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4月14日报道今日欧洲新闻网站4月12日发表题为《关税反噬:为什么美国贸易战伤害了所有人》的文章,作者为凯瑟·纳瓦卜。文章编译如下:
中国政府日前发表《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在客气得体的辞令之下隐藏着一个令人信服的事实:由美国推动的持续贸易战没有带来战略收益,反而给所有相关方造成了经济损害——尤其是美国的家庭和行业。
多年来,华盛顿一直把美中经济关系定位为一场竞争——一种中国利用贸易来破坏美国产业的说法。但数据告诉我们一个不同的故事。
中国对美国的前五大类出口商品是电机电气设备、机械设备、家具、玩具和塑料制品,占出口总额的57.2%。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前五大类商品是矿物燃料、机械器具、电机电气设备、光学仪器和大豆等含油子仁,占进口总额的52.8%。
在服务业,双边贸易也蓬勃发展。2022年,美国公司在中国获得了约4905亿美元的收入——很少有其他国家能为美国企业提供如此高水平的准入和机会。
自2018年以来,美国对价值超过5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美国政府打着保护就业和重振制造业的旗号,将这些措施兜售给美国公众。但在近7年之后,结果不言自明——它们远非令人鼓舞。
首先,关税对美国消费者而言如同累退税。多项研究表明,大部分关税成本被美国进口商以更高价格的形式转嫁给消费者。关税目标商品的通胀速度超过了总体通胀,对中低收入家庭的影响尤为严重。实际上,美国家庭正在为华盛顿的经济失误买单。
其次,中国的报复性关税重创了美国出口商。为了应对贸易战,中国实现了采购多元化。美国农民和能源生产商被边缘化。
再次,关税未能纠正贸易不平衡。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依然存在,不是因为操纵,而是因为宏观经济基本面,比如美国的高消费、低储蓄率和美元的全球地位。
贸易战的后果远不止双边损失。全球供应链变得更加动荡。企业正在重新考虑采购,推迟投资,并转嫁成本。
更糟糕的是,这种关税优先的做法破坏了全球贸易体系,并发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信息:世界最大经济体在方便的时候将回避规则。
呼吁与中国脱钩不仅不切实际,而且在经济上也是危险的。美中两国的产业嵌在复杂的价值链中。脱钩不会让制造业回流,它将通过成本更高、效率更低的渠道进行转移。
如果华盛顿认真对待其经济领导地位,就必须放弃贸易是战场的幻想。贸易战不仅仅是一个战略错误,还是一个经济错误。拖得越久,我们付出的代价就越高。(编译/王海昉)
本财经资讯由财经猫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财经猫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