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请勿转载
文|财新 黄山
中美关系近来历尽波折,大开大合,不少熟知的共识和认知被打破。新的变量和因素正逐渐成为新时代中美关系的底色
当地时间10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釜山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图:新华社 申宏
【财新网/火线评论】发轫于美国共和党总统特朗普第一届任期的中美贸易战,历经包括民主党拜登和现今的第二届特朗普政府,已经形成了贸易战与科技战并举、超越美国极端政治分野的中美关系的大背景。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最大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中美近20年来被认为是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分量类似“冷战”之间的美苏关系。正因如此,刚刚结束的中美领导人韩国釜山会晤,被认为是稳定近来近乎“脱钩”的双边关系的重要一环。
中美关系近来历尽波折,大开大合,不少熟知的共识和认知被打破。新的变量和因素正逐渐成为新时代中美关系的底色。品味此次两国领导人自特朗普二度入主白宫以来的首次面对面会晤内容,也许可以得出以下初步结论。
首先,自4月特朗普全面“关税战”开打以来,中美之间准贸易禁运、技术封锁的最恶劣状态得到一定程度缓解。近来,一度被研究中美关系人士熟知的诸如“中美关系好也不好不到哪里、坏也坏不到哪里”、“中美关系发展取决于中国,也取决于美国,但归根结底取决于中国”、“要避免中美关系沦为‘冷战’2.0”等共识,被贸易战的飓风吹得杳无痕迹。中美关系可以很坏、经贸关系可以脱钩,过去种种难以想象的糟糕情境,都有变成现实的可能。一度有评论人士言,“冷战”2.0也许是中美关系应该努力的目标,因为这至少可避免两个核大国之间的直接对抗或者“代理人”冲突等糟糕局面。在这个意义上,中美元首釜山峰会上的任何进展都是值得称许和庆贺的。
其次,中美元首外交对两国关系的作用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正如会晤时习近平所言,“面对风浪和挑战,两国元首作为掌舵人,应当把握好方向、驾驭住大局,让中美关系这艘大船平稳前行。”在峰会前中国外长王毅与美国国务卿的通话中,王毅提到,习近平主席和特朗普总统都是世界级领袖,长期交往、彼此尊重,这已成为中美关系最宝贵的战略资产。这一表述,将两位领导人之间的个人互动对全局关系的影响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经贸应该继续成为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而不是绊脚石和冲突点。元首外交能够促使这一“应然”变为“实然”,并推动其他领域的中美合作。一直以来,中美之间和而不同、斗而不破的定性被视为两国关系的深层次结构使然。这一判断当然不错,但是,关键时刻,关键人物之间的互动则能够成为左右局势走向的关键。我们注意到,不管两国关系如何风急浪高,领导人之间的互动依然维持高频,也从未恶语相向。如习近平在此次会晤开场时所言,两位领导人今年以来不仅有多次电话交谈还有书信往来。同样,在特朗普这边,不管对华如何升级事态,对中国领导人个人总是不吝赞美、姿态友善。
第三,中美关系的演变一直是中国发展的最大外部动因。这已为中美建交(并非巧合的是,其与中国改革开放启幕几乎同步)以来近半个世纪的事实所证实。所谓开放,实际上是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的开放。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中美关系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分量有所降低。超大规模市场、配套完整的产业体系为中国发展提供了底气。不过,必须指出的是,两国关系的行稳致远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依然非常重要,是决定中国发展外部环境的主要变量。
大国关系不可能一帆风顺。中美关系不时波谲云诡是常态。“两国国情不同,难免有一些分歧,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时而也会有摩擦,这很正常。”双赢也许不易,但双输绝不可取。作为21世纪全球两个最重要的国家,中美应该做的是寻找最大公约数,在两国有共识、能合作的领域加强交流对话、开展互利合作;在利益冲突的领域,则完善冲突乃至危机管控的机制,增强管控的力度。中美关系毕竟不同于“冷战”期间的美苏关系。“两国做伙伴、做朋友,这是历史的启示,也是现实的需要。”釜山会晤给中美两国和世界经济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完)
更多报道详见:【专题】特朗普2.0时代:影响与变局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财新传媒】所有,今日头条已获得信息网络传播权授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网友看法
1、网友沉着云朵w:
本财经资讯由财经猫网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财经猫网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