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猫

媒体:各级官员还要那么害怕舆情吗

来源:上观新闻 时间:2024-11-22 06:03 阅读

在公众密切关注之下,央视记者采访燕郊爆炸现场遇阻一事,有了后续进展。先是中国记协在事发当夜发声强调“正当采访是记者的权利”,随后事发地三河市以事故指挥部名义发文致歉。昨天,河北省委专题会又特别强调,“要自觉接受舆论监督,健全与媒体沟通联系机制,支持和保障媒体记者正当采访”。

至此,这起有些节外生枝的风波,大致告一段落。但由此衍生的问题,却值得进一步思考。业内普遍认为,此次事件尽管观感夸张,却绝不算新鲜。这些年,媒体记者采访突发事件受阻挠甚至被暴力对待的情形屡见不鲜。如果根子上的问题不解决,类似的事件,恐怕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不能为了控制舆情,简单粗暴阻挠媒体记者正常履职。”这是中国记协声明的结尾。此话一语中的。突发事件、危机事件发生后,如何处理与媒体监督的关系,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过去不乏开诚布公坦然应对的成功案例,也有“防火防盗防记者”的奇谈怪论。如今,越来越多地方处理类似情况时,挥之不去一个词——“舆情”。

“舆情”本来是个中性词,舆论的注意力集中、声势浩大,可能是杂音,可能有谬论,也可能有好声音,具体问题还待具体分析。但相当一段时间以来,在相当一部分干部眼里,“舆情”是一个负面的词,是一个坏东西,甚至是坏得不能再坏的东西。

有媒体曾总结,一些官员似乎患了“舆情恐惧症”。有的地方将“出不出舆情”视作评价官员政绩的重要标准。有的地方出事后有了舆情,率先被问责的是负责“舆论管控”的干部。自然,这样的地方为了避免舆情,要采取种种手段,包括尽可能地将公共事件的知晓范围降至最低。

对记者的正常采访横加阻拦,正是出于此道。但事实往往表明,越是要消灭舆情,越是消灭不了舆情,甚至产生次生舆情。此番燕郊事件,又提供了一个佐证。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舆论场上众说纷纭,今天的社交媒体更已发达至极,公共事件只要稍能引起一些共鸣共情,迅即就会有指数级的传播。有值得关注的事情,到舆论场上就会有“舆情”,这几乎是一条铁律。很多时候,舆情的出现既是预料之中的,也是无可回避的。

前面提过,舆情本身有好有坏,简单视作坏东西,并不科学。而若指望舆情瞬间消失,甚至最好从未存在,更是不切实际的。套用曾经流行的句式:你想或不想、愿或不愿,舆情就在那里。

既然躲不过去,大大方方面对、有的放矢引导,才是正确的解决之道。进一步说,在舆情下解决问题、推进工作,越来越应当成为各级官员的一种习惯。

形成这样的习惯,无疑要靠干部自身的觉悟,靠不断提升的媒介素养——绝大多数时候,新闻媒体、公众舆论同政府部门的方向是一致的,关注和发声都是为了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在社会治理大格局中理应被视作共同体,而不是“搅局者”,更不是“洪水猛兽”。

直面媒介、善用媒介,也是互联网时代干部的基本素养。类似公共事件发生后,涉事部门和有关官员应第一时间直面公众、解疑释惑,更应当成为一条原则。对此,党中央、国务院早有明文规定。

但更重要的是,敢于直面舆情、大胆发声的干部,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给予支撑、给予包容。多年前的数起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经历一再表明,事发后的“新闻发布”效果好不好,仅有一个能说会道的新闻发言人是远远不够的,还得有强有力的“后台支撑”,即内部通畅的信息支持、迅捷的事件处置能力。

同样重要的,还有其背后政治性的生态——坦然面对舆情、善于引导舆论的官员,是否得到了足够的鼓励?万一不小心说错话,是否能得到必要的包容,而不是让人觉得“多说多错”“不说不错”,并让守口如瓶成为一个“理性选择”?

“控制舆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各地各部门来说,有一点是有必要反复重申的:舆情应对有力的干部,当然要加分;而出事之后出现舆情,在追问“为何有舆情”之前,是不是应该先问问“为何出了事”?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来源:作者:朱珉迕

网友看法

1、网友努力工作的底层人:所有声明都是,深感歉意,下次改正,都看烦了

2、网友Shenandoah20:把该干的事干好,而不是事没干好去拼命控制别人的议论。

3、网友亲切海浪eb:写的非常好[赞]中国需要越来越多有责任感,不畏权势,敢于为民请命的媒体,这样才能推动我们国家各级政府始终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和理念!不致因为某些人乱来使道路走偏

4、网友十字路口行动:等这个新闻标题很多年了,终于来了。

5、网友身在世间心已惘然:舆情本来就是双刃剑,能促进,也能被带节奏,谁敢说不怕?被舆论带出的悲剧也不少吧这些年,客观事实还好,断章取义也很多,辩证的看为好。

6、网友沙陀将军:出了问题怪基层,是谁下命令不让采访的,基层会自作主张?给他十个胆都不敢,下命令的人躲在后面,一起谴责基层,真是可笑

7、网友是不是不适合发言:追责追怕了

8、网友硕哥:要自觉接受舆论监督,健全与媒体沟通联系机制,支持和保障媒体记者正当采访。都这年代了河北这么大的一个省还在健全与媒体的沟通联系机制???

9、网友金牌吕布先生:是不是搞反了

10、网友黄金罗盘11:一起问不就得了

11、网友克制的平头哥:舆情应急预案是最快、效率最高的预案![加油][赞]

12、网友sky:每一天分分秒秒每一个工作人员履职尽责,真的做到安全第一就不会担心什么

13、网友姜山如划:应该给媒体团队配备警员

14、网友用户5371355861740:非常害怕

15、网友蛋挞妹妹XITD:官方固然有错,但期待新闻媒体监管制度有效改善,建议媒体监管部门:1.对媒体人资质严格政审把关;2.定期曝光或公告各媒体发布的新闻,是否一味发布负面新闻混淆视听,以此来带动普遍负面情绪;3.重奖对推动社会正能量贡献较大的媒体,正本清源

16、网友旭彤:现在都是花钱压事,除了舆情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想法消除舆情,这能解决问题吗?

17、网友幸运柑桔r:官员不必理会舆论。该上班上班,该下班下班,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该享受享受。

18、网友天之道补补不足而损有:追责追怕了,除了政府监管,最主要企业和百姓也要依法行事,政府官员要管,企业和百姓也要管

19、网友正直明月vuF:我非常认可文章论述观点。但用在燕郊这件事上不合适,毕竟生命安全第一,采访权不能凌驾于生命权之上。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20、网友淘大盛:新闻应该客观公正。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