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2024年已临近尾声。回望这一年,国际局势风起云涌,地区争端动荡加剧。备受关注的俄乌冲突仍在胶着,持续不断的巴以冲突战火外溢,黎以交火、叙利亚危机,中东局势愈加混乱。在局部冲突频发的背后,大国博弈暗流涌动,军事化阵营对抗趋势显著,全球军事安全形势日趋复杂严峻。《一南军事论坛》推出3集年终特别节目,为您盘点解析2024年国际热点安全事件,展望未来全球军事安全发展态势。本期节目我们来关注持续近三年的俄乌冲突。
李悦:
2024年,俄乌冲突继续延宕,双方战场态势多次出现攻守转换。2月中旬,俄军率先打破僵局,夺取顿涅茨克北部重要枢纽阿夫杰耶夫卡。此后,在正面战场处于下风的乌克兰将目标瞄准俄军后方,使用远程导弹和无人机等频繁袭击克里米亚,俄黑海舰队总部被击中。6月,俄总统普京对外释放和谈信号并提出谈判条件,遭到乌方拒绝。8月,乌军突袭俄罗斯本土库尔斯克州,攻占俄1000平方公里领土。11月19日,俄乌冲突进入第1000天时,乌军使用美制陆军战术导弹系统袭击俄罗斯境内目标;之后,俄罗斯发动了自夏季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空袭,对乌克兰的多个城市和关键基础设施展开了密集打击。一南教授,俄乌冲突从2022年2月24日爆发以来,已经持续快三年了,至今却仍未看到终结的曙光,您对于俄乌局势的走向如何研判?
金一南:今年俄乌冲突在军事层面的明显特征,是俄军在有效推进的情况下,遭到了乌军的强烈反击。具体来说,第一,乌军利用美国、北约的支持,在俄库尔斯克州发起了大规模的地面行动。而这显然出乎俄军的预料。乌克兰也因此成为二战结束以来,第一个攻入俄罗斯领土的国家。以前俄罗斯有规定,如果俄本土遭到入侵的话,俄罗斯将使用核武器进行反击。所以乌军在库尔斯克州发起的军事行动其实是非常危险的。
第二,在乌克兰发起对库尔斯克州的军事行动后,俄军表现出了高度克制和冷静,没有轻易动用核武器,也没有像乌军预料的那样,从东部地区调集大量兵力回援,俄军主力仍然坚持在乌东地区作战。从现在来看,俄罗斯的应对措施还是得当的,不过库尔斯克州确实受到了比较大的损失。
在政治层面,今年的美国大选给俄乌局势带来很大变量。如果特朗普上台后坚持俄乌停战,这会使俄乌冲突出现戏剧性的变化。这个变化不是因为乌军在俄库尔斯克州作战失利导致的,也不是因俄军在乌东地区步步挺进,造成乌军军事溃败导致的,而是泽连斯基可能会在政治上付出代价。因为特朗普的要求很简单,俄乌必须停战,这是俄乌战场一个非常大的变数。
所以我们可以预料,2025年的俄乌战场将会发生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我们现在可以做这样一个判定。
李悦:
如您所说,11月胜选后,特朗普多次强调将快速结束俄乌冲突,但他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至今外界仍未可知。不仅如此,欧洲国家日前被曝出正在频繁地讨论“以乌领土换安全”的话题。而俄罗斯和乌克兰虽然表面宣称对和谈持开放态度,却没有任何迹象显示,双方会放弃自身和谈立场。因此,停战、和谈,到底还需多久,依然是个未知数。时至今日,对于俄乌冲突,能够确定的就是,这场21世纪欧洲大陆最激烈的冲突,不仅改变了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命运,也深刻影响了全球的政治格局。一南教授,俄乌冲突可以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金一南:我觉得至少有两点教训需要汲取。第一,这场冲突能不能避免?我认为,当初只要北约不东扩,这场冲突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这个观点连小罗伯特·肯尼迪等美国政治家都是认同的。
北约前些年为什么要东扩呢?东扩引发了俄乌冲突,从而死了那么多人,物质损失那么大,但是北约、欧盟至今还要支持乌克兰把仗打下去。这些政客真应该好好想想,为什么要对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做出如此剧烈的挤压?为什么要逼着俄罗斯铤而走险?美国著名国际问题专家米尔斯海默曾说过,你们不能拿棍子一次一次地去戳熊的眼睛。而北约一步步东扩,就是不断地拿棍子戳“熊”的眼睛。
“乌克兰要加入北约”,泽连斯基说这句话时,感觉特别轻松,可是,这对俄罗斯来说又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俄罗斯可能要在俄乌边界大量部署战略性武器和各种侦听观通设备,而乌克兰距莫斯科最近的地区仅有400多公里。人们可以想一想,哪个主权国家能容许这样不安全的情况出现?一些欧洲国家这么做,那就是想把俄罗斯搞垮,让俄罗斯四分五裂。说实话,他们的胃口太大了,不知道见好就收,也不知道将来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我觉得,对这一点欧洲国家一定要认真思考。
第二,我认为俄罗斯也要吸取俄乌冲突的教训。2022年俄罗斯发起特别军事行动时,之所以称之为“特别”,就是想在三周至一个月内达到战略目的,然后迅速结束,但现在这场仗已打了近三年的时间。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俄罗斯也没有想到会打这么长时间。虽然俄罗斯以捍卫自己的国家安全为理由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可谓“师出有名”,但是捍卫国家安全不是靠嘴皮子,而是要靠军队,要靠军队的战斗力。那么,当初俄军做好发起特别军事行动的准备了没有?俄军做好了执行国家意志的准备没有?对此,我觉得,值得俄罗斯军队深刻反思。很显然,俄罗斯当时有些轻敌,也低估了这场冲突的强度和烈度。
那么,俄乌冲突延宕三年,应该引发我们什么思考呢?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军队建设发展一定要能够适应现代战争的要求。举例来说,谁都没有意识到无人机能在俄乌冲突中发挥这么大的作用,这对世界各国的军队建设都是一个重要启示。军队建设必须注重武器装备的发展,必须跟上科学技术的进步,必须将最新的武器装备用于战场,才能够迅速实现己方的军事目的。否则,政治规划再完满,没有军事力量支撑,最后也要吃大亏。
李悦:
值得注意的是,与美国新当选总统特朗普想尽快结束俄乌冲突不同,近日,欧洲多国外长和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在德国柏林举行会议并发表联合声明,表示支持增加对乌克兰的军事、经济和财政援助,并继续支持乌克兰加入北约和欧盟。此次会议还重点讨论了未来美国若减少对乌援助,欧洲如何应对等问题。一南教授,唯美国马首是瞻的欧洲盟友为什么这次会在援乌问题上发出不同的声音?如果美国抽身,这些欧洲国家能扛起对抗俄罗斯的大旗吗?
金一南:目前,北约内部的某些欧洲国家采取了相当激进的行动,他们表示,一定要支持乌克兰战胜俄罗斯。从国际政治的角度分析,他们与其说是做给普京看的,不如说是做给特朗普看的。美国政权即将更迭,候任总统特朗普非常迫切地要求俄乌停火,这使得北约的一些欧洲国家,比如德国、法国、英国等非常不满。这些欧洲国家想把乌克兰作为弱化俄罗斯的一枚棋子,但现在他们发现,美国的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相关目的有可能无法达成,所以这些欧洲国家就希望趁特朗普立足未稳之时,通过达成一些共识或者决议,来力挺乌克兰,并且让乌克兰加入北约。
但是北约组织有明文的规定,不接纳领土存在争端的任何国家加入北约,不接受存在军事冲突的任何国家加入北约。因为北约不愿意为新成员国承担很大的军事风险。但是,现在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家力挺乌克兰加入北约,人们不禁要问,他们做好为乌克兰战斗的准备了吗?北约的盟主是谁?北约离开了美国还能干什么?现在这些国家眼看美国的态度要变,就做出这样的表态,不过是想给特朗普出一个难题而已。
从这个意义上讲,欧洲国家达成的这些共识和决议,没有多么大的军事意义,主要是政治意义。欧洲国家的想法是:第一,利用乌克兰人的生命和鲜血;第二,利用美国的武器装备和超级大国军事能力,来达到削弱俄罗斯的目的,以享受最大的和平红利。所以,欧洲国家近期的动作表面看来来势汹汹,其实正说明了他们的色厉内荏,说明他们心虚了、害怕了。
栏目主编:赵翰露 文字编辑:程沛 题图来源:IC photo 图片编辑:苏唯
来源:作者:央广军事
网友看法
1、网友夜末央:赵括!
2、网友热情的饼干iI:普京本来想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结果芬兰、瑞典加入了。北约与莫斯科距离反而更近了。[捂脸]
3、网友博学雪梨kMO:喜欢金将军的观点,最后一段特别精辟!
4、网友峰哥正能量:黔驴技穷
5、网友雷斌杰:金一男将军从军事战略高度谈俄乌冲突,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轻敌”的后果是不可想象的。
6、网友龙门新客栈A:开始俄罗斯轻敌了,这个判断是正确的,必须速战速决,最成功的例子就是以色列,两天时间毁灭叙利亚的各种军事设施设备。
7、网友顺其自然19561220:中国的“专家”,嘿嘿
8、网友事实求是学历史:既然为了防止北约东扩,为什么对芬兰加入北约无所谓?苏梅州离莫斯科最近,只有500公里,为什么俄罗斯不吞并苏梅州?非要吞并乌东四州?乌东四州离莫斯科最近距离是800公里!
9、网友茗茶秋毫cd:说到底,俄罗斯还是把西方想的太好了,对西方日复一日切香肠、得寸进尺逼迫俄动手策略领悟太晚。 2014年的时候,的确乌克兰军队非常菜,而且乌东大部分人心也倾向俄,克里米亚只是斯特列科夫这种民间武装假传圣旨、摇旗呐喊就直接归顺了。而8年时间,乌东种族屠杀去俄化+城市大面积堡垒化+西方武装军事化,才导致现在俄罗斯局面如此艰难。
10、网友南笺:俄罗斯为什么不使用核,考量的是什么?
11、网友草古:特朗普要想结束俄乌战争很简单,只要宣布退出北约就行了,其他什么都不需要做。
12、网友湘尘先生:吸收乌克兰和俄罗斯同时加入北约,来一个欧洲大团圆,一切问题迎刃而解。那样,就没有美国什么事了![我想静静][我想静静][我想静静][我想静静]
本财经资讯由财经猫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财经猫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