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猫网

H200芯片若重回中国市场影响几何

来源:诗与星空 时间:2025-11-23 23:40 阅读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本文作者——顾行|资深媒体人


最近环球网报道了美国政府正考虑允许英伟达向中国出口 H200的消息,这一消息在中美科技缓和的背景下,被视为可能的“政策转向”。

如果放行落地,看上去像是“英伟达回来了”,国产 GPU(尤其是华为昇腾)会不会被一脚按回原点?

答案没那么简单,更像是一次结构性洗牌,而非“一夜回到制裁前”。

H200是什么水平?既是“甜点位”,也是谈判筹码

从技术上看,H200 仍然是货真价实的高端 AI 芯片:基于 Hopper 架构,单卡配备 141GB HBM3e 显存、4.8TB/s 带宽,显存容量几乎是 H100 的两倍,带宽也有明显提升,特别适合大模型训练和推理。

相比已经在美国量产部署的 Blackwell(B200、GB200 等),H200 属于上一代旗舰,但对于绝大多数当前主流模型而言,仍然是“过剩性能”。

根据环球网和多家国外媒体报道,目前美国讨论的是:在继续禁止最前沿 Blackwell 系列对华出口的同时,评估是否放松对 H200 的限制,这被视为在中美“科技战休战”后释放的潜在善意信号。

也就是说,即便 H200 放行,它的定位也是: “可赚钱、可当筹码、技术上落后一代,但远未过时的高端货。”

过去两年“去英伟达化”:被动起步,却已经走出第一步

要判断 H200 放行的冲击,必须先看过去两年中国 AI 算力的演变。

1、短期,“买美货”仍是主选项

2024 年,在 H100/H800 被严控后,中国企业大量采购为中国市场特供的 H20,据 RAND 引用数据估算,中国公司在 2024 年约买了 100 万颗 H20,而同期华为昇腾 910B 的出货量约为 45 万颗。

这说明:在性能和生态考虑下,只要能买到、且合规,英伟达仍然是中国企业的“首选”。

2、中期,华为等国产 GPU 快速追赶

自 2023 年起,华为昇腾系列在云厂商、国企和政务云场景中加速落地;

2025 年,华为计划大规模出货 昇腾 910C,其采用“双 910B 封装”方案,被视为中国市场对标高端英伟达 GPU 的核心产品之一。

美国商务部官员在听证会上估计,华为 2025 年产能大致“不超过 20 万颗先进 AI 芯片”,远不能覆盖中国总需求,但技术代差已从“落后多年”缩窄到“一到两年”。

3、更多本土玩家开始冒头

寒武纪通过与字节、腾讯等的合作,在推理芯片市场份额快速提升,2025 年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利润创新高,被视为“除了华为之外的国产第二极”。

伊隆、摩尔线程、壁仞等厂商在训练/推理不同细分领域探索,各自绑定一批云厂商或垂直行业客户。

换句话说: 中国已经被制裁逼着走上了“算力多元化”和“GPU国产化”的道路,而且这条路已经走出了一段距离。

H200重返,对“头部互联网 + 大模型公司”的意义最大

如果 H200 真的获批对华出口,最直接的受益者是头部互联网公司和大模型厂商:

1、在顶级训练集群上,H200 仍然是最优解之一

对于动辄万卡规模的大模型训练集群,H200 的显存和带宽优势非常明显,意味着更大的 batch、更长的上下文和更快的训练速度。

CUDA 及其生态仍然是业界最成熟的,工程师队伍、工具链、开源代码高度集中在英伟达体系内,迁移成本最低。

2、云厂商的“产品线故事”更好讲了

阿里云、腾讯云、火山引擎等此前被迫大力推广“昇腾云”、“国产算力云”,有一部分是因为“没得选”; 一旦 H200 合法可得,云厂商会更倾向于做成一个 “混合算力菜单”: 顶配集群:H200 / 未来可能有限度的 Blackwell; 大众训练/推理:昇腾 + 国产 GPU; 政务/金融等敏感业务:优先国产。

3、大模型创业公司会重新评估“拿什么芯片堆第一名”

近两年不少创业公司被迫“练习”在昇腾上适配模型,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仍然倾向于把最核心、最前沿的模型训练放在英伟达上;H200 一旦能买,很多公司会有一个自然冲动: “旗舰模型先堆在 H200 上跑,国产芯片用来做推理 + 产品化落地。”

这会带来一个明显变化: 国产 GPU 从“被迫从 0 到 1”进入“与英伟达同场竞技”的阶段。

对国产 GPU 的挑战:订单竞争、价格压力和“心智回流”

从国产厂商的视角看,H200 放行带来的短期压力非常现实:

1、订单竞争:一部分原本“被锁”在国产上的需求会回头看英伟达

尤其是有海外业务、需要对接国际生态的公司,更有动力把新增训练集群放在 H200 上,以便与全球伙伴共享工具链和模型。 对昇腾、寒武纪等来说,原本“独享”的部分需求,会被重新分拆。

2、价格和议价能力的变化

在“买不到英伟达”的时期,国产 GPU 在很多项目上几乎没有竞品,能谈的是“交付能力”和“生态成熟度”,而不是“价格”; 一旦 H200 回归,甲方自然会拿来做性能/价格对比、压价,要求国产厂商给出更具竞争力的报价和服务。

3、“心智回流”:技术团队的信念被动摇

过去两年支撑国产替代的一部分动力,来自技术团队的“壮士断腕”心态—— “不学昇腾就没卡用,不迁移就没算力。” H200 放行后,这种“不得不学”的刚性约束减弱,一些团队会回到“能不能等英伟达”的路径依赖上。

对资本市场而言,这很容易被解读为: “国产替代逻辑被削弱,成长斜率可能下降”, 从而对相关标的估值形成压制。

但H200并非“洪水猛兽”:数量、价格与政策三道闸门

问题在于:即便 H200 放行,它也不太可能以“无限量、无条件、低价”形式涌入中国。

A、数量有限:美国自己也承认华为产能不够,中国总需求更不可能被单一来源完全满足

美国商务部估计,华为 2025 年先进 AI 芯片产能只有 20 万量级,远不够中国 AI 需求。 Reuters 反向来看,H200 的全球产能本身也有限,而美国还需要优先满足本土云厂商和军工项目。

B、价格高企:在“配额 + 审批”的框架下,H200 只会更贵

过往特供 H20 的报价已经显著高于主流水平,而 H200 的性能更强、政治溢价更高,很难指望出现“白菜价 H200”; 在成本/收益测算上,很多中型企业会发现: “训练第一版模型用少量 H200,后续微调和推理还是更适合放在国产 GPU 上。”

C、政策不确定:任何时候都可能“急刹车”

这次讨论本身就发生在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环境下,未来谁执政、是否再度紧张、会不会追加新禁令,都充满不确定性;对大厂 CIO、CTO 来说,算力规划不能只看当下,更要考虑未来五年的连续性。这会让他们在战略布局上倾向于:“把 H200 当作加速器,而不是把全部命运押在美国芯片上。”

综合来看,H200 放行固然会分流一部分国产订单,但很难从根本上扭转“国产化 + 多元化”的大方向,更可能形成一种新的格局:

英伟达:占据最前沿训练集群和部分高端云服务;

华为昇腾:在政务、国企、运营商等“安全红线”领域进一步稳固;

其他国产 GPU:在推理、垂直行业场景中寻找细分赛道;

企业算力架构:高度混合、同时适配多家芯片。

长期看,国产芯片路线不会后退,反而被迫“跑得更快”

还有一个关键背景不能忽视:即便 H200 放行,美国仍然明确要把 Blackwell 等最新一代牢牢锁在中国之外。

这意味着:中国永远不可能靠进口,长期享受“同代”算力 最多能买到的是“落后一代”的高端货,差距会以 1 代甚至 1.5 代的形式固化; 对那些希望在全球算法竞赛中冲击第一梯队的公司来说,这样的差距是难以容忍的。

国产芯片厂商反而获得了一个“清晰可见的追赶坐标系”:华为已经在 2025 年宣布,未来每年迭代三款 Ascend AI 芯片,并计划到 2028 年前每一代性能翻倍,同时推出号称可以超越 NVL144 的“昇腾超节点”方案。

数据中心动态 这相当于在向市场宣示:“我们的目标不是只做‘备胎’,而是把国产 GPU 填回到全球第一梯队。”

国内政策和资金不会轻易回头:在“卡脖子”的长期预期下,国产 GPU 已经被纳入国家科技、自主可控和新质生产力的重点布局。

即便 H200 放行,大概率也只是补充手段,而不会让国家层面突然改变对国产芯片的扶持方向。

从这个意义上说,H200 放行带来的更像是一种“压力测试”: 能扛住英伟达回归竞争的国产厂商,才配得上长期活在市场里; 扛不住的,早晚也会在全球 AI 硬件大洗牌中被淘汰。

结语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 H200 放行对中国 AI 厂商和国产 GPU 格局的影响,可以是:短期是冲击,中期是分工,长期是加速国产芯片从“备胎”走向“正品”的压力。

对头部互联网和大模型平台来说,H200 是宝贵的增量算力,会被迅速吸收进高端训练集群; 对华为、寒武纪等国产厂商来说,这是一次必须应战的“强敌回归”,会带来订单、价格与心智上的多重压力;

对整个中国算力生态而言,更现实的图景是:高端训练看英伟达 + 国产并行,大规模推理与行业应用逐步国产化, 敏感业务稳步走向全国产。*

真正决定格局的,既不是某一次制裁松绑,也不是某一款芯片放行,而是在未来五到十年的时间里,谁能在技术迭代、生态建设和供应链韧性上跑得更快。

声明:本文仅为宏观与产业层面的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买卖依据。

网友看法

1、网友夏天16519:任何针对中国市场断供的外国产品、技术,国家应立法施行市场准入许可证管理。将主动权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一旦断供,想再次进入中国市场,就没门。

2、网友端庄艺术家jq:英伟达你别做梦去吧,中国人民不欢迎你,滚多远就滚多远[加油][加油][加油]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