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我国主汛期,同时也是秋粮作物生长的关键期。面对汛情、高温、干旱等不利天气影响,秋粮主产区分类施策,保障农作物安全成熟。
河北省安排省级应急保障资金3664万元,帮助前期受强降雨影响的保定、承德、张家口等地采取农田排水、改种补种及生产设施修复等多种措施,尽快恢复生产能力。
江淮地区的水稻正值拔节孕穗期,农业生产用水需求不断增大。在江苏南京,面对持续高温带来的用水压力,全市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日最大调水量已提升到350万方,从长江向流经当地的滁河引水。同时,各水库也开启联合调度,输水滋润稻田。
立秋以来,安徽颍上连续降雨,有效缓解了前期高温干旱影响,但存在旱涝急转的风险。为确保170万亩秋粮顺利成熟,当地农业部门及时发布了雨后农业生产指导意见,并组织专家为种植户提供一对一技术指导,开展“一喷多促”作业。
种粮新变化
田管方式再升级
得益于绿色种植模式和新科技不断推广,保障秋粮生产,多地的农田里也有了不一样的管理方式。
在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28万亩晚稻正值分蘖期。今年7月发布的我国首个农业种植综合大模型把应用试点落在了资阳区,让种植户有了不一样的感受。大模型通过卫星遥感技术精准分析每个田块作物长势、土壤墒情和病虫害等信息;再结合无人机田间巡查,实现“空地立体监测”无缝覆盖和预警指令实时发送,让农事决策时间缩短七成。
生物防治的绿色田管也在更多的粮食主产区推开。在青岛即墨,为防治玉米螟等病虫害,当地在“一喷多促”的基础上,增加了“天敌防治”的方式,进行精准防虫。每亩玉米田以投放两个赤眼蜂球、15000头赤眼蜂卵为标准,实现玉米生产“虫口夺粮”与“生态友好”的双赢。
在江西南昌联圩镇,一茬茬饱满的稻穗被迅速收割、脱粒,装入运输车辆。而在收割机作业的田块旁,翻耕起垄机正加紧作业,农户们忙着清沟除杂、整理田地,为播种优质高产大豆做足准备。今年当地采用水旱轮作、一田三收的种植方式,春季种水稻,初秋收完水稻后抢种大豆,秋末大豆收获后紧接着种植耐寒蔬菜或油菜,三季作物茬口紧密衔接,全年无闲田。同时,通过推广良种、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确保每种作物都能优质高产。
江西省南昌市联圩镇种粮大户 罗新谷:现在按照水旱轮作、豆菜两用的轮作方法,收入也翻一番,鲜食大豆每亩能收1500多斤,冬季蔬菜或者油菜再卖几百块钱,每亩地比之前能多收1000多块钱。
责任编辑:翟子昊
网友看法
1、网友再上红:国家护航,高科技护行,现代化的作业,农民保收增收,种田已远超过去的落后状态
2、网友钩尖上的来客:天佑中华。愿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3、网友多才多艺铅笔XY:河南在等下一季。
4、网友科技伯特8Q1:[呲牙][呲牙][呲牙][呲牙][呲牙][呲牙]
5、网友灯火守望者:无人机天上飞,大模型地里忙,科技真成咱庄稼人的好帮手!秋粮生产插上“智慧翅膀”,省心又高效,丰收在望喜洋洋~[比心][比心][比心]
6、网友勇往直前的钢笔2W:[赞]
7、网友溪流里欢跃的小鱼:[比心]
8、网友云舒:民以食为天!
9、网友魏来鹏:[赞][赞][赞][赞][比心][比心][比心][比心][比心]
10、网友热心青山1u:[祝福][祝福]
本财经资讯由财经猫网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财经猫网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