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猫

中科院新规增加“5禁止”有何深意

来源:南方+客户端 时间:2024-11-22 11:45 阅读

文 | 静子

“禁止参与有损中国科学院及院士群体声誉的活动”“禁止参加各类应景性、应酬性活动”“禁止院士增选中的各种不当行为”……

近日,新版《中国科学院院士行为规范(试行)》公布,新增“禁止行为”一章5条,旨在为院士参与各类活动划出明确界限、规制不当行为。

图源:中国科学院官网

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方面和工程科技领域的最高荣誉称号,学术性、荣誉性和纯洁性是其本质。

近年来,党中央着力推动完善院士遴选评审机制、优化学科布局、实行退休退出制度、加强学风作风建设,院士制度不断健全、院士称号逐渐回归本质。

及时更新相关制度,正是适应当前良好学术形势、维护院士这一荣誉称号的必要之举,有利于引导广大院士做坚守学术道德、严谨治学的表率,进一步发挥其科技领军作用。

科技界不是世外桃源,诱惑和“围猎”风险同样近在身边。

从以往案例看,有的院士凭借这一荣誉称号大肆收钱敛财、为他人非法牟利;有的院士兼任较多行政或社会性职务,任性调动资源;有的院士在参加线上学术会议时行为失范,造成恶劣社会影响……荣誉称号绝不能被用来换越轨的权力、牟不当的利益。

早在2021年,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就明确表示“制定院士行为负面清单,对违反学术道德、违规违纪的现象零容忍”,此次新增条款,进一步印证了相关部门将荣誉头衔与各项职能、利益、资源“解绑”的坚定决心。

值得注意的是,院士头衔也能影响社会舆论,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近来频频被网友引用的“建议专家不要建议”热梗,就是重要例证,提醒院士们应做到谨言慎行,切忌迷恋“双聘院士”“全能院士”等花架子。

新版规范明确“禁止公开发表与自身专业领域无关的学术意见”“禁止参加与本人职务职责和专业领域无关的咨询、评审、评价、评估、推荐等活动”,无疑是对院士群体的及时提醒,有助于涵养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

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责任重大、使命重大。

我们期待新版规范能够切实发挥好指挥棒作用,能够积极鼓励和支持院士专心致志开展科研工作,排除非学术性因素干扰,助推院士称号进一步回归本质,更好助力我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作者】 孙文静

南方评论

网友看法

1、网友正直面条uE:坚决支持清理不合格院士!

2、网友孤人中庸:政工院士不应该受限

3、网友偶露了真容:我宣誓恪守院士行为规范,欢迎大家监督

4、网友沐洋藻:“5禁止”[赞]

5、网友布衣轻语:公共场所的言行举止要严谨有涵养。

6、网友谈天说地畅聊生活:专心搞研究

7、网友老鱼头sqws:院士,教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尊重自己别干涉其它领。

8、网友知言易行:查一查某号称“脊梁”的院士,公然给牛奶企业站台。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