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猫哥
来源| 大猫财经
最近外贸的情况让很多人焦躁,因为牵涉的人太多了,是个民生大事。
制造商普遍缺少订单,很多厂子只有往年的20%,最糟糕的厂子只有询价,没有单子,猫哥认识的老板过完年毅然决定关了自己搞了十几年的工厂,要回老家竞选村支书。
货运卡车也接不到活,在浙江专门跑港口的集卡司机感受最深,2021年每月能跑20多单,去年每月17、18单,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迅速变差,春节后,很多人每月三四单。
有贷款的司机最为难受,基本拼存款,生意和生活都陷入低谷。
船公司也很难受,无货可运,以前货抢船,现在船抢货,而且运价下降迅速,像美西航线,运价下跌接近90%。
视觉冲击力最强的,是聚集于港口的、高高垒起的集装箱,上海洋山港的控制箱一度运到了太仓,以往集卡停车的停车场都用来堆货柜,但还是放不下。
而且,这种情形是七大港口的普遍情形。
那这到底是为啥呢?
有说产业转移的、有说彻底脱钩的,其实这样的结果是太多因素的合力,情况不乐观,但也没有像很多人那么悲观。
先说说船公司和集装箱的问题吧,除了订单真不给力,这里面的供需显然失衡了。
老外都说中国是基建狂魔,这其中有一种基建就叫造船,过去这三年,中国造船厂的订单拿到手软,现在全世界30个造船厂握有订单,其中中国有18家,而且那个订单量两三年根本干不完。
有订单那就玩命干,中国每年的新造船总吨位都在3800多万吨,韩国在后面也使劲追,这么一来,三年时间,全球商船的总吨位增加了12%。
造大船还是比较费劲的,造集装箱就容易多了。2020年,航运价格大涨,当时的矛盾是,有货但是集装箱不足。
于是商务部12月就发了个文,鼓励制造集装箱。
然后就直接井喷了。
2020年,中国产集装箱9867万立方米,发文之后增加到23058万立方米,增长2.3倍,去年产量下来点,也达到14758万立方米。
这是个啥概念呢?
中国在这个领域基本是垄断的,占世界总产量的96%,这三年总共造了47683万立方米,折算成标准集装箱大概是1900万个,比疫情前的全球总量增加了50%。
这个增量是很恐怖的,其实2022年中全球就有600万闲置箱,如果集装箱的增速小一点,现在的观感也不会那么刺激。
但这解释不了,订单去哪了呢?
原因很多。
比如大国博弈,美国执意要制造业回流,迁出的厂子确实也有,日资走了不少,韩国也是,三星手机出货量全球第一,但基本都不是中国造的,厂子走了,很多供应链也被要求转移,很多美国企业的国内供应商都面临这样的问题,要么海外建厂,不然就没有订单。
左一刀右一刀的,很多订单就没了。
再比如疫情期间有些地方封控,这种特殊情况企业肯定得支持,供应链受影响、工人居家,于是很多订单就没法做了,但海外客户还要做生意,于是找越南的工厂、找东南亚的工厂,出现了供应链的转移。
说起来越南也是80年代开始搞改革的,政经改革都很猛,但二十多年下来只能算一般般,越南的大爆发是啥时候开始的?
2018年之后抬头,2020年之后大发展,也就是说是趁着美国对中国搞制裁,趁着疫情起飞的。
再后来海运价格大涨,欧洲客户发现,在欧洲找个洼地搞生产,算上物流之类的总成本也还能接受,那就直接找欧洲厂子了,比如波兰就是这一波的受益者。
但还有一些订单没了,那就真是我们自己的原因了,举个身边的例子说吧。
有个厂从美国拿了个订单,有一部分东西他也得找供应商生产,于是跟供应商谈好货物要求、价格、时间等等,就等着拿货了。
眼瞅着交货时间临近,他得催进度啊,但人家乙方也不安排生产,催急了,乙方开始大骂甲方:“汉奸!我们中国人为什么拿美国的订单?为什么给美国人做东西?”
而且不是骂一次,天天骂,乙方把甲方都骂抑郁了,这订单也就没法整了。
只能说这乙方格局太小,去年中美啥情况大家都看到了,但贸易额创了新高,生意就是生意。
但以上这些都还不是主因,即便它们起作用也会是缓慢的、渐进的,不会像现在这样断崖式的改变。
那主因是啥呢?很简单,金主出状况了。
金主是谁呢?欧洲和美国。别急着喷,这么说是有数据证明的。
2022年,全世界GDP排前10的国家是这些:
这些国家的GDP总量超过全球总量的67%,除了中国、印度基本都是欧洲国家,这些国家的GDP大部分还是靠消费拉动的,基本都在65%以上,高的像美国超过了80%。
也就是说,这些国家能挣钱也能花钱,大多数人不仅月光而且寅吃卯粮,消费额占据了全世界50%以上。
其实可以大方的承认,中国制造以前能挣钱,就是加入了全球供应链,低成本制造然后卖给这些欧美人。
欧美人要不买单,咱们外贸自然就难了。
现在的欧美人,比以前难不少。为啥呢?
生活成本大涨,大家都忙着抗通胀。
电费是最直接的,像北京电价5毛左右,一般家庭一个月一两百,基本可以忽略的一笔开支,在欧洲,以前一度电0.2欧,现在0.5欧,想象下,如果住在北京一个月电费1500块,那很多人真用不起。
欧洲人也不是个个都是大富翁,于是老百姓都在方设法节省用电,随手关灯自不用提,连波峰波谷电价的那点差别都要仔细计算,有的人在凌晨四点使用烤箱和洗衣机,因为这些家电功率大,这时的电价最便宜。
再比如买个电动车,虽然有里程焦虑但是充电不贵啊,在欧洲可不是这样,德国特斯拉去年调价后,车主一算,百公司的能源成本和日本的汽油车差不多了。
开油车的更惨,用车成本也上涨了50%。
能源涨价,粮食涨价,欧洲的CPI居高不下,6%就算不错了,8%是均值,个别国家10%,通常来说,3%以下是比较健康的,所以欧洲人现在也在对高物价犯愁。
会是啥结果呢?
人性告诉我们,答案都是类似的:保住必须消费品,比如基本的吃喝住行,大力缩减可选消费品,可买可不买的,绝对不买。
所以,总需求是萎缩的,那咱们的订单能多吗?
欧洲通胀的原因大家都知道,主要就是俄乌战争,再加上北溪管道被炸,价格蹭蹭就上去了。
那咋控制通胀呢?这得看看美国。
美国通胀也很厉害,6%以上常态化了,解决的办法就是加息。
美国进入加息通道有些日子了,现在存款利率5.5%,但通胀还是控制不住,加息还没结束,利率破6也正常。
所以现在美国普通老百姓也在抗通胀,每天算账,美联储一调查,发现35%的人为财务状况焦虑。
美国一加息,很多国家本币贬值太快,只好跟着加息,更加恶化了一部分人的财务,比如房奴。
猫哥亲人在欧洲贷款买房,当时的贷款利率1.65%,一个月还1500欧觉得轻轻松松,但一看周围很多国家都推出零利率了,就想多薅点羊毛于是选择了浮动利率,结果呢,现在利率4%,每月还贷额从1500欧变成了3600欧,一个月凭空多了15000块人民币的支出,对哪国的老百姓都不轻松。
全球同此凉热。大家都在为基本生活支出更多,而收入端没有好转,需求不旺,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自然也难点。
美国加息还出现了一些以前没见过的奇幻事件。
最近不少中国小老板在为信用证发愁,咋回事呢?
有些客户给订单,但是他开不出信用证,这交易就没法干了。
客户为啥开不出信用证呢?因为他的国家美元不足,不足以支付。
这些国家为啥没美元了呢?因为美国加息,美元都跑美国了......
今年这种情况一定会越来越多,很多老板都会为此烦恼,因为美国的加息周期还没结束。
那国内的制造商咋办呢?
指望短期内贸易状况恢复原状有点难,因为在这个交易里我们不是有决策权的一方,只能等待美国加息结束,等待他们抗通胀结束,恢复消费的热情和能力,这就是现实。
好消息是,现在欧美的订单少了,但亚非拉跑来询价的可不少,这也是个机会。
产业链的迁移是个问题,低端不可避免,因为我们也不需要,但要说大规模的产业链迁移也有点悲观,毕竟中国全产业链是经历过测试的,越南缺少我们的规模,欧洲缺少我们的效率,最关键的是因为人不一样。
中国老百姓跟中国卖的最好的车——五菱神车有点类似,能拉客能载货,能上山能下河、能下乡能进城,能跑高速,也敢越野,总之就是“耐操性”极强,这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不怕卷、接受卷、主动卷,你得相信,即便现在竞争力下降了,过不了多久,这帮人还能折腾出新东西来。
至于当下,借用《芙蓉镇》的台词那就是:活下去,像个牲口一样的活下去!
网友看法
1、网友酣笑半步颠:2019年很多原材料疯狂涨价,有的翻倍涨,还有海运运价,一天涨一次,最高峰时运一船集装箱出去的运费直接够买一条船。现在的订单是当时已经提前透支,同时无端大幅涨令客户反感也导致一部分客户由于畸高的成本直接破产。当时有多风光现在就有多惨。
2、网友老猫一只喵:全世界经济不景气,欧美的经济下滑,所以欧美订单下滑,以前欧美订单占70%呢
3、网友鹿城小熊:美国加息,全球外汇回流,据我所知客户方面已经没外汇下订单了,说什么越南印度抢单都是无脑。越南才多大?中国一个省的活给他一半都做不赢,印度电都不够能干多少活?
4、网友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总结一下: 1.我们关闭国门抗疫,让周边国家有机可乘,造成供应链转移 2.美国打压了俄罗斯,拖垮了欧洲,通胀严重,世界经济衰退。 3.美国有意打压中国经济,有策略的转移产业链。
5、网友解放碑的老重庆:欧洲电费是真实?
6、网友Queen一一一:人家挣美元花美元,2023了还有人拿这个对比。看消费,总量都不高,人均更全球垫底了,
7、网友健力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适合任何时候,把希望寄托别人身上,欧美不进口中国的东西,中国就停摆了,就饿死了。
8、网友经济小白1:战争无处不在,给国外代工的,能做出高品质产品的,这个时候,应该快速转型,成立自己的品牌,国人一定会支持的
9、网友北山醉翁:很正常!去年集装箱去美国,今年都回来了[呲牙]
10、网友精品牦牛草膘羊:这个是怎么造成的
11、网友沉着星球vA:没事,我们靠房价,你看现在各地不都政策放松炒地抢房了
12、网友分秒必争星辰3:我们巴西办事处订单像雪花一样,根本不知道生意差的概念[捂脸]
13、网友乐天58094:全世界经济不景气啊,[撇嘴][嘘],疫情期间我们也没赚到钱,现在苦苦挣扎中[黑线][泣不成声][可怜],我妈我爸都是上了年纪还为了家里再工作,一个一个颈肩腰腿疼的[雾霾][雾霾][雾霾],咋办呀?
14、网友万能的功夫熊猫:感觉这些唱衰外贸的可以多了解实情。我们做了十几年外贸了,最近几个月生意不说比往年好多少,但是也绝不会差,身边大部同行也都是出去接了不少单,并且大部分都还是订单排到7月后了。至于港口的空柜,去年上半年前年外贸一柜难求,导致大量生产货柜。而货柜又不是消耗品,随着最近几个月陆陆续续空柜从国外回到港口,有些空柜积压就很正常了。真的没必要因为空柜多了就在这一波一波的唱衰外贸。大家还是多了解一下实情吧,也多多走一些外贸公司,不要因为信息不全面做误判。过几天再出去看看多多接单了[呲牙][呲牙]
15、网友石火世界:根本就是盲人摸象,一些人身处低端行业企业或者说是大众化商品的企业,看到的就是订单下降,然后得出的结论就是中国外贸额肯定是大幅下降。但是,当中的中国出口并不只是衣裤鞋袜,那个占比已经不高了,看看珠三角地区的一些发达区县,出口额都是增长两位数以上的,主要是机电、机械装备等产品。
16、网友无盐654:最后这句我相信,我们就是打不死的小强,围堵来围堵去,我们迟早还回折腾出东西来。记着有个什么电影走路台词是:生命,总会找到出路的。
17、网友真诚圆月:没订单可以合作嘛,东南亚抢订单,国内工厂合作生产产品,再运到东南亚贴商标出囗。
18、网友90后奋斗小谢:欧美故意搞的吧,把产业转移入越南东南亚,估计还是中国的老板过去开厂,技术工人还是国内去的,相比之下越南和东南亚跟中国相比,还是越南东南亚好拿捏一点,这样政府就没有税收,普通工人没有工作,间接的出现一些社会问题!
19、网友陈天刑:美欧买不起东西了,订单就少了
20、网友上善若水JASON:不是单订单问题,政治因素没有讲。还有个隐形的问题,用工制度。自由雇佣制就可以了。看看那些国家是这种制度,建议下一代去哪个国家创业生活好了,再回来把产品卖给那些不能自由裁员工的国家。这样企业放心的大干一场,一致对外,不怕内部有问题。
本财经资讯由顶点财经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顶点财经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