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闻按
今天(12日)上午,中国商务部就全面加强稀土出口管制作出最新回应。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这是中国政府依据法律法规,完善自身出口管制体系的正当做法。此前中方宣布新规后,恼羞成怒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威胁挥舞关税大棒,宣布从11月1日起对华加征额外100%关税,并对“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商务部今天的回应也十分明确——动辄以高额关税进行威胁,不是与中方相处的正确之道。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已导致美国股市暴跌,创下今年4月关税战开打以来的最差记录。对于特朗普这一疯狂举动,美国业界和舆论有何反应?与此同时,中方近期还在船运、无人机等领域对美方发起对等反制,“以美之道还治其身”,又如何精准打中要害?
特朗普来真的?
当地时间10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表长文,宣称将从11月1日起,在现有关税基础上,对来自中国的所有产品额外征收100%的关税,以回应中方刚刚升级的稀土管制措施。他还表示,美国将对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而在当天早些时候的另一则帖文中,特朗普形容中方此次的稀土新规“充满敌意”,美方将采取报复措施。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当地时间周五(10月10日)在白宫接受采访。
《纽约时报》10日的报道指出,目前美国对华关税已达30%,某些商品甚至更高。特朗普此举将使中国商品的进口关税提高到130%以上,标志着全球两大经济体之间的紧张局势急剧升级。今年早些时候,美方经过多轮加征关税,实施的对华关税水平已达到145%,导致两国间的大部分贸易几乎陷入停滞。随后中美两国为推进贸易谈判而达成关税休战协议,逐步降低关税至30%。美方此次再实施关税威胁,将让中美两国间此前历经多轮经贸磋商、得来不易的成果毁于一旦。
外界注意到,眼下美政府停摆带来的负面效应正不断显现,焦头烂额的特朗普最近又求诺贝尔和平奖未果。有美媒分析称,内外交困、心情极度不爽之际,特朗普此番拿中国新规发脾气,或许也是为了转移国内视线。
但一下子将威胁对华加征的关税税率提到100%,让美国舆论感到“不可思议”,这一看似疯狂的数字究竟真的会落地,还仍然只不过是特朗普惯用的谈判伎俩,成为各方争议的焦点。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新闻评论就指出,不清楚这究竟是一种谈判策略,还是来真的?评论认为这只不过是特朗普惯用的伎俩,表面上大家都谈妥了,但他会在最后关头反悔,并提出新条件。
美国问题专家 吕祥
美国问题专家吕祥在接受直新闻采访中表示:“从特朗普个人的行事风格来说,我们不要在乎他是假装的还是真实的,而是从我们国家利益和全球利益的观点出发,来执行我们的对外政策。美国下个月会不会说又要对中国加征超过100%的关税?我觉得现在不要关心这个话题,如果他这么做可以意味着两国贸易关系的中断,那么美国也必须承担两国贸易中断之后的一系列的严重后果。”
一纸加税令 美股先“崩”为敬
但最恐慌的莫过于美国市场,股市坐上“跳楼机”,三大股指齐齐迎来“黑色星期五”,道指跌幅为1.90%;标普500指数跌幅为2.71%;纳指跌幅则高达3.56%,创下今年4月美方发动本轮关税战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其中,美国科技股更是遭遇六个月来最严重的抛售。AMD、高通等芯片股领跌超过7%,英伟达跌4.89%。
彭博社分析,此次美国股市重演了半年前的“四月暴跌”行情,市场对此反应如此剧烈,直接原因是大部分投资者原本以为关税问题似乎已经尘埃落定。而美方此次对其最大进口来源国实施大幅加税,打破了这种预期,市场被迫再次紧急评估现状。
有彭博社主持人在节目中问道:“特朗普以‘虚张声势’出名,特别是在重要会晤之前。美国股市刚刚就经历了一次现实考验。这是否就是我们一直在讲的‘脱钩’真的到来了?”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玛丽·洛夫利直言,她不认为这是一次真的“脱钩”,但和同僚确实不太理解,为何市场此前的情绪那么乐观,因为说到底,美国跟许多盟友的贸易协议都还没有真正达成。市场也一直认为中美之间的谈判不会一帆风顺,不是“降低关税后就大功告成了”这么简单。此次升级的确十分突然,但并非完全出人意料。
美媒戳破特朗普“甩锅”戏码:对华百分百关税实属“无能狂怒”
直新闻注意到,尽管特朗普试图将升级关税战的“锅”甩给中国,宣称中国首先出台“史上最严稀土禁令”,但美西方主流媒体实际上看得很清楚,这纯属特朗普的“无能狂怒”,因为首先挑事的是美国政府自己。路透社就以“特朗普加剧美中贸易战,扬言加征新关税”为标题报道,指出中国最新的稀土管制措施并非专门针对华盛顿,批评特朗普反应“激烈”。路透社还点出了美国此前对中国频打“芯片牌”。《华尔街日报》的姐妹刊物《巴伦周刊》直言,在中国国庆中秋长假前,美国商务部发布了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主要针对与中国相关的贸易,中国选择在稀土领域出手,是对美国施压的回应。
中国商务部9日连发六份公告,宣布对境外稀土物项、稀土技术、稀土设备和原辅料、五种中重稀土、锂电池等实施出口管制,范围和力度显著加大。需要指出的是,这次列管的关键物项的重要特征是“少而精”。比如钬,是一种比较柔软的稀土金属,钬激光有很好的切割能力,掺钬的光纤可制作光纤激光器、光纤放大器等光通信器件。又如铥,在地壳中的含量为十万分之二,是稀土元素中含量最少的元素,其高纯度卤化物,可用于高强度放电光源。中方对这轮管控特别作出阐释,指出这几个关键物项具有明显的军民两用属性。一段时间以来,部分境外组织和个人将原产中国的稀土管制物项直接或者加工后,再转移、提供给有关组织和个人,直接或间接用于军事等敏感领域。中国加强管制,既是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的应有之义,也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必要之举。
《纽约时报》分析,这轮管控意味着中方不仅“管物项”,同时还“管技术”,今后世界各地的公司如果出口含有哪怕极少量中国生产的稀土元素的产品,都必须申请许可证。如果其中使用了中国的采矿、加工或磁体制造技术,出口同样将受到管制。香港《南华早报》重点关注到新规中特别提及,凡与外国军方有任何关联的企业都无法获得许可证,认为中方正从制度源头上防范通过第三国获取中国稀土、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的可能。
英国国家关键矿产情报中心负责人加文·穆德在接受采访中表示,中国在稀土方面掌握着绝对优势和话语权,特别是涉及到许多关键技术所需要用到的大量元素。稀土关乎数字安全、能源转型,当然还有国家安全,许多领域可能都会受到中方新规的影响,因为在今天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技术中,稀土的应用实在太广泛了。实际上,不光是稀土元素本身这么简单,同样重要的是将其加工提炼成这些技术需要的纯度。
彭博社认为,尽管中方实施的是精准管控,但反制美国对华频打“芯片牌”的意味浓厚,因为新规将进一步管控与稀土相关的整条产业链。《金融时报》援引分析人士举例称,中国本轮出口管制新规类似于美国的“外国直接产品规则”出口管制体系,这正是美国用来阻止第三国向中国出口半导体相关产品的规则。因此,中方此举可被视为对美方限制的“全面系统性回应”。
从稀土到航运 美方该醒醒了
除了出口管制措施升级之外,中方近期还充分启用“工具箱”,对美方不合理打压展开一系列精准对等反制。
紧接着稀土新规出台后,10日,中国交通运输部宣布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这也被外界视为是对美国此前公布的港口费计划的强势反击。此前美东时间4月17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领域301调查的最终措施。其中针对中国相关船舶征收港口费的措施将于10月14日正式实施。
10日当天晚些时候,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方此次最新举措答记者问时表示,美方措施是典型单边主义行为,具有明显歧视性色彩,严重损害中国企业利益。发言人强调,中方上述措施将于10月14日与美方措施同时正式实施。
对中国制造船只进港征税,是美国政府对华打压的新领域之一。今年以来,美方还曾施压韩国方面与其联手遏制中国造船业。香港《南华早报》此前的分析文章指出,随着中美贸易关系动荡在全球造船业引发连锁反应,韩国造船业或将迎来新机遇。但许多业内人士则认为,尽管中、韩、日三国是目前全球主要的航运巨头,但在造船领域,中国在效率、成本、价格和供应链整合方面具备独特竞争优势,其韧性和主导地位难以轻易被撼动。据悉,目前中国船厂的订单已经排到了将近2029年,且大部分都是长期协议。此外,韩国造船厂在迅速扩大规模以满足新需求方面也面临重重障碍,包括应对劳动力短缺问题。而美国民用船舶的建造成本几乎是中韩的3到5倍,更是缺乏国际竞争力。
有观察指出,中方最新出台的针对美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这一反制措施,将有助于让博弈天平进一步向中国倾斜。
在吕祥看来,美国国内一些政客认为这样加征费用可以限制中国船舶制造业的发展,这是痴人说梦。中国船舶制造业的优势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是无可撼动的。所以目前中方对美国船只到华的停泊加征反制性的费用,这完全是一个正当的反制。但是大家都清楚的是,中方是不希望通过这样的措施来限制相互间的贸易。
吕祥表示,美国最重要的太平洋沿岸的港口已经门可罗雀,有人说旧金山港甚至要变成“空港”,对美国来说损害也是非常大的。美方最好能够适时停止这样的错误措施,从而做到及时止损。
中方反制“工具箱”丰富 专家分析:中国正以美国之道还治其身
10月9日,中国商务部还宣布将反无人机技术公司等14家美企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理由是其与台开展所谓军事技术合作、协助外国政府打压中国企业等。此前10月8日,美商务部宣布将19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据悉,这些企业均与电子元器件分销及无人机贸易有关。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玛丽·洛夫利认为中国在用实际行动证明如何应对美国关税。
“我们对停靠美国的中国船舶收费,现在中国也开始对美国船只收费了。我们有出口管制,中方也有出口管制。我们有关税,中方也有关税,我们把一些中方企业列入了‘实体清单’,中方也反过来这么做。我认为,中国已经学会了怎么玩这套‘游戏’。我们美国还没有做好准备。我们在许多领域仍然依赖中国。”玛丽·洛夫利说。
吕祥认为,综合近期一系列举措来看,中方正以美国之道还治其身,且直指要害。
“我们看到4月份以来,中美就经贸问题两国高层官员进行了4轮的磋商,但是现在应该说是更关键的一个磋商期。在这个时候美方的言论里面表露出来的是,美方不肯在一系列重要问题上做出任何让步。在这个情况下,中方不得不出台一系列的反制措施,我们可以理解为中国政府正在构筑起一个积极防御的态势,也是对美方进一步伤害性行为的一个警告。”
作者丨狄竞
排版丨盘思仪
编辑丨王思婳
审校丨李怡
监制丨王磊
网友看法
1、网友我们扬帆远航:
本财经资讯由财经猫网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财经猫网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