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完整把一盒月饼吃完过吗?
若最近打开社交媒体,大概率会看到“月饼难吃”的词条占据热搜高位,评论区满是吐槽:
“五仁月饼圆润离开地球”“嫦娥你自己尝尝好吃吗?”“求青红丝消失教程”。
有调研数据直白指出,仅23%的消费者会主动食用月饼,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月饼难吃。
明明是中秋标配美食,如今为何成了让人避之不及的“甜蜜负担”?别看现在月饼人人嫌弃,往前推几十年,它可是实打实的节日美味。
上世纪80年代,票证经济尚未完全退出生活。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85年全国人均年食糖消费量仅6公斤左右,面粉、食用油均需凭粮票购买,餐桌上的甜味堪称奢侈品。
对当时的家庭而言,只有中秋这样一年一次的重要日子,才舍得用糖、油这类紧俏物资制作食物。也正因如此,月饼注定是高油高糖的。这份甜蜜不仅是其独特美味的来源,更直白彰显它的珍贵——只有足够稀缺,才能成就这份专属中秋的仪式感。
改革开放后,中国食品工业爆发式增长,月饼原料早已不短缺。2023年,全国人均年食糖消费量已超过11公斤,甜味从奢侈享受变为日常选择;生产力提升更让月饼走向日常化。
中国数据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月饼年产量超过30万吨。
如今不仅中秋能买,全年都能吃到;肉月饼、冰淇淋月饼等日常款的出现,更让它彻底脱离中秋专属属性,成了随手可买的普通食物。
但随之而来的,是月饼核心定位的崩塌。过去,它是节日里才有的高油高糖珍馐,既有团圆的象征意义,又有难得一吃的珍稀价值。
现在,稀缺感没了,珍馐的光环也没了,只剩“节日仪式性食物”这一个定位。
尽管作为礼品的月饼仍是中秋送礼的人情载体,礼盒价格从百元到数千元不等,但作为食物的它,已不得不滑向普通零食赛道,和蛋黄酥、老婆饼等糕点同台竞争。
可问题在于,面对“普通零食”的身份,月饼没能接住。
过去,人们评判月饼的标准是节日意义——只要它是团圆的象征、是不常见的珍馐,就是合格的。
现在,消费者已将它视作零食,自然会用零食的标准要求它:要好吃、健康、轻便。但这些,恰恰是传统月饼的短板。
以经典的双黄莲蓉月饼为例,每100克热量约429千卡、糖48.6克、碳水化合物47.6克、脂肪21.5克,相当于3碗米饭的热量、1.3罐可乐的含糖量、32片薯片的脂肪含量,是妥妥的高糖、高油、高脂肪食品,与人们普遍追求的低糖、低油、轻负担饮食完全相悖。
再看口味,传统五仁、豆沙让年轻人觉得“老气”;为迎合市场推出的创新口味,又显得“四不像”——小龙虾月饼没了海鲜的鲜美,龙井月饼丢了茶叶的清爽,既没留住老食客,也没打动年轻食客。
口感上更显尴尬:月饼饼皮厚实,内馅多为绵密或带颗粒感的质地,整体口感过于扎实,吃半块就饱了,完全没有饼干、坚果那样“随手吃一口”的轻便感。
更关键的是,作为节日礼物,月饼也已难称合格。出于对仪式感的追求,市面上的月饼礼盒多存在过度包装问题——多层纸盒嵌套,搭配精致餐盒,甚至附赠装饰品;可拆开包装,里面仍是那块高糖高油的普通糕点。
更糟的是,收礼的人大多不是主动想吃,且礼盒口味固定,难免夹杂不爱吃的种类。本就没有期待,再加上高油高糖的缺点,“难吃”的印象自然被无限放大。
说到底,月饼被吐槽难吃的背后,是一场定位错配。当稀缺的光环退去,没接入新定位的月饼,卡在“仪式感载体”和“普通零食”之间进退两难,最终成了尴尬的“节日气氛组”。
但转机也在冒头:2024年,低糖月饼销量同比增长60%,迷你月饼、流心月饼成为年轻人的新宠。这说明,大家不是不爱月饼,只是不爱又甜又油还噎人的月饼。
若有一块好吃又健康的月饼摆在面前,大概率没人会拒绝在中秋佳节,和亲朋好友共享这份美味。
#热点##中秋庆团圆##月饼##美食##科普##涨知识#
网友看法
1、网友活泼海燕C3q:记得小时候,到了中秋节,妈妈会打开提前一天买好的月饼,一盒四块,分给我和两个姐姐一人一块,妈妈自己留一块。我的月饼几口就吃完了,那时候的月饼馅里面有青红丝,冰糖,很简单。但是:那简直是人间美味,好吃的不得了,我自己的吃完了,就盯着二姐手里的月饼,二姐非常疼我,她见我的吃完了,就把自己的月饼掰了一半给我,现在想起来还感觉意犹未尽。 后来参加工作了,到了城里,到了中秋节,街上有卖好多种月饼,有五仁的,有枣泥的,有蛋黄的,有莲蓉的,我一次就买了十斤月饼,回到家妈妈见了,高兴的把家里人都叫过来,把月饼一一打开,一家人围在一起品尝月饼,大姐说,这个枣泥的好吃,二姐说,还是蛋黄的好吃,老爸说,什么馅的都好吃。那时候,吃月饼是一种享受。 现在的月饼,品种五花八门,越来越精致,可是,越来越没人吃,到底是为什么?现在我们的生活好了,人们都富裕了,想吃什么有什么,过去三高老年人才有,现在的三高年轻化了,所以现在的人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那些高糖高油的食品就敬而远之了。
2、网友山高人为峰143964728:不是月饼不好吃,是生活水平提高,质量、花样、品种、口味的要求更高了。
3、网友快乐农庄生态农场:说的非常对,现在做月饼一定要把健康放到第一位,无蔗糖低油。我做的桑叶面桑椹七仁月饼十仁月饼主编可以尝尝,无蔗糖不用添加剂防腐剂,石磨桑叶面、各种坚果、无抗鸡蛋、非转基因大豆油,纯手工制作,卖的非常好,已经做十年了,回头客超多。很多不吃月饼的朋友都成了我的忠实客户。
4、网友安逸饭团mU:月饼的制作必须与时俱进,否则就很少有人吃!主因就是高糖高油的让人敬而远之!再不改进,可以预测明年的月饼就更少有人买了!
5、网友天时利gg:一般有点品牌的月饼不难吃,主要月饼不健康添加剂太多,很多人现在注重健康不吃垃圾食品或小吃了。。。
6、网友奔奔姐历害:以前的月饼是国营食品厂生产,后来的月饼种类繁多,花样繁多,什么人也生产,质量也不能保证,不只是月饼,现在的食品,无论什么东西还是少吃为佳
7、网友高冷雪碧ai:不是月饼难吃,是商家乱添加,乱改造,巧捣鼓。味变了,小胆的不敢吃了。
8、网友彭城:真正中秋节月饼中国唯一的只有湖北省武穴市的最好吃,武穴市月饼只有武穴市本地生产,是地方特色食品,一种名叫《发饼》,是类似于俄罗斯面包的发面烘烤的饼,甜而不腻,大小两种,发饼上撒布白芝麻。还有一种名叫《感酥饼》和面包的芝麻粉和冰糖筹烘烤而成的,面上有黑芝麻,比市场上的申式月饼好吃多了。 这是武穴市独家生产的月饼。
9、网友清爽叶子HX:做月饼的人,要先吃一下。今天吃了个月饼,卡在口中转不过来,(莲蓉的),太沾了。萌生了个新月饼设计,中间一层用吃起来容易掉渣的芝麻饼,加一层(炒熟豆子磨粉)豆沙,含五仁,红砂糖,冰糖,陈皮。这两层叠一起,外再用面粉皮包起来,压形,再烤,这种月饼,不用防腐剂,吃起来不沾口内,也不会掉渣,也不用太多油,也很香……… 现在因为不好吃,而卖不动!!!
10、网友十二生肖007:不是消费者不吃月饼,而是狗都不吃,科技把商家玩死了,商家把自己玩死了。
11、网友凡人92900101:现在的月饼只能吃个把是个意思,真不能多吃,去年吃多了点导致好几个月时间鼻孔干结非常难受,连现在的月饼都用上了科技狠活[流泪]
12、网友人生如茶:同样的产品,中秋节前月饼售价是平时的八九倍还高,俗话说十五月亮十六圆,十五的月饼卖个数,十六的月饼卖斤数,消费者学聪明了,按需所购,不再存量,而且精致包装盒胜过月饼价值若干倍,有多少消费者再去做贡献。
13、网友健康波顿5X9:大厂家的月饼都是提前半年就好啦,在冷库内冷藏,在中秋节前包装上市。[笑哭][笑哭][笑哭][笑哭]
14、网友街拍使我快乐:我记得小时候,每到过中秋,当天晚上,父母会准备一小袋月饼,没啥包装,就一个塑料袋,每个人分一半吃。那滋味,别说有多好吃了,到现在还记忆犹新[作揖][作揖](70后)
15、网友人到中年有话说:女儿学校发了月饼,包装高大上,美轮美奂。但月饼难吃的要死,尤其是莲蓉馅的,甜腻恐惧,不如煮的土豆,让人感觉欺骗。食品还是传统味好,健康合口,好喜欢过去豆沙,五仁月饼。
16、网友凌博零:吃来吃去还是早市上的手工月饼好吃过不贵,真材实料
17、网友Tyh云卷云舒:单位发的月饼二百多一盒全送丈母娘
18、网友真诚风铃Ch://@真诚风铃Ch:不是月饼做得不好吃,是国人吃得多了吃得好了,口味越来越刁,从正月十五的元宵到五月五的粽子芝麻六绿豆糕及八月的月饼都成为节日的象征,真正品尝的还有几个人?再加之快节奏的工作生活,快速交通运输,一个小长假一天来去几千里何来思乡思亲之情?唉!别怪传统的节日特色食品不好吃,是时代在变,变得更加美好了。[赞][赞][赞]
19、网友有道噴君:网上有视频,现在的月饼蚂蚁老鼠都不吃,放一年都坏不了
20、网友铅笔xin:主要是难吃死了,工业调料有毒月饼
本财经资讯由财经猫网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财经猫网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