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猫网

院士许杰:三星堆研究是我的挚爱

来源:红星新闻 时间:2025-09-28 00:30 阅读

9月27日,2025三星堆论坛在四川德阳举行。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前馆长许杰应邀出席并作主旨发言,围绕“三星堆文明研究的多重维度和国际化视野”进行了深入阐述,呼吁在更广阔的全球文明史视野下,推动三星堆研究走向深入。

“三星堆研究是我的挚爱。”这位毕生致力于艺术史与考古研究的学者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专访时坦言,三星堆文明璀璨夺目,不仅属于中国,也是全人类共同的遗产。

许杰接受采访

三星堆考古研究

一开始就具备国际基因

许杰院士回顾了三星堆考古研究自始即具备的国际基因。

他指出,三星堆1934年的首次发掘由华西协合大学博物馆馆长葛维汉主导,开启了中美合作的先河。他特别赞扬了上世纪60年代四川大学冯汉骥教授在田野发掘与人才培养方面的奠基性贡献,以及1986年和2019-2022年祭祀坑的相继重大发现对理解三星堆精英文化的决定性作用。

谈及当下,许杰认为,中国考古技术在设施与方法上已具备世界领先水平。

他强调,国际交流应从过去的“单向学习”转变为“双向赋能”。“我们既要吸收全球考古学的先进经验,也应将中国优秀的考古实践传播出去,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实质性对话。”

重构文明图景

提出“多层次同心圆”研究方法

为深化研究,许杰提出了一个“多层次同心圆”的研究框架。

第一层圆(遗址核心):聚焦器物组合与空间关系,通过微观研究复原文化场景。他特别指出新发现祭祀坑中的“跨坑拼对”现象,从现存青铜器推想已朽坏的木雕、丝绸等有机质文物,重构完整的物质景观。

第二层圆(区域互动):将三星堆视为一个开放的区域文明中心,审视其与中原、长江中游等地的文化交流。他举例说明,尽管青铜容器器类不同,却共享范铸技术;城址、玉器工艺等也显示互动,而三星堆独特的铸焊技术(如神树、立人像基座)则展现了高技术含量与本地创新。

第三层圆(全球语境):将三星堆置于全球古代文明的宏大背景下进行共时与历时比较。他指出,祭祀作为人类共同的文化行为,是连接不同文明的纽带,通过比较,能更深刻理解三星堆的独特性与普遍意义。

三星堆考古国际化

应将其置于世界文明研究中

许杰特别回忆起2001年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与上海博物馆合作的“四川古代文明展”,称其为推动三星堆文明国际对话的典范。

展望未来,许杰对即将到来的三星堆发现100周年充满期待。他建议,应超越地域,联动全球考古学界共同庆贺与探索。“真正的三星堆考古国际化,应将其置于世界文明研究中。”

他认为,无论文明间是否存在实际联系,比较研究都能启发新思考。

他相信,通过多维视角与国际合作,三星堆研究必将为全球文明史贡献独特价值。

“三星堆研究是我的挚爱。”许杰院士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专访时坦言,三星堆文明璀璨夺目,与世界古代文明交相辉映,三星堆不仅属于中国,也是全人类共同的遗产。而他每年多次探访三星堆,以其为挚爱并持续深耕的身影,正是三星堆研究活力与魅力的生动写照。

红星新闻记者 王明平 杨灵 摄影报道

编辑 欧鹏

审核 高升祥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网友看法

1、网友贵汪汉富贵:三星堆厉害了,估计是个祭祀用的,要是给我每月发5000,我能给它研究到我孙子结婚娶妻[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

2、网友一吟闲人:很认同三星堆文明有国外基因,我国应从人种溯源,青铜文明着力研究,不要成敦煌文化墙内开花墙外香的遗憾

3、网友东方红曰升空:【普京罕见戎装视察军队,章显空前决胜信心 - 今日头条】 点击链接打开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