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太原迎泽网安部门破获一起利用某网络招聘平台非法获取、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案件,犯罪嫌疑人吴某被依法刑拘。
案情回顾
犯罪嫌疑人吴某自2024年8月起,利用其经营的某网络账号,与信息买家勾结,长期发布虚假招聘信息。通过虚构高薪职位吸引求职者投递简历,非法获取应聘者的姓名、手机号、即时通讯软件账号、履职经历等敏感信息,并出售牟利。查实,吴某累计出售公民个人信息3200余条,获利9800余元。
此类行为不仅侵犯公民隐私,更易导致求职者陷入电信诈骗、骚扰营销等下游犯罪风险。
法律依据
本案中,吴某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根据法律规定,情节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特别是利用职务或服务便利非法提供信息的行为,将依法从重处罚。目前,吴某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网警提示
警方与广大群众一起筑牢个人信息“防火墙”
1
求职务必谨慎
选择正规招聘平台,务必核实企业资质;不轻易向未经验证的招聘方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
2
管好信息载体
快递单、机票等含个人信息的单据需涂抹关键信息后再丢弃,避免“拍面单”泄密。
3
加强信息管理
谨慎下载非官方APP,拒绝不明链接授权读取通讯录、位置等权限,避免“指尖泄露”个人信息,长期不用的账号及时注销。
4
牢记维权路径
发现信息泄露立即冻结账户、修改密码,保留证据并拨打110,遭遇损失及时报警。
素材丨山西太原迎泽网警
网友看法
1、网友红豆HJ:[赞][赞][赞]网警成功侦破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案件,彰显了维护网络安全的坚强决心。个人信息如同生命之源,任何轻率的泄露都可能引发无法预估的巨大危害。我们应共同筑牢信息防线,警惕“小利”背后的“大罪”,守护网络空间的清朗与安全,为实现“净网”目标贡献每一份力量。
2、网友夜间故事茶馆:个人信息保护刻不容缓,严惩诈骗绝不手软,法律利剑高悬,震慑犯罪源头[星星眼][烟花]
3、网友时贤平:这起案件提醒我们:法律的底线不能被突破,监管的尺度必须加大。只有让那些肆意收集、出售个人信息的黑灰产业无处遁形,公众的权益才能得到真正的保障。我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像太原警方这样敏锐、果断的行动,为我们的信息安全撑起一片天。
4、网友听风看世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或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或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上述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以上的,以及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均属于“情节严重”
5、网友求锤得锤:我就说是个大hr泄露的个人信息,不然怎么可能不离职就拿家人生命进行威胁[捂脸]
6、网友东东160663242:坚决打击诈骗犯罪分子。[赞][赞]
7、网友仙女爱唠嗑:此案彰显法治力度——侵犯公民隐私绝非小事。我们更需提高警惕:投简历要核验企业资质,丢弃快递单前务必销毁信息,慎点不明链接授权。信息时代,每个人都是隐私防线的第一责任人。遇泄露立即报警,让违法者无所遁形!
8、网友有气垫船的猴子:怪不得投简历的时候,有一些企业要求先投简历,已读后就不回复了。
9、网友正直饺子ATLmN:为赚9800元,把3200多条公民个人信息当“白菜”卖,结果换来一副“银手镯”。这波“小利换大罪”的买卖,真是亏到姥姥家了!
10、网友自由自在的福瑞:应该明文规定未录用不得留存简历超过七天,否则罚款
11、网友针尖对麦芒:对待诈骗分子,必须把他罚的倾家荡产,牢底坐穿,永生不得出狱!
12、网友端庄饼干tnn:现在的便子无处不在,各部门一定加强监管。
13、网友喜庆的花猫s:太缺德了
14、网友云淡风轻LMG:坚决打击利用网络从事诈骗犯罪分子!
15、网友正直爱洁蟹:侵公是什么意思[what]
16、网友爱笑克里斯琴0R2i:直接判死刑
17、网友踊跃争佳绩:这简直太坏了
18、网友史福亮:网络安全防范工作要常抓不懈[笑哭]
19、网友糖糖爱分享:可恶
20、网友广陵珠峰:必须严惩不贷
本财经资讯由财经猫网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财经猫网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