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4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公布。有一个细节:各方面谈今年以来的经济形势,不约而同地说到——中国经济“顶住了压力”。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说,4月份,面对外部冲击影响加大、内部困难挑战叠加的复杂局面,“国民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李超说,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消费投资稳定增长、出口顶住巨大的外部压力保持增长”,中国经济运行“展现出强大的抗压能力和内生动力”。
有压力,是寻常事。如此强调“顶住压力”,又不寻常。
今年以来的中国经济,顶住了哪些压力?靠什么顶住了压力?顶住压力意味着什么?怎么继续顶住压力?如何把压力变为动力?——压力是测试题,检验着中国经济的韧性。
巨大的压力首先来自外部。这4个月,国际环境的急剧变化,有目共睹。很多分析者曾认为,到3、4月份,中美贸易遭受的冲击,就会体现在经济数据里。然而,我国货物进出口依然保持了持续增长,4月份同比增长5.6%,1—4月份同比增长2.4%。
外贸稳住,殊为不易。靠什么?
一靠多元化。尽管对美贸易出现下滑,但对东盟、韩国、日本、中亚五国出口快速增长,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加快。这边不亮那边亮,一边不亮多边亮。
二靠及时应变。特别是民营外贸企业,看数据,增长在加快;看过程,应变是常态。供应链出现波动时,拼的是调整能力。历经几十年风雨,中国外贸企业是应变的“老把式”。
三靠坚实基础。我国产业体系完整,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遇到变数大的外部冲击时,腾挪的空间大,抗压的韧性强。“压舱石”分量重,大风大浪里的船,才稳得住。
中国经济的“外”与“内”,从来辩证统一。“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4月25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关键要求。外贸能顶住压力、稳住局面,不只是靠涉“外”的努力,更根本的,还是靠“内”功。
国内需求不足也是一种压力。压力,正在被转化成拓展内需空间的动力。多方努力中,特别要说说“两重”与“两新”,一个分量重,一个新意足。
“两重”——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从去年春天起步。“两重”聚焦发展急需、常规手段解决不了、多年想办而未能办、需要中央层面推动的大事要事。去年,7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了1465个“两重”项目,今年刚4个多月,资金已安排了近5000亿元。
钱投下去,项目建起来,“扩内需、稳增长、惠民生”,作用已显现。沿长江交通基础设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城市地下管网、“三北”工程等,既体现国家意志,也增进民生福祉。干一件,成一件,体现着顶住外部压力,“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
“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今年继续加力扩围,焕发了消费活力,也拉动了投资增长。广大消费者“用脚投票”,参与度很高。到“五一”长假结束时,全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突破300万份,12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卖出了5500万台,手机等数码产品卖出了4100万件,1.2亿人次的消费者享受了以旧换新补贴。
“1.2亿人次”,对于扩内需来说,这是个了不起的数字。
中国经济,像个很有劲儿的弹簧。压力越大,弹起得越有力。今年以来,与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相关的经济数据,普遍向好。这为继续顶住压力、始终在风浪中“办好自己的事”,提供着持续输出的新动能。
中国经济靠什么“顶住了压力”?党的领导,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亿万人民创造,这是根本。
前4个月“顶住了压力”,并不意味着可以松口气了。困难与挑战,仍然摆在面前。复杂严峻的形势,还将长期存在。
顶住压力,从来是中国经济参与者的必修课。
顶住压力,没有一劳永逸的“一招鲜”,得守正创新,不断拿出管用的好办法。
顶住压力,不是被动死扛,而是主动向新向前。
(文丨总台特约评论员 杨禹)
往期内容推荐:
经济随笔丨各地拼营商环境在拼什么?
经济随笔丨“十五五”将是一个怎样的五年?
经济随笔丨从六个视角打开民营经济促进法
责任编辑:樊景阳
网友看法
1、网友自在的愚木:靠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
2、网友心想事成:#中国经济靠什么“顶住了压力”# 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秉持着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于时代浪潮中展现出能屈能伸的坚韧品格。他们心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追寻,更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勇担时代重任。正是这亿万双手的拼搏奋斗,托举起国家发展的坚实脊梁。我们为拥有这样伟大的人民而深感自豪,他们当之无愧是这片热土最坚实的根基,值得山河壮丽、家国昌盛!
3、网友沙克拉卡丫:勤劳的中国人民勤俭节约,能屈能伸,他们渴望得到更多,却也不惜付出,我们为这样的人民骄傲,他们配得上这个国家!
4、网友英子:中国经济顶住压力依靠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推进改革开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大创新驱动发展力度以及庞大的国内市场支撑等。
5、网友热剧显微镜:根本原因是靠党的领导和亿万中国人民的团结,靠制度的优越和市场规模的超大。靠国内消费这个内动力![作揖][作揖][作揖]
6、网友美景临沂:每个中国老百姓都承受了一些压力,从而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承受住了巨大的压力[赞]
7、网友快乐聪颖香瓜:很重要的是制度优越,全国能一盘棋,统一领导,万众一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天塌下来能擎得起,地陷下去能扶之直。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体现的淋漓尽致!
8、网友美好时光天长地久:有压力是寻常事,如此强调“顶住压力”又不寻常。靠的是全国人民努力奋斗[加油][加油][加油]
9、网友律界密探:当专家热议政策千斤顶时,中国经济真正的韧性藏在每颗拧死生活的螺丝钉里——不是靠托底,而是千万个不服输的肩膀撑起了天。
10、网友历史人物: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变。只要笃定信心、稳中求进,就一定能实现既定的目标。[赞][赞]
11、网友洒脱白云J7s:根本原因是靠党的领导和亿万中国人民的团结,靠制度的优越和市场规模的超大。靠国内消费这个内动力![赞][赞][赞]
12、网友南城皆过往:中国经济能顶住压力,确实离不开全体国人共同努力。从外贸企业积极应变,到大众踊跃参与扩内需活动,每个人都在贡献力量[赞][赞][赞]
13、网友喝茶讲古:靠人民的吃苦耐劳、坚韧不拔!
14、网友钩尖上的来客: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靠的是不屈不挠的人民,靠的是有家国情怀的企业家。
15、网友优雅豆浆0tH:有压力是寻常事,如此强调“顶住压力”又不寻常。靠的是全国人民努力奋斗[加油][加油][加油]
16、网友山中的果实:靠我们党的坚强领导,靠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
17、网友爱韵故事阁:中国经济抗压靠内外发力,外贸多元应变,内需“两重两新”焕活力,韧性十足!
18、网友紫离夏殇68614:中国经济顶住压力依靠的是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政策精准调控 - 财政政策:上调财政赤字率,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及专项债发行和使用,靠前发力保障民生、推动经济增长。 - 货币政策:稳健灵活,通过降准、降息等操作,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为实体经济提供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 产业政策:对高科技、绿色经济等领域加大投资,扶持“专精特新”企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内需市场激活 - 消费升级:中产阶级壮大,消费者购买力和意愿增强,三四线城市及农村消费潜力释放,服务型消费成为增长主力。 - 共同富裕政策:通过收入分配改革,缓解贫富差距,提升边际消费倾向。 - 新型城镇化:推动约2亿新市民融入城市经济循环,释放住房、教育等长期需求。 产业转型驱动 - 核心领域突破: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产业研发投入增加,国产替代加速。 - 数字经济渗透:5G、工业互联网等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推动生产效率提升。 - 绿色产业发展: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链优势巩固,碳市场机制完善,催生新业态。 开放合作深化 - “一带一路”深化:中欧班列、海外工业园区等模式优化,拓展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 - 区域自贸协定:RCEP等降低贸易壁垒,强化中国在亚太供应链中的枢纽地位。 - 金融开放试点:海南自贸港等地推动资本项目开放,吸引外资布局人民币资产。 金融体系稳健 金融市场逐渐成熟,银行体系稳健性提升,金融机构风险控制和资源配置能力增强,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加强金融监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社会稳定保障 政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民众生活水平和幸福感,维护社会稳定,为经济活动正常进行提供良好环境,增强民众对未来的信心。
19、网友外向钢琴He:中国人民就是有韧劲儿,能吃苦!不求享受!只甘奉献
20、网友吉祥三宝欢乐家:一有党中央的英明决策,二有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一切压力都会转化为动力。
本财经资讯由财经猫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财经猫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