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相关举措,回应社会关切、直击民生痛点,标志着我国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迈出重要一步,也为缓解家庭育儿压力注入一针“强心剂”。紧接着,7月28日,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公布,从2025年1月1日起,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育儿福利接踵而至,引发网友热议。
读懂免费学前教育背后的加减法
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真正意义,不仅在于“让孩子进园不要钱”,更在于通过系统性、可持续的教育资源配置,推动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可及。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从“普惠”与“质量”两端同步发力。首先,要加快扩大公办园覆盖面,完善普惠性民办园扶持政策,实现多元供给与资源共享。要根据区域人口分布与需求差异,科学规划幼儿园布局,特别是要向城乡结合部、人口流入地、困难地区倾斜资源,切实破解“园难进”“离得远”的现实问题。
其次,要提升师资保障水平,推动教育质量整体跃升。学前教育不是“看护”,更不是“托管”,而是儿童早期发展的关键阶段。要加强幼师队伍建设,提升其职业保障和专业能力,推动高素质师资向基层一线流动。
资金保障是实现免费学前教育的“压舱石”。此次国常会明确提出,要分担比例、按时足额拨付补助资金,体现了政策推进的务实性与系统性。各地在落实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财政统筹,确保财政投入与办园成本相匹配,避免“费用转嫁”现象。同时,要建立动态评估与监督机制,确保补助资金阳光透明、精准高效使用,防止“普惠”变“普名”、免费变“低质”。
从长远看,免费学前教育不仅是减轻家庭经济压力的“减法”,更是增强社会育儿信心的“加法”。破解育儿负担难题,既要有顶层设计的高度,也要有改革推进的力度,更要有百姓能感受到的温度。我们期待,各地能够结合本地实际,拿出“绣花”功夫推进落实,让这项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实事真正落地生根。(孙维国)
打好政策“组合拳”,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生育支持政策,从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到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受到育儿家庭欢迎。这次实施的国家育儿补贴制度,是一项全国性的重要民生政策,覆盖面更广、支持力度更大、政策可持续性更强。在育儿开支日益沉重的当下,这笔补贴不仅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更关乎家庭消费决策和生活质量的提升。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是,补贴政策并非“万能钥匙”,它需要与完善的托育服务、友好的职场环境、合理的教育资源分配等“组合拳”协同发力,才能真正构建一个生育友好的社会。
育儿补贴政策作为提振生育意愿的核心举措,其成功实施需依托多维度的配套措施,形成系统性的“组合拳”机制。国家育儿补贴制度的落地,是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第一块拼图。随之而来的首先应该是地方补贴与国家标准的有机衔接,让这一利国惠民的好政策得到贯彻落实。其次,要与3-6岁儿童免费学前教育无缝对接,让普惠托育资源“找得到、送得起”。第三,要有效缓解职场对生育女性的歧视,有力遏制“近两年无生育计划”的招聘潜规则。
国家和地方合力而为,补贴力度和数额前所未有。但也应该看到,补贴难以完全覆盖教育、医疗等支出,需要配套政策构建全方位生育安全网。除现金补贴外,要建立教育、住房、职场保障三大支持体系,提供“生育-养育-教育”全链条支持,系统性减轻家庭后顾之忧。当经济压力逐步缓解、社会环境持续优化、育儿焦虑困扰消除,全社会共同分担责任时,育儿补贴才能真正发挥其“四两拨千斤”的效力,让生育回归家庭的自由选择,不再是压在年轻人心头的一座大山。当“生育”从家庭责任转变为社会共同责任时,我们正在构建真正意义上的生育友好型社会。(王同文 许华凌)
网友看法
1、网友土啵鼠的春天:那也就是说以前并不友好?
2、网友用户女士杨:多措并举推动育儿福利,缓解家庭育儿压力[赞][赞][赞]
3、网友一手韭菜007:没有解决实质性问题,在当前经济不景气压力下,效果如何,还得观察观察两三年就知道了。
4、网友蒯司晨马克:当年想要二胎,处罚太厉害了,愣是没敢生
5、网友一笑132617716:政策变的真快。
6、网友时髦光束uU:生一胎奖励10万元买房优惠卷,生二胎奖励20万元买房优惠卷,依次类推。既鼓励生育,又把过剩房产销售出去。从而带动装修业,建筑业,各种业的发展…
7、网友读书渡已:现在养育个孩子真不容易,这是好政策,利国利民。
8、网友路上邂逅美好时光:国家育儿补贴制度,是一项全国性的重要民生政策,覆盖面更广、支持力度更大、政策可持续性更强。在育儿开支日益沉重的当下,这笔补贴不仅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更关乎家庭消费决策和生活质量的提升[赞][赞]
9、网友博森2019:明年幼儿园大班,能给免费不?
10、网友正好:[赞][赞][赞]
11、网友后院八只猫:晋升和招条件由卷年龄改为卷胎数,生育率立马回升
12、网友栾律:利国利民[赞]
本财经资讯由财经猫网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财经猫网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