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猫网

安全永远是汽车的首要准则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时间:2025-11-14 00:24 阅读

3.3秒、2.9秒、1.9秒……新能源汽车零百加速纪录近年来不断被刷新。一款款贴着“性能怪兽”标签的车型,驰骋在城市道路与高速公路上。

曾几何时,零百加速5秒内还是百万级超跑的专属标签,如今已成为20万元级新能源车的“标配”,部分入门级车型也将加速性能作为核心卖点。

“更快就是更好”的理念逐渐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流行,成了不少车企营销的关键逻辑。在“速度为王”的导向下,越来越多的车企纷纷在动力参数上“内卷”,试图以极致的加速性能吸引消费者目光。

在此氛围带动下,不少消费者对性能参数的关注度逐年攀升。“速度够不够快”“加速够不够猛”“推背感强不强”,这些本应属于小众性能车爱好者的考量,正成为一些普通消费者购车时的优先选项。

然而,这类性能选项却暗藏诸多安全隐患。盲目追求加速度,导致一些车企将核心安全技术研发排在了“表面参数”的优先级之后。事实上,在城市道路中,受限于红绿灯、车流密度、限速规定、路况等因素,几乎不存在需要5秒内完成百公里加速的场景。相反,过强的动力输出让车辆在起步或超车时更难精准操控,对驾驶者的预判能力、操作熟练度提出了极高要求。近年来,一场场加速失控酿就的悲剧警示我们,当车辆性能超出常人生理反应极限,更快的速度便不再是优势,反而容易制造不可测的事故。

近日,公安部发布《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以“零百加速不低于5秒”“踏板误踩抑制”等硬核条款,为愈演愈烈的性能竞赛踩下刹车,引领行业回归安全本质。

征求意见稿要求,车辆出厂时的默认模式需满足零百加速不低于5秒,驾驶员需通过主动操作才能切换至运动模式。这一“刻意设计”的流程,其实是对驾驶者的安全警示,让消费者在日常驾驶中自然处于更平稳、可控的状态,从源头减少因动力过剩引发的操作失误。

消费者必须清楚,新能源车整备质量比同尺寸燃油车重30%以上,加之电机“瞬间输出”峰值动力的特性,碰撞时产生的冲击力可达普通燃油车的数倍,且电池起火后救援难度更大。因此,上述征求意见稿要求车辆配备踏板误踩抑制与动力电路切断功能,相当于给“错踩油门”套上“安全缰绳”,为车辆装上“碰撞安全急停键”,为车辆构建安全保障。

此外,征求意见稿提出“车速超 10km/h 关闭驾驶位娱乐影像”的要求,有针对性解决了分心驾驶问题。近年来,部分新能源车为追求科技感,搭载了超大尺寸中控屏,支持玩游戏、看视频等功能,却忽视了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容易分心的风险。

公安部的新规旨在通过技术标准推动车企从“比谁更快”转向“比谁更安全”的良性发展轨道,促使企业将研发重心放在安全技术创新、驾驶辅助系统优化、车身结构强化等核心领域。

汽车技术进步的第一准则应该是更好地保障人类的安全。当车企不再执着于“秒天秒地”的营销噱头,转而深耕安全技术、优化驾驶体验、关注用户实际需求,中国汽车产业才能真正走向成熟。对消费者而言,放弃的只是不必要的极速刺激,收获的却是更安心的出行环境。

在生命安全面前,再极致的性能参数,都不及“一路平安”四个字来得珍贵。

来源:央视网

网友看法

1、网友雨昊2012:[赞][赞][赞][赞][赞][赞]

2、网友海边惬意地赏云:道交法明确提出汽车是一个危险的交通工具,所以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涉及所有交通参与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3、网友股海老狼:200 公里瞬间刹停才重要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