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逼宫的日本首相石破茂,失去了对特朗普说不的底气,他最终的结局已经注定。
特朗普近日在社交媒体上宣布,他与日本已经达成了一项贸易协议,美国将对日本进口产品加征15%的“对等关税”,并要求日本开放汽车市场。此外,日本还将对美国增加5500亿美元的投资。
【美国将对日本进口产品加征15%的“对等关税”】
他还强调“这有可能是历史上最大的贸易协议”。
日本首相石破茂也在随后确认了这一消息,并补充了两点:
第一,美国对日本的汽车关税将从25%减半至12.5%,加上现有的2.5%关税,合计为15%,与其他产品的关税一致。
第二,日本将在“无关税最低进口量”框架下增加对美国产大米的进口。
【特朗普近日在社交媒体上宣布,他与日本已经达成了一项贸易协议】
石破茂强调:“在所有对美贸易顺差的国家中,日本争取到了最大的降幅……这是很大的成果。”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美国对中国、越南的关税降幅都比日本大。而且就算不对比来看,也很难说相较于4月底便达成的初步方案,这15%的全面关税到底有多少进步。
4月2日特朗普给日本的“对等关税”税率是24%,另外汽车是25%。随后石破茂便很快派出自己的亲信赤泽亮正作为谈判代表,与美国方面进行接触。
同月下旬,美日进行了第一轮贸易谈判,特朗普亲自出面跟赤泽亮正谈。而根据赤泽亮正自己的说法,日本当时要求的是“可以增加对美投资,但关税必须清零”。
【4月下旬,美日进行了第一轮贸易谈判,特朗普亲自出面跟赤泽亮正谈】
而特朗普对此完全不接受,特朗普给出的条件是“对日本所有商品保留10%关税,其中汽车关税仍保留25%的水平”。数据显示,去年汽车出口占日本对美出口总额的近30%。
此后,美日谈判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进展。考虑到将要在7月20日举行的参议院选举,石破茂对关税谈判的态度非常强硬,不愿示弱。选举前一周,石破茂甚至公开放言称:
“关税谈判是场赌上国家利益的战斗,怎么能忍受被美国看扁?”
结果就是被美国看扁:虽然汽车关税成功降了10个百分点,但代价却是所有商品的关税增加到了15%。
不管怎样,日本当初争取的“零关税”是完全落空了,而且还要在特定领域对美国产品开放的市场,冲击本国企业。
【不管怎样,日本当初争取的“零关税”是完全落空了】
石破茂自己很清楚,短期内日本经济的发展走向与美日关税谈判息息相关,但做事一板一眼的他,偏偏是最不擅长与好大喜功、爱慕虚荣的特朗普打交道的类型。
作为日本首相,他能向美国说“不”实属不易,固然值得点赞,但理性来看,他同样无法做到像安倍晋三那样通过曲意逢迎,在给特朗普面子的同时,潜移默化对这位美国总统施加影响,以实现自己的目标。
随着时间的推移,石破茂面临的国内外压力越来越大。
而输掉参议院选举并遭遇逼宫,则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石破茂已经彻底没了心气,不愿在关税谈判问题上继续硬扛美国。
选举结果出炉仅3天后,日本就跟美国达成了协议。至
于辞职的事情,最新的动向是石破茂否认了相关传言,但从整体局势来看,在解决关税问题后,输掉选举的石破茂下台恐怕只是时间问题。
【在解决关税问题后,输掉选举的石破茂下台恐怕只是时间问题】
从更大的角度来看,随着日本、印尼、菲律宾接连在8月1日的“最终期限”前与美国达成协议,特朗普对各国、各地区的“关税心理价位”也逐渐浮出水面。
对欧盟、日本、韩国这几个贸易逆差较大的盟友,特朗普的心理价位是15%上下,以及提高国防开支,来分摊驻外美军的费用,并增加从美国的武器进口。
值得一提的是韩国,与日本、欧盟不同,韩国不具体向美国提出具体的关税数字,而是要求美国对韩国的关税比对其他盟友的关税“低一些”。
现在给日本的是15%,欧盟可能也是这个数,那么韩国能否争取到一个14%,就看李在明政府的谈判能力了。
对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特朗普的关税心理价位就是20%上下,并通过设置额外关税的方式限制转口贸易,主要就是针对中国。
考虑到东南亚国家面对美国基本上没有什么谈判筹码,所以不出意外的话,这个关税税率推行起来应该没有什么阻力。
至于中国应该就是30%,即目前的运行水平,比东南亚高出10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中美之间目前还有24%的关税处于暂缓阶段,美国财长贝森特已经表示,在即将举行的中美第三轮关税谈判中,双方可能将讨论延长这部分关税的暂缓期。
而这24%关税的彻底取消与否,就是美国未来准备拿来跟中国讨价还价的。
网友看法
1、网友陈建阳:
本财经资讯由财经猫网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财经猫网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