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记2025年度中期,房地产开高层会议,目标就是争取在年底前稳定全国楼市,恢复房地产业信心。第三季度70城房价统计数据还是比较乐观的,一线城市开始出现成交活跃信号,有望探底稳住了。但是谁能想,楼市风云说变就变,抛售房产的巨鳄入场了,而且来的迅猛,价格也是一探到底!
先是多家银行通过线上平台批量出售抵债房产,而且还宣称可以直接从银行过户,避免过去法拍房过户难、收房难的风险。除了原来的6大行,还是通过阿里拍卖、京东资产等平台开设"银行清仓"专区,直销抵债房产。而且农商行、城商行也纷纷加入,而且抛售量更是惊人。
例如隶属于农信系统的抛售量:四川农信挂牌超2.4万套、广东农信1.2万套、辽宁农信1.1万套等等;来自隶属于城商行的抛售量:吉林银行2000套、天津银行1220套、兰州银行1800套(2025年新增房源较2024年增长57%)。其中四川农信系统挂牌的部分房源,起拍价低于市场价54%,其他大部分都是7折左右开始拍卖销售。
这才是开始,很快地方“国资”也开始加入,也是通过网络平台直销,出让手中房产。例如“西昌发布”官微,四川公信拍卖有限责任公司将对144套住房,面向社会依法进行网络公开拍卖。虽然数量不大,但是针对西昌这个十八线城市来说,绝对是当地楼市的巨额供应。此外,有据可查的在北京、福州、广州、烟台、淄博等多地,均出现国资平台挂牌“卖房”的现象,
除了原来的开发商,法院法拍房、炒房客等,仍然在不断的销售,现在还增加了银行,国企,地方国资等等大鳄级别的卖房者。虽然可以理解各地银行为加快资金回收而卖房、地方国资为盘活资产而卖房,但他们本来应该是楼市的价格守护者,现在却对房地产狠狠的踹了一脚。
确实银行也是一个为赚取利润而生的特殊企业,会为自己的利益而采取最优的处置方式,但是他们是一类特殊的企业,社会责任也需要承担。地方国资也在创新化债,提出了化解“三资”改革新思路,即国有资源资产化、国有资产证券化、国有资金杠杆化。
谁知道最终承接了地方不良房地产债务的国资处置方式,也同银行一样开始了,直接在互联网拍卖平台上的销售处置。也就是直接销售,直接回收资产现金。但是如果完全不考虑对社会的冲击,以及房地产市场的负面影响。处置不良资产的心情越急,挂牌的数量越多,对于当地房地产市场的负面冲击也就越大。
银行开始直接卖房子、地方国资部门也开始直接卖房子,最近还传出房产税的征收传闻,这叠加在一起,全部都是楼市的负面消息。难道真的有利于房市的稳定?2025年第三季度,终于房价有了稳定的迹象,但是如果在这些负面消息的冲击下,新一轮的下跌风险真的越来越大。
虽然没有过具体的官方权威数据统计,但是可以想象,全国银行、地方国资等等,手中掌控的违约抵押房数量绝对不会少,如果他们为了资金回笼需要而进行大范围的以及大数量的房产抛售,2025年底稳定楼市的目标,完全都会被动摇。如果一线城市都不能稳定,何谈全国楼市呢?
其实在一些三四线城市乃至十八线的县城,房价未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可能趋势并不乐观。他们需要消化的存量房还很多,但过去存量房主要指房地产。公司没有销售出去的楼盘,那么现在又增加了银行推出的直销盘,再加上地方国资推出的直销盘,存量规模更为巨大,那么对于这些人口持续流出或者人口相对稳定的城市来说,化解需要的时间和难度在加大,楼市的价格趋未来趋势也不容乐观。
现在真的是进入我国楼市的黑天鹅事件期间了,看来中国楼市尤其对一些中小城市的楼市来说,价格稳定之路可能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但是楼市如果都不能稳定,那么消费信心能持续回升吗?
网友看法
1、网友安全回家:2025年的楼市,没有疯狂的上涨神话,也不会有失控的下跌恐慌。在“稳”的主基调下,价格将逐步找到合理区间,房地产市场正以更成熟的姿态,融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局。
2、网友雷电法王懒羊羊:跌的都是二手房,市区新房还是节节攀升
3、网友才思敏捷苹果rc:跌继续跌,年后买房还能省好几万[赞]
4、网友刘坤70:维稳就是不会断崖式下跌,保持成交量缓慢下跌,因为都是杠杆买的房子,害怕恐慌性抛售
5、网友菜圃文心:2025楼市难“一刀切”稳价!一线核心区抗跌、三四线阴跌承压,政策托底+保障房分流双向发力。这不是“普涨普跌”时代,而是“选对城市比选房还重要”的分化局~
6、网友任重道道远:不但能稳,且还稳中有升![笑哭]
7、网友孩子亲爸爸b:你想多了!
8、网友梦的方向叫闯:[赞][赞]
9、网友东方红曰升空:【台独分子沈伯洋、八炯、闽南狼,三鬼的未来命运走向 - 今日头条】 点击链接打开
本财经资讯由财经猫网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财经猫网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