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苦放假调休久矣!就像过去的“五一”,人们是骂了又骂。
为何调休政策频遭吐槽,却依然我行我素?
为何现在的年轻人都那么讨厌调休?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为何很多人都讨厌调休
“五一”假期之所以被骂上热搜,“小长假”之所以被多数网友吐槽和诟病,就是因为,表面看起来好像是假期时间变长了,实际上却是借用前后两周的“双休日”。
这种“东挪西借”拼凑出的“小长假”,大家心里并不接受。而且今年的“端午节”、“国庆节”和“中秋节”,跟“五一”节一样,也是拼凑出来的。
这样调休之后,原有的假期都成了“一变三”“三变七”的魔术。所以,这种调休,并不是打工人心甘情愿的。
网图
有网友吐槽:“放不起就别放!”“让调休滚出节假日!”甚至还有网友气愤地说,“究竟是谁搞出了这个调休?我要问候你祖宗十八代!”
其实,大多数打工人讨厌调休,主要是因为“小长假”前后的一周,一般都要连续上班六七天。如果是单休日的企业,可能要连续上班八九天。
这样调休后的工作时间,让大家平白无故地损失了若干个周末。不仅打乱了大家的周末计划,而且会让人感觉,周末还没有休息好,又要开启新一周的工作。
小张在一家公司的工程部工作。他原本打算利用周末去相亲。可是,因为“五一小长假”之后的一周是调休,只有一天休息日,原来的相亲计划只好泡汤了。
小张当年30岁,未婚,跟父母住在一起。工作时间是朝九晚六,晚上经常要加班。
那晚临睡前,小张问妈妈:“老妈,你们当年30岁时,是不是觉得工作很多,感到很烦恼呢?你们是否也是每次放假后,第二周再调休呢?”
张妈妈当年在国企上班。她听了儿子的话,叹了口气说:“我们那时都是六天工作制,假期也不多,哪里有调休?再说工作有什么难的?哪里像你们现在这样经常加班?”
网图
听到此话,小张只能感慨,没有生在老妈那个幸福时代。同是打工人,为何差距这么大呢?
虽然小张的公司不能跟老妈当年的国企相比,但是已经好过全国70%以上的公司,因为他们公司至少实行了双休。
而双休对大多数企业的打工人来说,就像短视频平台上那些帅气的小哥哥和性感的小姐姐,看得见、摸不着!
据统计,国内只有22%左右的公司,实行了双休日,而且这些公司大都是一线大城市。而78%左右的企业,都实行的单休,或是大小休。
其实,双休也并非普遍现象,更不是新中国一成立就有的,而是从1995年才开始实行的。
我国“双休日”的由来
现在的年轻人或许不知道,双休日并非由来已久,而是从1995年5月1日起,才开始实行的五天工作制。
网图
当时国务院的消息一公布,就意味着中国已经告别了历史。有人说:“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还有人说:“中国的老百姓太幸福了!”看来,中国的老百姓很容易满足呀!
网图
为何人们会认为双休日是“幸福无比”的事情呢?因为从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到改革开放后的1994年2月以前,都是实行每周六天工作制,而且没有“小长假”一说。
全年的各种节日,包括“元旦”、“春节”、“五一”、“国庆节”等,加起来只有7天,全年的休息日也不过59天。
1987年底,有关部门的领导去国外考察时,发现许多欧美国家都实行了五天工作制。而且人们的幸福指数较高,工作效率也挺高。
于是,这位领导回国后,跟上级领导汇报了这一情况。通过几年的调查研究,这些部门的领导发现,我们国家虽然实行了六天工作制,但是存在效率低下、人浮于事的情况。
而且一到星期天,大家都用来探亲访友、买菜做饭、看病带娃等,休息日比工作日还要忙,被人调侃为“战斗的星期日”。
这样的休息日,反而影响了星期一的工作效率。
于是,这位领导认为,我们国家也可以借鉴国外的工作制度,并提出了实行五天工作制的建议。
网图
但是,任何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个“双休日”的建议,也没有一步到位,而是在1994年2月3日,我国开始试行了"隔一周五天工作制"。
即每个月的单周是双休,双周是单休。当时,人们都管“双休日”叫“大礼拜”,管“单休日”叫“小礼拜”。
今年52岁的何女士一直记得,当年她刚上班不久,正好赶上了这仅有一年的"隔一周五天工作制"。
当时一放“大礼拜”,何女士所在科室的同事们,就跟过年似的开心。一些人早早就开始计划,周六跟亲朋好友去哪里玩儿,周日做什么好吃的。
还有的人在这两天计划看什么电影,八小时之外去夜大学习哪一门功课,如何提升自己的知识技能等等。
网图
一年之后,也就是1995年3月25日,国务院正式出台了《企业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即从当年5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双休日。
此后,我国的劳动者,从原来每人每年的公休日,加上节日放假的59天,增加到104天。
网图
当年,一些企事业单位正式实施双休日后,许多人都庆幸自己赶上了好时代,认为国家政策是越来越好了,给老百姓的福利越来越多了。
更令大家开心的是,国家不仅出台了双休政策,后来还出台了“五一黄金周”和“国庆黄金周”的政策。
为何会想到要设立“黄金周”呢?原来,在1999年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之后,我们国家急需提振低迷的消费市场。
那么,如何让民众可以有时间去消费呢?就是给他们更多的假期。
当年为了尽快落实和实施这项政策,国家还为此专门设置了一个负责制定调休规则的部门,那就是“全国假日旅游办”。
后来设置的“五一劳动节”和“国庆节”这两个“黄金周”,都是七天。不仅刺激和活跃了消费市场,更是带动了旅游业的迅猛发展。
网图
就在2007年12月,国务院又出台了新的放假条例,增加了“清明”、“端午”和“中秋”三个法定节日,并出台了带薪年休假的条例规定等。自此,中国人的假期变得越来越丰富了。
有了假期,人们就开启了各种消费模式和旅行计划。于是,国内的消费市场和旅游行业,亦开始焕发出勃勃生机,释放出巨大的潜力。
“双休日”和“小长假”,带动了经济发展
自从有了双休日,人们的闲暇时间变多了,老百姓开始把时间、精力和金钱投入到休闲和消费方面。
据一项调查显示,近十多年来,国人用于外出吃饭、个人修饰的时间,双休日比工作日平均增加了15分钟左右。
而且从星期五晚上到星期天晚上,都市里的各种娱乐场所,包括各种SPA水疗、KTV包间、各大商场和餐饮店等,都是宾客云集。
甚至很多饭店推出的打折福利和赠送用餐券等,也规定只能在双休日使用。
此外,双休日更明显的就是,带动了旅游行业的迅猛发展。许多大城市的年轻人,选择在星期五晚上启程,星期一早上返回的出游模式。
一位名叫“喜来乐”的年轻人,在实行双休日的第二个月,就开启了这种出游模式。她在周五晚上从深圳启程出发,打飞的去了云南,周日晚上八九点再返回到深圳。
她说,在云南看到了美丽的洱海,在大理感受到了那种慢节奏的生活,缓解了在深圳那种快节奏的工作压力。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感到身心愉悦。
云南洱海
丽江古镇
还有一位在北京工作的年轻人小刘,因为对丽江古镇很是向往,他利用双休日,跟两个好友一起飞到了丽江古镇,亲身体验了古镇的风土人情之后,感觉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了。
如今的人们比“喜来乐”和小刘更有福气,他们也不用在双休日匆匆忙忙地打飞的了。因为之后在双休日基础上,发展成的“五一”、“国庆”等“黄金周”和“小长假”,更是让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享受到了外出旅游的种种好处。
据了解,在1999年的第一个“国庆黄金周,全国出游人数就达到了2800万,各项综合收入达到了141亿。而到了2019年的国庆节,出游人数达到7.82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6500亿。
由此可见,“黄金周”对促进消费和旅游,提高经济发展水平,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测算:旅游业每直接收入1元,会给国民经济相关行业带来4.3元的增值效益。
然而,近几年由于受疫情的影响,各行各业的经济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尤其是旅游行业,更是受到了重创。其中2022年国庆黄金周的旅游收入仅为2800多亿元,同比减少26.2%。
今年“五一”假期,因为没有了疫情,国内出游出现了井喷式的“报复性旅游”,各大旅游景点都是人山人海、人满为患。
“五一”节的泰山
一名叫“胡萝卜”的网友说,5月2日他和家人去山东泰山爬山、看日出。当看到一路上都是人挨人、人挤人时,“胡萝卜”在网上调侃道:“哥爬的不是泰山,是人山。”
其实,不光泰山是人满为患,全国各大旅游景区,包括北京长城、杭州西湖、西安大唐不夜城等,都是游人如织、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甚至被挤得水泄不通。
“五一”节的长城
“五一”节的杭州西湖
“五一”节的西安大唐不夜城
今年初,“淄博烧烤”火出圈后,引来了全国各地的游人组团去当地“打卡”。短短一个周末,就迎来了10万多名游客,让淄博这座小城迅速爆火。
“五一”节的淄博烧烤现场
当听到成千上万人在淄博烧烤现场,一起合唱《歌唱祖国》和《刀剑如梦》时,相信你也会感受那种热闹的、亲切的、久违了的人间烟火气。
“五一”节的淄博烧烤现场
据统计,今年“五一”期间出游人数达到2.74亿人次,同比增长70.8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80.56亿元,同比增长128.9%。
这些数据再次证明,“黄金周”和“小长假”,对促进旅游和消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期待高质量的放假,不被打扰的“休”
近些年,在“996”工作制和加班文化盛行的当下,有的企业连双休都没有,而是六天工作制。这些企业的打工人,对“小长假”的东拼西凑,更是怨声载道。
网图
那些实行五天工作制的企业,员工在“黄金周”和“小长假”之后,都要连续上七八天班;而实行六天工作制的企业,员工有可能连续上九天班。而且即使在休假期间,有些人还要回复上司的电话和信息,工作也不能耽误。
小苏是一家通讯公司的销售主管。去年国庆节期间,他跟家人一起去张家界游玩。
那天上午,他和家人正在天门山欣赏美丽的风景,一起开心地摆POSE“拍拍拍”时,接到了公司老板的电话。老板让他务必在当天晚上,书面汇报几个订单的工作进度。
张家界天门山
放下电话,小苏的心情瞬间就不好了,对眼前美丽的风景也失了兴致。虽然小苏人在景区游玩,但是脑子里却一直在想,晚上如何跟领导汇报工作。
晚上回到酒店,小苏就快速整理了近期的销售订单的工作进度。
当他发给领导后,暗暗发誓,以后在小长假外出游玩,要不把手机开静音,要不就不接领导电话。
因为他再也不想在旅游期间,被那些工作困扰,影响了心情。
看来小苏的经历,并不是个别现象。好容易有一个“黄金周”或“小长假”,想必很多人都希望能够实现真正的休、自主的休、不被打扰的休。
除了在小长假期间必须回复领导的信息和电话,还有一些网友认为,现在的小长假,因为是拼凑出来的,大家的平日的假期就更少了。
所以,大家都不得不在小长假期间“扎堆旅行”。而由此带来的旅游出行难、购票难、住宿难等问题,愈发凸显。
甚至许多人在小长假休完后,生物钟变得混乱。有人调侃,“五一节”过后,全国打工人的统一姿势都是:眼神涣散,神情呆滞,反应迟钝,哈欠连天……
一位名叫“咸萝卜”的网友,曾经在填写“是否满意现行的假期安排”的调查问卷时,选择了“不满意”。因为他认为假期结束后,要多上一天班,根本休息不过来。
网友“格桑花开”,也对现行的小长假不满意。她不满意的主要原因就是:“要连上5天以上的班,才能换来一个小长假。这种借调周末换来的小长假,就如延长版的双休日,让假期的质量也打折了。”
网图
看来,许多人都对现行的假期制度都心存不满,尤其对调休过来的小长假,更是吐槽频频。
也有一些有头脑的网友提出,讨论问题要看清本质。之所以“小长假”要用调休这个手段,根本原因就是,大多数企业的假期太少,带薪年假就更少了。
网图
据了解,中国的放假天数+带薪年假,在全世界都属于排名靠后,甚至垫底。
所以,要改变“小长假”不得不用调休来弥补的现状,只有增加放假天数,或是增加带薪年假,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大家对现行休假制度的不满。
——写在最后
虽然现行的休假制度一直饱受诟病,但,不可否认,“双休日”和“黄金周”撬动了超过几亿元的大市场,每年带来的财富增值,超过上千亿元,对刺激中国的经济,从“积累型”向“积累—消费型”转变,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目前,我们国家跟发达的欧美国家相比,要实现上班一年中,有三分之一时间在休假,确实不现实。
所以,大家对调休的吐槽和诟病,实际上也是对大多数企业休息日不足的吐槽。
然而,骂和吐槽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有实现了GDP翻上两番,人们的荷包都变得丰厚了,才能如发达国家一样,实现更多的带薪休假。
作者|伊人
编辑|丹尼尔李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11年前,江苏妇女见一女孩很像她,发现竟是“夭折”12年的女儿
韩先楚力排众议收复海南岛,使中国避免了出现“两个台湾”的悲剧
网友看法
1、网友牛二218:双休也是作为入世条件,由美国提出的,你以为谁会给你争取?
2、网友ZL面具世界:如果不调休,端午放一天假后还得上一天班,上完一天再双休,对于远路的不好,集中休也挺好,早休晚不休,只要不少休息就完喽
3、网友汤圆楠楠:调休坚决不消费。
4、网友落小朵朵:双休就是双休,放假能放你放一天,放不起不放都行,调来调去不够累的
5、网友灰白流年545:说到底就是想多休息而已,总时间又没变动过!!!小长假享受的时候就不吱声了
6、网友用户6032875847288:我是一个基层合同工,调休三天,值班一天,加班一天,就放一天假,然后又要连踩6天。。。。。。为了口饭还不敢骂爹骂娘
7、网友燕晓文史:放假出门看人头,回来紧接着上班,面对一堆积压的工作,哈哈哈,很爽!
8、网友觉醒后想说说:建议该是一天放一天,别东扯西拉拼所谓长假,到处都是风景不需要跑在人山人海里去。请还我正常休息时间[嘘]
9、网友长安寒山:首先,请还我双休!
10、网友青鱼慢品生活:说出了打工人的心声[赞]
11、网友水镜帘外:12小时二班倒,全年无休,请一天假扣600块的路过
12、网友象之山微视点:这把柴砍得好[赞][赞][赞]
13、网友Originals11:[抓狂][抓狂][抓狂][赞][赞][赞]写到了年轻人心里了
14、网友伊人的奇妙世界:大家对调休的吐槽和诟病,实际上也是对大多数企业休息日不足的吐槽。 期待早日解决这个矛盾![大笑][大笑]
15、网友辉哥到此一游:说白了就是想多放几天,不调双休日还叫做调休?那不是直接放年假了么?有假期,还能调到一块其实挺方便的,只是现在都不满足了,贪心想要多放假而已,直说嘛
16、网友才思敏捷饭团2y:不要动双休!
17、网友精论历史一点通:反对调休都是懒惰之人给自己找的借口,特别是年轻人
18、网友jacky:你们调休我不休,你们节假日修我搬砖,错峰出行[害羞]
19、网友用户1139986037931:别聊了,调休就调休,反正我也不出去,我也不消费,调把,几天假我就不出去了,爱咋咋地,
20、网友杏馨儿:觉得还好吧,单位不给假还不是要上班
本财经资讯由顶点财经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顶点财经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