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授权转自公众号:硬壳INK (ID:xjblvyou)
时至今日,AI早已不算什么新兴技术。
从写PPT到修自拍再到情感咨询,它以各种形态渗你我日常生活。
多数情况下,人们享受AI带来的便利。
但在另一些场景,AI插手的效果却让人一言难尽。
最近,多地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吐槽:自己去KTV唱歌,发现MV都换成了AI生成视频,视频画面生硬、人物表情诡异、动作重复内容和歌曲完全无关.....
“唱情歌给我配的是战斗场面,这种MV像是吃了毒蘑菇后出现的幻觉。”
“不是说图文不符,而是毫无关系,不知道用了什么Prompt,唱首歌仿佛被AI追杀”。
那么,为什么KTV突然开始用AI 做MV了?
1
AI生成MV,有多离谱
我们发现全国各地大小的KTV都在不同程度拥抱AI。
但这场看似“行业升级”的背后,真的只是为了拥抱新技术吗?
不得不承认的是如今KTV行业不再是大家的社交主场,年轻人去KTV的理由,从“唱歌社交”变成“团购便宜买个安静空间”。
在包间里打桌游、自习、甚至练乐器。
首先,这几年一些KTV连锁品牌陆续关店、线下门店减少,也让很多KTV转型为“无人自助KTV”等空间。
其次,大家能唱歌的方式越来越多,随着线上K歌软件、短视频等更为方便的娱乐方式出现,都可以成为“平替”。
加上如今以跑团、桌游为代表的娱乐形式层出不穷,KTV早已不再是大家聚会的唯一选项。
与此同时,很多餐厅、酒馆等消费场景都增设了唱歌服务,商场随处可见的KTV小包间也同样能解决大家想唱歌的需求。甚至一些车企,也在将车内K歌系统作为卖点宣传。
KTV要持续经营下去,就必须精打细算。
传统KTV装潢和灯光、音响等项目很难再做减法,于是一些商家把关注点放在歌曲版权上。
MV版权采购是笔不小的开支,尤其是热门曲目更贵。
相比之下,AI生成MV只需要几张图、几个关键词,生成成本低到几乎可以忽略。
我们分析,现在的AI生活MV,要么是平台集中采购统一替换,要么是部分门店“自主创新”节省开支。
2
为啥MV一定要AI做?
KTV们突然集体拥抱AI MV,并不是只为了跟上时代——而是为了省成本、省事。
为了搞清楚这门生意的来龙去脉,我们采访了资深音乐版权从业者小童,他给我们详细介绍了版权的盈利模式:
“原版MV不仅涉及音乐版权,还涉及影像版权。尤其是热门金曲、海外歌曲的MV授权费用并不便宜。用AI确实能省,而且真的省得非常多。”
“KTV要合法上架一首歌,一般得搞定三个权利:词曲著作权、邻接权、录像制品权,三者比例是1:1:1。”
“其中MV版权最为麻烦,很多金曲的MV根本不对KTV开放,比如你想要用周杰伦的MV,就要单独议价,MV授权路径比较复杂,得一家家去谈版权方。”
这也一定程度解释了,在AI技术出现前,很多KTV就会用纪录片视频或是影视剧片段剪辑歌曲MV的现象。
过去十几年,中国音乐版权市场经历了多次升级,“免费听歌看MV”的时代已经结束。
如今KTV系统厂商必须向唱片公司支付明确的MV播放授权费用,尤其是全曲库、大金曲,每一秒都在烧钱。
用AI生成MV,就成了很多KTV的“降本增效”的方式。
他向我们补充说:“目前AI生成的MV版权还存在很多争议,比如大多数视频生成平台的用户协议里声明生成内容禁止商用,但目前多数KTV里的AI生成MV并不会注明出处。”
这就导致了从平台到门店再到版权方,整个链条上各方版权都还存在模糊地带。
3
原版MV消失,“活人感”没了
唱《小幸运》,屏幕上却出现穿着汉服跳舞的AI少女。
点《后来》,画面里却是猫猫狗狗端着冲锋枪互相对峙。
有网友形容:“原版MV的消失像是旧记忆的断档。”
KTV里原本那种“歌声与画面情绪高度贴合”的体验似乎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风格错乱、画风割裂的AI内容。
曾几何时,原版MV,是我们和音乐之间的情绪桥梁。
周杰伦MV里的黄昏街道,张学友的MV里的城市夜景。
即便唱跑调,也能靠画面代入情绪,仿佛“唱的是我自己对歌曲的感受”。
但现在,当年画面被拼凑的AI视频取代,你想来简简单单唱歌,结果是被迫在看一场AI粗制滥造的意识流拼贴。
细心观察不难发现,这几年KTV一直在尝试接轨AI,很多品牌为了“提升体验差异化”,很多KTV开始接入AI评分、智能修音功能。
一方面,它确实会给你提供情绪价值,适时夸奖你歌神附体、唱得真棒。
另一方面,AI功能确实提升了技术表现,但也同时压缩了情绪空间。
也有部分消费者觉得这种评分系统,打破了原本的唱歌体验。
毕竟,我们去KTV的初心,是为了情绪体验而不是为了高分。
在社交媒体上,“活人感”似乎已经成为年轻人间的新共识。
人们开始讨厌过度包装的商业语言、审美模板化的内容,转而追求“真诚的、不完美的、有温度的东西”。
缺少“活人感”的AI体验,终究很难代替人类真实的情感共鸣。
曾几何时,KTV是城市夜晚最“人味”的地方之一:
朋友聚会、一个人放空、深夜哭唱,都记录过KTV的高光时刻。
如果KTV里的MV都变成AI生成,那我们能放松情绪、好好唱一首歌可能就只剩下家里浴室和卫生间。
今天的KTV已经可以智能推荐热榜,AI自动匹配歌单,帮你降调升调、修音打分样样齐全。
可能你还没开口,它就猜你想唱哪一首。
但在这套标准化流程里,真实的情绪却越来越难留下痕迹。
我们不得不承认KTV,不再是朋友聚会的优先选项,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已经彻底失去了其他可能性。
也许未来KTV还会推出更多服务,用新的方式重新连接人和情绪。
我们拭目以待。
撰文:杨一凡,校对:柳宝庆,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硬壳INK,当下年轻人说的生活、消费与情感观察。
网友看法
1、网友多才多艺星球82h:版权费是交不起的,那么多歌全交版权不用活了,只能在AI生成路径上想办法,比如搞点通用的优化大模型,另外AI不涉及侵权,没有哪个平台敢说技术是自己的
2、网友洛邑之子:人们开始讨厌过度包装的商业语言、审美模板化的内容,转而追求“真诚的、不完美的、有温度的东西”。
3、网友铁子精读人生:关键这种mv成本低啊,大家是唱歌去,又不是看电视,所以这种事情,大家或许都觉得很合理[捂脸]
4、网友自由香蕉:已有十多年没去过KTV了,现在还有吗?
5、网友祺昆Troy:KTV的MV最终一定被AI生成的取代。现在只是刚开始。只要有人用AI做出精美的歌供给KTV,这个市场就迅速打开复制暴利一波行情。
6、网友心清气平:问题的焦点是版权费,顾客正在用脚投票,杀鸡取卵好呢,还是做大市场、薄利多销好呢?啥都只想收费,周杰伦的歌我已经多少年不听了,捧你还要我钱没门!
7、网友快乐奶茶MR5:AI MV是KTV的“摆烂”遮羞布。借技术之名省版权费,用粗制滥造的画面毁体验,丢了“活人感”的KTV,离被抛弃又近一步。
8、网友麦琪的礼物:无所谓啦,现在ktv生意大不如前,经常是老人团购唱歌,中年人也相当一部分团购,00.10后应该不喜欢去ktv了吧,去些酒吧、狼人杀店啥的
9、网友江边草:这也是Al写的吧,每天怎么发那么多文章[捂脸][捂脸]且走爆款文模式[流泪][流泪]
10、网友幸运星246:Ai产品看着让人恶心
11、网友红月亮2598130:KTV里AI生成MV的泛滥,是商家为节省版权成本的“权宜之计”,却用画面诡异、内容脱节的粗制内容,消解了原版MV承载的情绪共鸣与记忆温度,让唱歌的“活人感”渐渐流失。
12、网友顽强山丘Om:版权这样使用是不合理的,应该大量限制版权的滥用,不然各行各业都会被版权的滥用严重限制
13、网友上进的苹果opv:AI正在慢慢侵蚀人类的快乐
14、网友喆谙:很好 那些小鲜肉蛋疼了呗
15、网友清心怡然hu6:KTV的AI MV以及吸人眼球、怪 异奇特、貌似有趣的AI视频图像 都已令人厌倦厌恶厌烦啦❗[抓狂][哈欠]
16、网友宋小浠:太久没有去KTV了,原来已经大变天咯
17、网友国老郭:假以时日,AI也能生成贴切歌词内容和曲调情绪的好MV来。
18、网友老徐随想:你多交钱找正版的
19、网友向左行走:KTV?疫情之后我就没见过了[捂脸]
20、网友孤星泪:有新鲜事物就有新鲜垃圾
本财经资讯由财经猫网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财经猫网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