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猫

导游中暑去世 高温保护不该是虚话

来源:新京报 时间:2024-11-28 09:52 阅读

7月2日,暑期旅游旺季拉开序幕,冒着高温游览的游客。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据报道,7月2日,一名北京地接导游,在颐和园带团游览时因中暑送医,经抢救无效而离世。气象信息显示,近期,北京经历持续高温,曾创下连续3天最高温度突破40℃的历史纪录。

烈日无情,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消逝了,令人痛心。这一事件,也以一种直观的方式提醒人们——高温致命。有关各方,需要真正重视高温对劳动者的潜在威胁,落实好各项防范保障措施,不能让高温劳动保护沦为悬置的权利。

事实上,早在2012年,国家安监总局等四部门就印发了《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办法明确要求,高温天气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采取合理安排工作时间、轮换作业、适当增加高温工作环境下劳动者的休息时间和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高温时段室外作业等措施。

近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职工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要求把做好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作业职工劳动保护工作作为工会服务职工、维护职工权益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会工作的重要日程。其中,大到用人单位建立健全防暑降温工作制度,小到提供个体防护用品都有具体规范。

然而,上述具体措施,往往很难完全落地落实,成为用人单位的遵循。比如,《防暑降温措施管理》规定“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即为高温天气”,就应该采取相应措施。但这两年极端天气频繁造访,很多地方气温动辄就飙升到40℃,这也导致很多时候,高温“休息令”很难落实到位。

现实中,是否休息,或者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多数情况下变得身不由己。就像导游、快递小哥等行业,其收入与劳动时间密切相关,即便出于维持个人生存的考虑,也很难做到“天一热”就不出工。

快递员正在派送快递。新京报记者 熊丽欣 摄

若高温劳动保护措施落实不力,不仅会严重灼伤劳动者的身体,也会使得劳动者权利悬置起来。这方面的教训十分深刻。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夏天,新闻报道中全国至少已有35人因中暑死亡,他们多是户外工人、车间工人,以及老人等。

也因此,为避免悲剧一再发生,有必要重温高温致命的常识,各方都需要正视这一日趋严峻的自然现象,并拿出行之有效的办法来,为劳动者撑起一片绿荫。

从用人单位方面看,必须制定高温等极端天气下的应急预案,统筹考虑工作的连续性与劳动者的劳动保护,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把生产绩效置于劳动者健康之上。而从劳动者自身考虑,也要引起高度警觉,要赚钱,也要健康;要生存,更要安全。

从监管部门、工会组织等机构来说,也要切实发挥作用,采取常态的巡查、检查,督促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必要的个体防护用品和高温作业休息场所,按规定发放高温津贴等。

此外,一些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措施,也不妨广泛推广起来。比如,去年以来,武汉街头就出现了一个个装满矿泉水的“爱心冰箱”,为炎炎烈日下的户外一线工作者提供免费冰饮,送去爱心与清凉。

眼下,暑期已至,各地的旅游市场急剧升温,而高温天气大概率还会持续,当此之际,全社会都要明白,高温致命不是危言耸听,防暑措施必须落实到位。

高温劳动保护,是每一个劳动者应有的合法权利,也是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这不该是虚话,更不是纸上福利。

编辑 / 徐秋颖

校对 / 付春愔

网友看法

1、网友自由郑武威:今年北京热度高,持续时间长。文旅、气象部门应该发警告提醒,或禁止高温时段组团室外游。这要是游客热亡,该怎么赔?不能让他就悄悄去世,该出办法了!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