尔·刘易斯曾对媒体表示,特朗普的政策并不寻求共赢,他一直在瓦解国家之间的信任,混乱才是特朗普的舒适区。
而中国要借这个机会,成为“可靠”与“稳定”的代表,保持金融政策稳定和倡导人民币国际化,就是我们打出的一张王牌。
本篇作者 | 王振超 | 责任编辑 | 何梦飞
主编 | 何梦飞 | 图源 | VCG
网友看法
1、网友柳叶鱼:50%与100%有区别吗?
2、网友水落寒沙:先给你涨到500%,再给你降到250%,谁是傻子吗[呲牙]
3、网友飘泊的枫叶7p0E:评论: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闹剧”似乎终于迎来了转折点,对华关税或将大幅下降至50%至65%的区间,这无疑为中美贸易关系的缓和带来了新的希望。这一转变的背后,既有美国内部金融市场的动荡和主权信用危机的压力,也有中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所取得的显著成果的影响。 美国的“股债汇”三杀和主权信用评级 的潜在下调,让特朗普政府不得不重新考虑其关税政策。而中国方面,通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措施,正在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为中美贸易关系的改善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尽管中美贸易关系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但此次关税政策的潜在调整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希望双方能够借此机会,加强沟通和协商,共同推动 中美贸易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
4、网友明亮207506874:中美关税之战,中国必胜![赞] 新中国:笫一代人,打了三辈人的仗,立国!第二代人,吃了三辈人的苦,强国!第三代人,加了三辈人的班!先辈未曾低下头,我辈岂能弯下腰!坚决支持国家的一切决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实现!!!
5、网友邯梅朵朵:短期内人民币想要取代美元成为世界货币,难度很大。但特朗普当选总统后,动摇了美元的信用基础,为中国发展和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重要的“窗口期”。
6、网友周周:降到10还算有诚意,降到50没什么意义
7、网友幸福的暖暖81:什么叫大降,是升到50%
8、网友沉着云朵w:中国打赢这场关税战相信会像抗美援朝胜利一样载入史册!经济更上一层楼;世界各国在反霸权斗争中,将对中国刮目相看;抗美援朝的胜利是保家卫国之战!立威之战!关税对抗战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迈过的一道坎,是反霸权之战,国运之战!坚信中国一定战胜一切霸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必胜!
9、网友囧囧Leo:特朗普这一转变,看似突然,实则是被现实“打脸”后的无奈之举。美国国内“股债汇”三杀,国家信用都快摇摇欲坠了,再这么折腾下去,华尔街那些大佬们可不答应。咱们中国这边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CIPS系统不断发展,本币互换规模扩大,这就是底气!不过,咱们也不能掉以轻心,美国肯定不会轻易善罢甘休,后续谈判估计还得斗智斗勇。但只要咱们保持节奏,深化改革,人民币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肯定会越来越大,未来可期!
10、网友也说两句:对反复无常,朝令夕改的特朗普政府,根本不值得理会。中国坚定走自己的路才是王道!
11、网友猫姐的生活日记2022:对反复无常,朝令夕改的特朗普政府,根本不值得理会。中国坚定走自己的路才是王道!
12、网友山东启航在印尼:和145/100没啥本质区别,先回到起点再考虑谈!
13、网友智勇双全香瓜lM:50%的关税就是特朗普设定的目标,我们能让他达到这个目标吗?[捂脸]
14、网友江石:关税变化乱如麻,全仗它来长身价。可惜美帝已是昔日黄花,一呼百应欺负弱小的时代已经过去。尽管美帝的狗腿子还有,观望摇摆的也不少,但大多数国家已举起了反对的旗帜。中国已成了领头羊。我国一定会率领大多数国家把美帝打回原形,维护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大降对华关税 特朗普为何转弯#
15、网友观海听饕:这个概念其实不应该叫跨境支付概念了,应该叫人民币国际化概念。人民币取代美元的意思。你看黄金和大宗商品的疯狂上涨从侧面反应了美元的走弱。看看最近的政策,咱们是句句不提取代美元,但招招都往美元头上打。没有美元预期,美国霸权就基本到头了。贸易战结束了,黄毛还会提其他这个战那个战,与其把主动权交给那个不靠谱,不如自己掌握主动权。美元百年霸权的概念有多大,这次人民币国际化的想象空间就有多大。这也算是一种预期差吧!
16、网友智慧帆船:特朗普每天起床第一句:把昨天都作废 现实就在我眼前 我想改 请给我机会 [捂脸]
17、网友大气青山BM:凭空造的牌你就接了?
18、网友多思不幻想:中美关税之战,中国必将奉陪到底!
19、网友尘埃论点:增持美债,找合适机会再抛售
20、网友果冻豆豆:川普目前压力非常大,而这正是他释放信号求谈的开始。[赞][赞][赞]
本财经资讯由财经猫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财经猫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