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猫

东风-17导弹到底厉害在哪

来源:军武数据库 时间:2025-04-13 13:53 阅读

这是头条的一个热门话题:“我国最顶尖的军事武器是什么”的推送。如果又要吹又要打鸡血的话,就有点难住W君了,咱们实话实说。

不是最近咱们的航母频频下水、“六代机”开始试飞、高超音速飞行器取得重大进步、就连斜爆震冲压发动机都已经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为什么到头来我们的军事装备并没有进步呢?

在W君眼里,真正厉害的其实是现在已经是没有什么流量的东风-17导弹。至于为什么,咱们展开说说:

“热闹是看热闹的嗨点,杀伤是才是冷静的态度”

我们先搞清楚一个基本的事实——军事技术的进步,和军事力量的增长,是两回事。

航母、六代机、激光炮、电磁炮,这些东西看起来都很热闹,甚至在媒体宣传层面已经形成了一种“准科技神话”。但别忘了,战场上不会因为你PPT做得漂亮就少你一发导弹。真正能够在战场上起到作用的依然是我们大量装备并且实质性形成战斗力的武器,剩下的从本质上来讲都是神话。

在之前给大家写的一篇关于CL-20的文章中给大家提到,CL20的价格是TNT的百倍以上,在真正开战的时候,你是愿意花费大几十万的成本制造一枚爆炸威力是之前2倍的炮弹,还是用每枚几千块的成本制造一百枚普通炮弹?战争的一个核心话题并不是所谓的点穴打击,而是量大管饱。

咱们以歼-20为例子来说这件事。2011年1月11日12点50分歼-20首次试飞。

到了2016年12月12日,歼-20才开始进入服役,部署在沧州。

为什么扔到沧州去了呢?这里面就有原因了,我们在沧州的这个机场叫做“空军飞行试验训练基地”

新机都会在这里面进行飞行训练,这是我们的空军对一个全新机型和全新的战法之间的磨合过程,具体的类比过程大家可以看电视剧《海天雄鹰》在新机新战法的刻画上这部电视剧还是有很大的可圈可点的地方的。

空军接受了一个新的机型,在接收之前往往都是厂商提供的一些飞行参数和性能特性,但是厂商不会上战场,各种设计和认知都有局限性。因此在接收新机之后,还得让空军继续摸索如何发挥这架新型战斗机的性能特性开发出试验性的战术战法、以及对新机特性形成维护、保养、部署、作战等多方面的操典。

因此一架战斗机进入服役并不代表这架战斗机能够形成战斗力。

咱们的歼-20什么时候真正的形成战斗力的呢?又过了5年!在2021年官方媒体才开始说我们的歼-20初步形成了战斗力。

这是在2021年9月28日,第13届中国航展在广东珠海开幕式上,我们才对外说了一句歼-20初步形成了战斗力。

那么我们回头去看,歼-20在2002年开始立项,到了2021年形成了战斗力,这个过程一条好汉都出来了。

其实到了2023年我们的歼-20才真正形成完全战斗力(FOC,Full Operational Capability),在之前即便是服役分配到各级部队也都是IOC(Initial operating capability,初始运行能力),在这期间,歼-20又进行了七次重大的改型和改进。大家很乐于讨论的双座歼-20其实也是在2021年才刚刚出现的。从首飞到形成完全战斗力说个更直观的感受——一架歼-20熬掉了9任美国国防部长!

军事装备成长到成熟的过程实际上要比很多人所想象的漫长很多,所以,现在说什么沈飞成飞的六代机还为时尚早,说什么高超音速飞行器、斜爆震发动机、电磁炮等还在实验室中没有充分验证的概念也是为时尚早。

所以,如果说我国最顶尖的军事武器是什么这个话题,咱们还是得看着咱们自己真正有的东西,也就是如果明天开始打仗,在开战的那一刻就可以用得上的东西。

这里就得说东风-17了。

东风-17是我们军工体系为数不多真正从源头定义战术场景、打穿敌方防线、形成决策影响力的武器系统。关键是这玩意真正的在19年国庆阅兵就拉出来了,是现役装备。

在之前讨论鸣笛是不是可以投弹和装战斗部的时候,就经常会问哪些觉得鸣笛是武器的人,难道你不知道东风-17已经服役了很多年了吗?

其实,东风-17才是真正跨时代的武器。它不是靠某个尖端指标“封神”的,而是靠一整套成熟、可控、可用的作战机制打出了未来战争的雏形。很多人总是在意它是不是高超音速、是不是滑翔弹头、是不是能突破反导系统,但这些都是皮毛。真正让东风-17变得“不可替代”的,是它已经把“不可预测轨迹”、“时间压制”、“中段突防”这些战术概念,做成了可以量产、可以组网、可以大规模部署的系统能力。

你今天看到它的飞行路线像布朗弹一样乱转,是因为它不想让对方知道下一秒它在哪;你看到它发射后无法被任何现有雷达准确捕捉,是因为它压根没走“可预判的气动轨道”;你看到它用的是“中程导弹的壳、高超滑翔器的脑”,但它发挥的却是“战略级武器”的效果——这不是某一项技术突破,而是整个作战模式的演进。这就像过去导弹是打一个目标,而东风-17,是让敌人所有的部署都不敢靠近边境1000公里以内。在这一点上目前咱们的武器中没有任何一款其他武器可以与之比肩。

那么问题来了,这样一款已经服役、部署完整、验证成熟的战略压制型武器,为什么在现在的舆论场里几乎没人再提了呢?实际上就是“流量”的问题了,说的太多了,显得贫了。太多的自媒体在营造高科技幻想的语境了。认为一两个高科技名词就能左右战场局势。但这种高科技实际上只能带带热度,对实际上的战场形势不会有任何改变。

还是说东风-17,很多人在意的速度和可变的飞行轨迹。但不要忘了,这是一款机动发射的武器平台,在大范围内机动已经是我们的火箭军的常态。而高机动性的弹头就是一个锦上添花。这是一个“复合体”,并不会单单只因为高机动弹头让这款武器封神的。

而很多自媒体所谓的“16马赫发动机”、“堪比核弹的爆炸力”都只是一个技术要点,强不强呢?的确很强,但都是在特定环境和实验室中的理想数据,并不能真正的放在实战中。

这就是你以为的优势和实际上的优势之间的差别。看这个例子:

或许你能等位替换的知道为什么六年的时间里,我们除了东风-17之外军事装备并没有真正进步。并不是我们的科研变慢了,而是不是可能东风-17的步子迈得太大了?

#头条精选#\u0002#我国最顶尖的军事武器是什么#\u0002

网友看法

1、网友摩托罗拉掌中宝:小时候,上初中时看见过双前轮的三马子,能拉好几十吨

2、网友楚国风2021:亲爱的作者,能讲讲弹道异面变轨呗。都服役好些年了。应该不敏感了。

3、网友吴培冬:[赞][赞][赞][赞][赞][赞][赞]

4、网友风雨之窗:战争是验证军人和武器是否优劣的唯一标准。[点亮平安灯]

5、网友说行你就行:在强权霸凌世界的当下,真理只在炮弹射程之内!

6、网友小白0511:东风快递,使命必达。

7、网友heihei:转发了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