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猫

博主:美为何又将100%关税摆上桌面

来源:袁周院长 时间:2025-05-21 02:41 阅读

中美两国5月12日刚在瑞士日内瓦达成协议,决定双方于5月14日起互相降低加征的高额关税以后,全球金融和贸易市场如释重负,接连传来回暖信号。然而,仅仅一周后,也就是5月19日的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一场听证会,却给这场脆弱的和解蒙上阴影——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对中国岸桥起重机加征100%关税,甚至对已签约订单追溯征收,这将导致美国港口成本激增3亿美元。

在这场听证会上,美国政府小组不顾行业代表的激烈反对,执意推动对中国起重机加征100%关税的提案。该提案主要聚焦两项内容:一是拟对岸桥起重机征收100%关税;二是拟对集装箱、底盘及底盘零部件等货物装卸设备征收20%至100%的关税。毫无疑问,这两项内容都是直接瞄准了中国,是特朗普政府在全球范围内打击中国出口贸易的一部分,与此前对中国船只征收停靠费和服务费的政策互相配合。然而,这一提案完全忽视了全球港务运营的现实,缺乏强有力的后续替代方案作为支撑。

更讽刺的是,美国现如今的产业空心化,已经不具备在短时间内生产出替代产品填补国内市场需求的能力,一旦提案最终通过,可能后续的维护工作都难以进行,港口随时会陷入瘫痪状态。这意味着一纸关税非但无法实现“制造业回流”,反而让美国港口陷入“无米之炊”的窘境。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攻势,看似是对华强硬立场的延续,实则暴露了美国产业空心化的致命短板。美国80%的港口起重机由中国制造,本土产业链断层始于1980年代。当时,美国企业为追求利润外包生产,核心制造能力减弱。若美国强行减少对中国依赖,港口现代化可能停滞十年以上。休斯顿港的案例绝非孤例。美国七大港口,包括南卡罗来纳州和长滩港,已签约购买35台中国起重机,加征关税将使额外成本超过1.3亿美元。为配合美国“去中国化”,韩国现代重工和韩华海洋高调承诺向美转移起重机技术,甚至收购费城船厂布局北美市场。然而,韩国自身起重机产能不足中国的5%,且核心零部件仍依赖中国供应链。

美国从奥巴马时期就已经完全依赖中国港口起重设备

这种“政治站队”更像是一场表演——既无法短期内填补产能缺口,也难以撼动中国在全球港口设备领域70%的市场份额。面对美方反复无常的关税攻势,中方始终以“两手策略”应对:一边坚决反制,一边保持对话空间。中国外交部早在4月便指出,美国造船业衰败源于“过度保护”,而非所谓“不公平竞争”。

事实上,中国起重机凭借技术创新和规模优势,将单台成本控制在欧美产品的60%以下。美方关税大棒看似凶猛,实则难以撼动中国制造的性价比壁垒。美国对中国船舶征收高额港口费、对起重机加征关税等举措,本质是试图切断中国与全球物流网络的联系。但现实是,中国造船业占据全球45%的份额,集装箱产量占全球96%。若强行“脱钩”,全球海运成本将飙升30%以上,直接冲击欧美消费品通胀。

就在美国强推关税之际,中国正加速与RCEP成员国制定数字贸易规则,并通过“一带一路”深化区域供应链整合。这种“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策略,使得美国单边主义日益孤立。当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听证会上的港口高管们愤然控诉时,人们看到的则是一个超级大国在产业空心化泥潭中的挣扎。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