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在今日头条独家发布,谢绝转载
一顿饭30个鸡蛋,一天两箱饮料,逛次超市上千元——重庆龚玲军的家,成了中国最热闹的暑假营地。
据重庆广电第1眼新闻7月7日报道,随着大巴车在重庆街头停下,龚玲军家门口瞬间涌进一群孩子:16个外甥、2个重外甥,加上自家2个娃,21人的“暑期军团正式集结。
这是连续第五年的亲情约定。江西籍的龚玲军在重庆经营面包店,因3个姐姐和1个妹妹的16个子女年年寒暑假“驻扎”他家,被网友封为“宇宙舅舅”。《家有儿女》PLUS版的生活,就此拉开序幕。
“食堂级”运转:一顿饭50斤小龙虾,日清16斤大米
厨房是龚家的“战场中心”。清晨5点,龚玲军和妻子已开始备餐:
主食:每天消耗8斤大米,若吃面条需煮400个饺子垫底;
蛋白质:五六斤猪肉是基础配置,一顿饭消耗30个鸡蛋,遇上小龙虾盛宴则需50斤起购;
饮料:24瓶装饮料一天清空两箱,垃圾桶每日倒三次。
“打饭打出了食堂感觉!”龚玲军举着饭勺笑言。逛一次超市账单轻松破千,冰箱永远处于“饥饿状态”。
2022年暑假的55天里,这支“吃货军团”创下6万元消费纪录,连寒假短短相聚也要花费2-3万。今年队伍扩编至21人,龚玲军提前囤了半头猪和十几斤水果严阵以待。
甜蜜的负担:点名防走丢,地铺连成“通铺营”
管理这支“童子军”堪比军训:
住宿:床铺远不够用,客厅地垫拼成大通铺,最小的3岁孩子睡床,12岁以上自动加入“地铺联盟”;
安全:每次出门必点名,“昨天吃饭漏数两人,原来在床上睡懒觉!”龚玲军定制了防走失手环给幼童;
日程:夫妻俩清晨5点备餐至凌晨2点,6小时炖煮六菜一汤,日开销700-1000元。
最壮观的是集体出行——三辆包车才能装下全家人吃早餐。有次买雪糕,12人吃掉162元,加上烧烤饮料,500元宵夜瞬间蒸发。
五年成长影像:从面包店学徒到亲情纪录片
这段始于2019年的“暑期传统”,是由外甥们每年暑假到舅舅的面包店帮忙而逐渐形成的。当时,龚玲军看到孩子们在店里认真揉面团、快乐嬉闹的场景,便用手机拍摄下来并上传至网络平台分享。意外的是,这些温馨日常迅速吸引了大量观众,累计点击量突破千万,成功打造出一部深受喜爱的“亲情连续剧”。
翻看五年影像,变化悄然发生:
曾踮脚够柜台的小不点,如今能独立烘焙蛋糕;
害羞躲镜头的女孩,今年策划了家庭烧烤派对;
25岁的大外甥和舅舅只差12岁,处成兄弟。
“钱买不到这种幸福感。”龚玲军展示手机里上千张照片。有张合影里,孩子们举着“舅妈最好”的贺卡——那是他们用零花钱买礼物后手绘的谢卡。
亲情经济学:6万账单背后的传承密码
面对“自讨苦吃”的质疑,龚玲军算的是另一笔账:
“小时候家里穷,兄弟姐妹互相喂饭长大。现在条件好了,怕下一代变陌生人。”
他一直坚持照顾失去父母的外甥,视如己出,这份坚持深深感染了整个家族。妻子把外甥当作亲生孩子一样疼爱,即使再累也总是笑盈盈地面对,从不抱怨;孩子们主动承包了洗碗和拖地的任务,还通过游戏来决定家务分工,让家庭生活充满欢声笑语;姐姐妹妹们在返乡时总会捎来家乡的土产,这不仅减轻了日常采购的压力,还带来了浓浓的亲情关怀。
有年生日,外甥们凑钱给他买了一部崭新的手机,舅妈也获赠了一条精美的丝巾,表达了对他们的感激之情。这种双向奔赴的亲情,让那笔6万元的债务账单不再冰冷,而是充满了家的温暖和力量。
阿喆锐评:在“断亲潮”中逆流而上的亲情方舟
当“年青一代断亲”成为社会议题,龚玲军用21副碗筷给出了回应。这艘满载喧闹与温情的方舟,承载的不仅是8斤米、6斤肉,更是对抗情感疏离的家族韧性。
有网友质疑“费钱费力”,但真正珍贵的是舅舅那句朴实话语:“等他们结婚了,想来都来不了。” 那些挤在地铺上聊天的夜晚、为抢鸡腿打架又和好的瞬间,早已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亲情的根系。
当代家庭正经历“原子化”撕裂,而龚家的暑期营地证明:亲情不是精致的仪式,而是愿意为你多炒一盘菜的烟火气。这份热闹终会随孩子长大而消散,但二十年后,当独生子女面对人生风雨时,这些曾同吃同住的表兄妹,或许就是最坚实的后盾。
血缘本是天意,亲密度却需人为。所谓传承,不过是一张地铺容下整个童年,一桌粗茶淡饭喂大血脉相连的温情。
网友看法
1、网友风里朗动:世道不同了,亲情分外珍贵。
2、网友魔法火热的岩石:宇宙舅舅[赞][赞][赞][赞][赞][赞]
3、网友单纯钢琴mE:怕下一代变陌生人,的确如此。
4、网友起的旗:转发了
本财经资讯由财经猫网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财经猫网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