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猫网

到大马读厦大?一次没赢家的高招填报

来源:南方周末 时间:2025-08-02 12:43 阅读

位于马来西亚雪邦的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视觉中国/图)

2025年7月22日晚上七点半,手机上弹出录取短信时,张然很激动:意外被放在“冲”的院校厦门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

张然就读于贵州省遵义市一所头部高中的尖子班,高考成绩在全省历史类考生中排名七百多。如果不出差错,她的分数能够得着部分985高校,如填报211高校,还能挑比较好的专业。厦门大学在她的志愿表中属于“冲”的院校。她报考了厦门大学的三个专业:人文科学试验班、新闻传播学类和汉语言文学。

紧接着,她开始查询这所学校的宿舍和食堂情况,查着查着,她在网上留意到人文科学试验班的招生计划里本就包含了汉语言文学。她很疑惑:“既然人文科学试验班里包含了汉语言文学,为什么这个专业又单独招生?”

再次去官网查询招生计划,她才发现,汉语言文学是马来西亚分校在贵州省的招生专业。

惊慌失措和后悔的情绪立马笼罩了她。“因为填错志愿得到这样的结果,高中三年的努力仿佛儿戏一般”。

进一步搜集信息时,她当晚就联系到好几位相同境遇的贵州考生:他们本想冲一冲厦门大学,因贵州省招生考试院在志愿填报系统中未额外标注校区,误填了厦大马来西亚校区的招生专业,且目前已处于被录取的状态。

这个录取结果显然不是他们所期望的,目前,已有16名被录取的贵州考生已决定复读。

志愿填报系统未标注分校

周欣的高考成绩很亮眼——632分,在贵州省物理类考生中排2150名。“老师提醒我们不要浪费排名,尽量报好一点的学校。”他们要填96个志愿,厦门大学在她的志愿列表里是第三志愿。

周欣的目标很明确,报考计算机相关的专业。在查阅志愿填报参考书籍时,她发现厦门大学计算机类专业2024年在贵州省招生的最低排名在2000名左右。她选了两个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类。

在筛选专业时,她也疑惑过,“为啥会有两个一样的?”念头一闪而过,系统显示是厦门大学,她以为只是学校多开设的班,并未深究,没想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属马来西亚分校的招生专业。

被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自动化专业录取的程钰也是同样的情况。就读于黔南某所示范高中的她在物理类考生中排名2700多。这一成绩于她而言略有失常,在录取结果出来前,她还和朋友开玩笑说,“没考好,要不去复读算了”。

一语成谶。

程钰记得,她在6月25日返校参加志愿填报讲座,老师也曾强调要核对志愿书。在志愿填报过程中,班主任在群里转发了贵州省招生考试院的官方消息,但由于父母都是农村人,对志愿填报几乎不了解,而志愿填报机构的收费比较贵,她只能自己填报。

厦门大学招生网信息显示,马来西亚分校2025年在贵州省计划招生19人,物理类考生17人,历史类考生2人。目前,已录取的19人中有16人都确认是误填。

因此,马来西亚分校今年在贵州的招生分数线也有巨大变化。

贵州省高考普通类本科批投档情况显示,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在贵州省投档最低位次,物理类的由2024年的14994名上升至2025年的5401名;而历史类的则由2022名上升至753名。

贵州省2025年的十几位考生为何会同时出错?

贵州省志愿填报的模式是:在志愿填报系统点击大学后选择专业,系统会自动显示对应的专业代码和院校代码,无需手动输入。

程钰清晰地记得,如果是高校分校区开设的专业,系统基本都有注明。

以哈工大为例,系统直接标明本部校区、深圳校区和威海校区。而且,考生搜索哈尔滨工业大学时只会出现本部的招生专业。只有选择深圳校区或威海校区时,才会出现该校区的招生专业,本部和分校区的招生专业不会同时出现。“假如要报威海校区,系统就会跳转,院校代码也不同。”

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东北大学等存在多个校区的学校,系统中均有单独地域分类选项。

但到了厦门大学的马来西亚校区,却没有标注,且在系统搜索厦门大学时也会出现马来西亚分校的专业。这也是考生认为会将马来西亚分校的招生专业误以为是本部的核心原因。“我们以为没有备注的就是本部”。

“各方都有损失”

公开信息显示,2024年高考时,贵州省招生考试院在系统中注明了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今年却没有标注。

贵州省招生考试院对此作出的公开解释是系统每年都在更新。

南方周末记者在7月24日以考生身份咨询此事,对方强调,志愿填报的有关注意事项,他们在招考指南上写得很清晰,尤其是注意学校代码和学费情况,除了纸质版志愿书,还有电子版的志愿书,均标注了分校及对应的招生专业。“只要仔细一些,就不会出现类似情况”。

7月24日下午,南方周末记者又以考生身份向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招生处咨询,工作人员称已有十多位贵州考生和家长联系他们,领导已了解此事,并联系了贵州省招生考试院,正等待对方的回复。但学校目前能做的有限。因为他们已将录取信息传给贵州省招生考试院,只有考试院同意了,他们才能处理,否则没有权限。

上述老师还提及,这些被录取的学生如果不来就读,招生名额就浪费了,而那些原本计划报考且分数满足要求的考生也被挤走。他们也接到过后面这类考生的电话。“目前这种局面也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对各方而言,都有损失”。

针对这十几位考生争取的协调退档问题,贵州省招生考试院工作人员解释,这么多年,即使出现过更为严重的五花八门的情况,比如考生填成中外合办专业,一年学费可能上十万元,也不允许退档。他们每年接到电话想退档的学生非常多,如果如此随便退档,录取程序就不规范了。他们还强调,未来会尽力优化系统。

翻开《贵州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专业目录》,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和本部的专业均在厦门大学的专业组中,仅在专业后有备注,内容包括成绩要求、学费要求、授课方式和办学地点。

以周欣被录取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备注内容为:学费2.9万林吉特(折合人民币约为4.9万元)/学年……办学地点:马来西亚雪邦马来西亚分校。

在志愿填报系统的专业详情中,也会备注学费等信息,所选择的大部分专业,张然也点开仔细阅读过,但到了汉语言专业时,她看得已有些眼花,鬼使神差地没有点开。

贵州省招生考试院曾在微信公众号的文章中提醒他们注意院校代码和专业代码,但张然之所以没有足够重视,是因为在志愿填报系统中选择大学和专业后,会自动匹配院校代码和专业代码,“官方平台,就感觉应该没什么问题”。

南方周末记者查询《贵州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专业目录》,厦门大学和马来西亚分校的院校代码均为2529,而其他存在分校区的院校一般有两个代码。比如,东北大学本部和秦皇岛分校则有两个院校代码,分别为0447和0448。

实际上,这类由于志愿填错被误录的情况并非首次发生。

一位来自江苏省的2024年物理类考生的家长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孩子高考成绩的省排名为6600名左右,厦门大学是第二志愿。本想去本部,最终被马来西亚分校录取,缘由也是未在系统中看出哪些是马来西亚分校的招生专业。“系统里肯定没有标注清楚,志愿书上有写,但需要很细心的人才能发现。”

事后回想,只有学费是林吉特为单位,算是较为明显的细节。“我们不了解林吉特,也没有听说过马来西亚分校”。直到收到录取通知书,他们才发现被马来西亚分校录取。

“如果招生考试院像往年或其他省份那样,明确标注马来西亚分校,我们根本就不会选这些专业。”张然强调,这种出错的诱因太多了,贵州今年四十多万名考生,他们这些排名两三千、三四千名的学生,不可能对自己的未来和人生规划不负责。

北京科技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特聘副教授杨晋向南方周末记者分析,误填报固然有考生个人疏于检查的责任,但未在志愿系统内对厦大本部和海外分校加以明确区分和提示,直接加大了考生混淆的风险,考试院难辞其咎。“其实不是谁负百分百责任的问题,而是招生考试院作为官方机构,如何更好为考生服务的问题。”

要么去读,要么复读

发现被误录后,这些考生都不约而同地第一时间联系了贵州省招生考试院和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招生处,争取退档,以便继续滑档让志愿表中后续院校能够留意,说不定还有录取机会。

但他们得到的回应也一致。贵州省招生考试院表示,档案已经投递给高校,如果已录取就不可能退档。而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招生处也告诉他们,已录取就无法退档。

张然在7月24日一早从老家赶至贵阳,虽未能进入省招生考试院,但傍晚在考试院门口遇到两对同样情况的考生和家长。“吵来吵去,考试院都不认为他们有责任”。张然他们很无奈,只能无功而返。

最终,这十几位考生仅剩两个选择:要么去读,要么复读。

上述江苏家长回忆起2024年的情况,他们也联系过省招生考试院和马来西亚分校招生处,最终得到的结果和贵州考生一样。考虑再三,即使费用比国内高出不少,距离很远,也还是选择入学,“复读太需要勇气了”。

据学校官网介绍,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于2013年获批建设,是中国第一所也是目前唯一一所由“双一流”建设高校全资设立的、具有独立校园、开展多学科多层次办学的海外分校,在校生8500余人,生源主要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前述江苏家长介绍说,厦大马来西亚分校的中国学生主要来自广东、福建沿海地区。学费和生活费一年大概需要十万元左右,“这对普通家庭而言是一笔不菲的费用”。

张然的家在农村,妈妈在渔场上班,爸爸在电站工作,两人月薪合计仅有7000元左右。她有三个姐姐,大姐已经结婚生子,二姐刚参加工作,家中没什么积蓄。

她算了一笔账,“大学四年需要四五十万元,工作之后得要多少年才能赚回来,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

一位来自遵义的考生家长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夫妻两人都在家务农,种植高粱、水稻和红薯,家庭年收入仅有四五万元,完全无法承担一年十万元的费用。

即使有的家里勉强也能承担,他们也无法承担由此带来的心理负担。而且,程钰感觉,自己的成绩去厦大马来西亚分校也有些浪费,还不如再读一年。

虽然事发最初两天也想争取退档,看看能否通过征集志愿捡漏,但张然查阅近两年征集志愿的高校和专业后,发现捡漏好大学和好专业的可能性微乎极微。

留给他们的仅有一条路:就是复读。

“我们大家现在都在考虑回去复读,没有人要去马来西亚那边。”周欣说,他们微信群中的16位考生已经着手寻找复读的学校,不少人已定好复读学校。此外,他们也想对那些原本想去马来西亚分校,但被挤占了名额的考生说声抱歉。

7月28日,南方周末记者致电贵州省招生考试院询问此事进展时,负责宣传的一位工作人员称,他们目前正就此事进行调查,有结果会第一时间公布。

在志愿填报和录取过程中,如何避免此类事情再次发生?

杨晋解释,如果将厦大本部和海外分校明确标注,并设置两个完全不同的招生单位来分别招生,可以在很大程度规避此类意外。

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樊秀娣指出,厦门大学作为招生主体,也应该做好相关的监督工作,以避免在招生时引发混淆。

“从院校到招考院,理应更多地站在考生角度来设计系统和披露信息。”杨晋认为,对考试院来说,高考招生投档是年年都在做的工作,理应不断改进和提高。填报志愿是考生人生中最重要的决策之一,高考招生理应以更方便考生,以提供更准确的信息和更权威的服务为方向不断努力。况且,在志愿系统添加标注,甚至在考生选择海外分校时增设弹窗说明,技术上都不是什么难事。

(应受访者要求,张然、周欣、程钰为化名)

南方周末记者 魏翠翠 南方周末实习生 赵乐瑶

责编 钱炜

网友看法

1、网友rv755:我小孩之前就读的华南理工2+2,有两年在美国。有些同学到校后才知道学费高昂,学校将这部分调整到国内普通班了。这里比较惊讶的是厦门大学为何在马来西亚办班,难以理解。

2、网友西南有乔木:如果院校代码一样确实有问题,四川这边看了一下代码不一样

3、网友卷神:如果不复读,都要气的服毒了[泪奔]

4、网友mpneo:根本原因是一个马来西亚的学校不应该走正常高考志愿填报流程,可以按香港学校一样走单独招生录取流程。

5、网友超柏:既然没有任何单位和个人承担责任,建议考生通过法院提起诉讼追究责任,看法院怎么判决。

6、网友胜利油田强子:分院还收国内考生?厦大真牛

7、网友大喜dx:厦门大学和马来西亚分校的院校代码均为2529,而其他存在分校区的院校一般有两个代码。比如,东北大学本部和秦皇岛分校则有两个院校代码,分别为0447和0448。 贵州考试院难辞其咎,要么给学生退档要么补偿学生相关费用!

8、网友Sophie75726:看了另外一篇报道,是填志愿中介机构给他们支的招,填马来西亚分校分数低一点,然后以签证办不了,让学校把他们调回厦大本部,说以前也有这种情况的,都成功了,今年估计用这招的人多,所以被厦大拒绝了

9、网友吾天然:就是故意设的局让人入坑,在学校的生存面前,道德已经不重要了。

10、网友菌戨:解决办法:16名考生都去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就读,但学费得由贵州考试院承担一半

11、网友愉悦的阳光2u0: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 福建厦门)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写福建厦门,不写还能看明白马来西亚分校是在马来西亚,多了个福建厦门反而弄巧成拙了。

12、网友用户638949063716:作为2024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学生家长,看完以上所有义愤填膺的评论,终于明白,网络这个隔着屏幕的世界,可以如此不堪。2024我们是600+的分数上的学校,厦大马校是我们心中第一梦中情校,合适的专业,全英授课,学校环境完胜大部分院校,两人一间的住宿条件,高分,较高学费,120分高考英语成绩,卡住了非常多想来的学生,申研考研保研火力全开,除此以外,四五小时的飞机时间,免签国家,父母朋友丝滑入境,消费和国内同步。孩子一年变化,更独立,国内大学周末的撸串卡拉OK逛街,马校的孩子,可能会是在菜市场买菜,满足中国胃,可能会去周边国家感受不同文化冲击,也可能是在图书馆努力学习。厦大马校,不容猥亵及各种不负责任不真实的胡乱评价,以事实说话,600+上马校,是真实的正常水平,不亏不欠

13、网友田园论道:个人感觉马来西亚分校还是不错,就是学费20万高点,生活费和国内差不多

14、网友博学的阳光Gp:现在信息这么发达,如果把厦门大学作为目标学校难道考前不去听一听学校招生办的介绍吗?考试院不把本校区和分校区用不同的代码区分也是不可理解

15、网友大吴wqp:至少官方应该标注清楚,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这样大学都不会报错吧!官方应该要有人担责

16、网友北大地A口:一个两个考生错了。我相信是不认真,马虎!录取19个,错了16个。不管文理科,能有这种位次的考生心智都不差。只能说是陷阱!校本部必须有动作!

17、网友自在乐天派雪梨iI:贵州省考试院负起责任,不能让考生独自承担后果,联系全国211院校,在公布录取分数线内相关专业扩招消化,解决问题。出了问题不可怕,追责意义不大,解决问题是关键。

18、网友做不了旁观者:看了另外一篇报道,是填志愿中介机构给他们支的招,填马来西亚分校分数低一点,然后以签证办不了,让学校把他们调回厦大本部,说以前也有这种情况的,都成功了,今年估计用这招的人多,所以被厦大拒绝了

19、网友海风吹战鼓擂:厦门大学应该有担当才对,把这些被误录的学生调整到本部校区

20、网友童年44807882:心疼这些孩子。我家小孩今年考去厦马了,实现心愿。看到这个事,心里感恩本省教育考试院认真履职,感恩排名靠前的同学们认真报考。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