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猫网

欧盟为何拒绝美方对华加税提议

来源:北大王勇教授 时间:2025-09-16 00:53 阅读

中方对美国的制裁果断发起反制,另一边,欧盟也终于做出了选择,拒绝跟随特朗普采取对华加税策略。那么,此次中方的举动传递出怎样的信息?欧盟为何拒绝美方对华加税的提议?

9月14日至17日,中美在西班牙举行新一轮经贸会谈,本应是双方探讨合作、减少摩擦的重要契机,但就在会谈前,美国又一次出手制裁中国企业,将23家中国实体列入所谓“实体清单”。这种举动释放的信号非常明确,美国希望通过增加压力来掌控谈判节奏,争取更多筹码。

分析来看,美国商务部的最新制裁,把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等高科技领域的中国企业锁定为目标,这并不意外。过去几年,美国几乎所有针对中国的限制措施都集中在这些产业链上。美方一边高喊所谓的“国家安全”,一边不断人为干扰正常的市场秩序,其真实意图是维护自身的技术霸权。

中国商务部在回应时指出,美国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出口管制,打压中国企业的合法经营,这种做法严重扰乱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的稳定。反制的两项调查直指美国芯片产品的倾销与歧视性措施,等于在同一领域对美还以颜色。

过去,美国习惯在谈判前抛出额外的限制措施,迫使中方在谈判桌上让步,但这一次,中国没有接受这种设定,而是把对话的前提放在了平等和互惠的基础上。如果美方继续一边制裁、一边谈判,那么会谈很难有建设性成果。新华社的评论就指出,真正推动谈判达成共识,需要双方共同努力,而不是单方面不断制造障碍。对中国来说,坚决维护自身权益不是阻碍合作,而是让合作建立在更公平的基础之上。

眼见施压未果,美国还试图把压力扩大到全球范围,要求盟友配合,尤其是欧盟。近日,特朗普要求欧盟对中国和印度征收高达100%的惩罚性关税,理由是两国继续购买俄罗斯能源。按照美国的逻辑,如果盟友也加入,就能对中印形成合围,从而增加对俄罗斯的制裁效果。

不过,欧盟的反应非常谨慎。德国《商报》披露,欧洲普遍拒绝了特朗普的提议,因为对中国和印度征收关税,将直接损害欧洲自身利益。布鲁塞尔正在推动与印度的自由贸易协定,和中国的经济联系更是深厚。汽车、机械、电子、绿色技术,这些欧洲关键产业都依赖中国市场和供应链。如果真的跟随美国对华加征100%关税,不仅物价会翻倍,通胀会进一步恶化,欧洲出口产业也会遭遇中印反制。这显然是得不偿失的。

欧盟的表态非常明确:他们愿意继续加大对俄制裁,但不会牺牲与中印的贸易关系。这背后既有经济考量,也有政治现实。欧盟内部对俄罗斯能源依赖程度差异很大,匈牙利和斯洛伐克仍在大量使用俄气,法国和比利时更是俄罗斯液化天然气的重要买家,要达成一致制裁难度极高。加上欧盟决策必须27国一致同意,特朗普的提议几乎不可能落地。

不难看出,这场博弈的一个核心点是,欧洲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在中美问题上一边倒。欧盟的对外关系建立在世贸规则和自身利益基础上,他们清楚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是不可替代的市场。对中国征收100%关税意味着撕毁长期合作,也会触发中方的反制。相比之下,欧洲更倾向于通过温和的工具,比如反补贴关税或新的反制裁规避机制,来保持压力的同时避免全面对抗。换句话说,特朗普想推动的极端方案,并没有得到欧洲真正响应。

中方对美反制与欧盟的拒绝,正好形成了一个对比。中国面对美国的制裁,选择快速出手,明确维护自身权益;欧盟面对美国的要求,则选择拒绝,避免伤害自身利益。这两种反应说明,美国想单方面主导全球规则的愿望,正在遭遇越来越多的抵触。

历史经验已经证明,任何缺乏国际法依据的单边制裁都难以长期奏效。中国外交部一再强调,中方坚决反对没有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非法制裁,并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从能源合作到科技产业链,中国有足够的韧性来应对冲击。

未来几天,中美在西班牙的会谈能否取得进展,还要看美方是否愿意回到合作的轨道。中方已经展现出沟通的诚意,同时也亮出了维护权益的决心。无论是在农业、科技还是能源问题上,事实都表明,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而欧盟的选择,也提醒美国:单边主义的道路走不通,真正的多边合作才是出路。

网友看法

1、网友浩观天下:中美博弈恰似棋手过招,欧盟拒绝"跟牌"尽显战略清醒。中国以反制为盾,以合作为剑,彰显"斗而不破"智慧。多极化浪潮奔涌,愿以北斗指引航向,共绘全球治理新图景!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