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猫

新冠近期有所增加 专家建议

来源:上观新闻 时间:2025-05-17 10:08 阅读

知名歌星陈奕迅近日因染上新冠紧急延期演唱会,引发公众对新冠发病的担忧。来自中国疾控中心8日发布的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显示,在3月31日至5月4日的监测期内,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的新冠阳性率出现了增长,从7.5%升至16.2%;住院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的新冠阳性率由3.3%提高到了6.3%。

流感发病减少、新冠发病增加,有关专家在接受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采访时提出:目前从发热门诊看来,绝大多数为轻症患者,市民以“常态化心态”做“常态化准备”即可。

近期新冠病例确有上升

“趋势与我们之前预料的一样,每隔半年至一年,人群抗体水平渐渐下降甚至消失,新冠就会再抬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教授说。以中山医院发热门诊为例,每日80余例患者中,三分之一左右是新冠患者。三月流感高峰之后,新冠发病渐渐“爬”了上来。

同样地,在上海另一家三级甲等医院,院感办负责人说,近期日均发热门诊就诊人数约40人,其中新冠阳性比例呈现缓慢爬坡、螺旋上升趋势。近一周内,前往发热门诊就诊的患者中,新冠比例接近40%,而最高峰则出现在此前3月至4月间,最高曾达到50%。

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呼吸科主任殷勇同样证实了近期的新冠情况。“今天一天的门诊里就接诊了两名新冠感染的患儿。”他介绍,儿童的症状以发热、咳嗽、咽痛为主,低热、高热都有,但大多数为超过39摄氏度的高热患儿。“大部分孩子新冠,都是家长传染或者在幼儿园、学校感染,因此,建议感染后仍应做好居家隔离。家庭成员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肌肉酸痛后,可先行自我隔离,借助网购平台的上门核酸检测自测新冠抗原,了解是否感染,避免传染给家中老人、孩子等重点人群;在幼儿园、学校就读的学生如出现发热、咳嗽,也建议居家休息,切断传染源很重要。”

大部分患者以轻症为主

目前看来,这一波新冠低水平小高峰,没有特别集中的变异株,也没有人群大暴发,大部分患者属于轻症,以喉咙痛、咳嗽、流涕为主,不一定有发热,有的患者不测病毒可能并不知道自己已“中招”。少部分患者免疫力低下(如淋巴瘤等),会发展成肺炎等,需要入院进一步治疗。

殷勇说,“近期大部分新冠感染患儿都呈轻症,引起肺炎、高热惊厥者还是少数。好好休息,可口服一些中成药,如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蒲地蓝等,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止咳、化痰、退热等对症治疗即可。”他特别提醒,大部分患儿的发热症状集中在感染后前3天,部分患儿在退热后,咳嗽会逐渐增多,因此如果高热不退、发热时间长或引起惊厥、咳嗽引起气急、气喘等,需尽快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胡必杰还告诉记者,一个多月前自己也中招了,喉咙疼伴轻度咳嗽没有发烧,服用小分子抗病毒药物,半天以后症状就明显改善,两天后顺利转阴。他建议市民:轻症患者对症治疗即可,糖尿病等慢性病群体、老人群体等可服用小分子抗病毒药物,以减少病毒对其他器官带来的损伤。

不提倡刻意严格戴口罩

记者了解到,目前上海24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三级医院发热门诊均常规储备小分子抗病毒药物,同时提供核酸检测服务。核酸试剂盒有6项、12项甚至20项呼吸道疾病筛查选择,“从专业角度来看,我们最好能开发普及20-30项病毒筛查的试剂盒,费用控制在200元以内,以此实现性价比最高的快速筛查,及时诊断。”胡必杰说。

也有专家建议:市民如果发热超过38摄氏度、超过3天且体温没有下降趋势,应及时到发热门诊就诊。在医疗机构,目前的新冠病毒检测手段依然是核酸和抗原检测,市民家中之前购入储备的过期抗原可能导致结果失真,不推荐使用。

胡必杰同时补充,普通人群日常生活中不提倡刻意地严格佩戴口罩,适当接触低浓度病毒,“就像打疫苗一样”可以产生部分抗体。如果出现感染症状,应该及时筛查,新冠、流感、人偏肺病毒等染病症状虽然相似,但治疗手段完全不一样,有的放矢精准施治,可以帮助更快恢复身体健康。

原标题:《新冠近期有所增加,专家建议“常态化心态常态化准备”》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顾泳 黄杨子

网友看法

1、网友快乐的帆船Ev:应该戴好口罩,以免被传染了病毒

2、网友3分钟冷眼观世:想想那几年怎么过来的,就知道该怎么做

3、网友快乐的帆船Ev:病毒的毒性大小与传染性没有关系,但是被传染后每个人的症状是不同的,后果也是不同的……总之一句话,能防控好不被感染是上策。因此,不要怕麻烦,戴好口罩。

4、网友禅悟人生:转发了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