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美中关系“非常重要”,并表示美国将欢迎60万名中国留学生。
这不是特朗普首次作出上述表态。6月11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也有过类似表态。
8月25日,中国驻美大使馆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提醒中国赴美留学生谨慎选择赴休斯敦航线入境。 声明中称,近期,数名中国留学生自休斯敦乔治·布什洲际机场入境时,遭美海关边境执法人员无端盘查、滋扰,所携电子设备被检查,甚至有人被限制人身自由长达80多个小时,最终被无理遣返回国,严重损害中国留学生的合法权益。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已就此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敦促美方纠正错误,停止针对中国留学生的选择性、歧视性执法。
中国学生留美兴趣下降
在刚刚过去的申请季,计划秋季赴美就读的国际学生经历了重重挑战:包括美国政府削减联邦资金导致多个学校冻结或缩减招生计划,面签暂停、新增社交媒体审查、即使是已经入学的学生也可能面临签证被撤销的困境……种种不确定性导致美国对国际学生的吸引力大幅下降。
从业9年的托福教师杨磊近日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他的一位就读于工科专业的学生已经拿到了签证、买好了机票,但在两周前突然收到移民局的邮件称他的签证被撤销了。“具体原因我们不知道,官方也没有给出明确的回复”,杨磊表示。
美国国际教育工作者协会(NAFSA)最新调查显示,受到近期的签证禁令以及签证面试和审批流程的中断等因素影响,预计今年秋季国际学生入学人数将下降30%至40%,导致地方经济损失70亿美元的支出和超过6万个工作岗位。
NAFSA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范塔·奥(Fanta Aw)表示。“这里预测的直接经济损失只是冰山一角。国际学生推动创新,提升美国的全球竞争力,并为我们当地的大学创造研究和学术机会,这将造福我们国家几代人。为了美国在全球经济中取得成功,我们必须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敞开大门。”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2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相关提问时表示,近来,美方频繁对中国赴美留学生采取歧视性、政治性、选择性执法,给予不公正对待,把他们带入“小黑屋”长时间盘查,有的滞留长达70多个小时,反复盘问与他们赴美目的毫无关系的问题,甚至以所谓“可能危害国家安全”为由注销签证、禁止入境。美方上述行径严重侵犯中国公民正当合法权益,严重阻碍两国正常人员往来,严重破坏中美人文交流氛围。每一起案件发生后,中方都第一时间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表示强烈不满,敦促美方彻查纠错。
毛宁表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中国外交以人民为中心,不允许任何一名赴美中国公民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受到不公正待遇。我们敦促美方正视问题,认真对待中方关切,将美国领导人欢迎中国留学生赴美学习的表态落到实处,停止针对中国学生学者的无端盘查滋扰遣返。中方将继续采取有力措施,维护赴美中国公民的正当合法权益。
美国科技经济将遭受损失
根据国际教育协会(IIE)和美国国务院发布的年度《开放门户》报告,2023-2024 学年,共有 27.7万名中国学生在美国大学就读,占113万名国际学生的24.5%。该报告还称,印度自2009年以来首次取代中国成为第一大留学生来源国。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4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23年,美国对中国的教育服务出口额(即在美留学的中国学生用于支付学费、住宿费、书本费及相关费用的金额)占美国教育服务全球出口额的29%,达到144亿美元,支持超14.3万个就业岗位。报告还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纽约州在接收中国留学生方面获益最大,分别从中国留学生方面获得超过20亿美元的教育出口收入。麻萨诸塞州紧随其后,这一数额达13亿美元。
而赴美国际学生对美国的科技创新与发展也有重要作用。
美国国家政策基金会 (NFAP) 2022年发布的一项分析显示,在所有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美国初创企业中,有55%是由移民创立的。
该报告称,自2000年以来,已有超过5万名中国科学和数学领域的博士生留在美国从事科学研究并创办初创企业,到2022年,这些企业的总价值已达1000亿美元,其中包括21家独角兽公司,即价值10亿美元的公司。
“国际学生的流失将对美国人才生态构成实质威胁。”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全民阅读教育研究院院长郭英剑此前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长期以来,国际学生为美国高校注入了丰富的智力资源与文化多样性,不仅在学术研究中扮演重要角色,也在科研团队、博士项目与实验室建设中作出大量贡献。若签证政策持续收紧,美国高等教育可能面临人才断层,影响其在全球高教体系中的竞争力。”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网友看法
1、网友老何没事做:等割韭菜呗
本财经资讯由财经猫网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财经猫网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