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总统李在明已经确定不出席九三阅兵,中方当面将邀请函,递到了韩国三号人物的手中。那么,李在明此次未能出席背后有何原因?他派国会议长访华的举动又意味着什么?
据韩联社报道,当地时间8月20日,韩国国会议长禹元植在国会议长办公室,接见中国驻韩大使戴兵,并收到中方邀请,出席9月3日在北京举行的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这也意味着,李在明不会来北京出席九三阅兵。有分析称,这个消息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毕竟,李在明不来北京,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政治现实的压力。
现如今,韩国国内的政治氛围早就充满了对中韩关系的争议,任何领导人公开表现出与中国亲近,都会被对手扣上“亲华”的标签。李在明在总统选举期间,曾经因为一句“韩国不应介入台海问题,只要发展好自己就够了”这句话,而遭到猛烈攻击,当场就被批成“亲华派”。在这种氛围下,如果他在上任不久,就亲自飞到北京参加九三阅兵,那不仅会给在野党提供攻击的口实,还会被国内保守派和媒体炒作为“向中国示好”。
更关键的是,中美博弈的态势,已经让韩国在外交上缺少了回旋余地。十年前的2015年,朴槿惠还能在美国不满的情况下,亲自来北京出席九三大阅兵,因为当时中美关系虽然有摩擦,但战略竞争远没有今天激烈。如今,特朗普政府对盟友的要求更加苛刻,日韩都被要求在安全和战略上与华盛顿保持高度一致。李在明要是再亲自来北京,必然会引发美方的强烈不满。
而面对这种处境,李在明也做了个很聪明的“折中”安排,他的解决办法就是让韩国国会议长禹元植代为出席。如此一来,既没有完全拒绝中方的邀请,也避免了自己承担政治风险。这也算是一个“降级但并不失礼”的方案。
按照韩国体制,国会议长是韩国的国家礼宾序列第三号人物,仅次于总统和总理。更重要的是,国会议长属于立法机构,可以解释为议会外交,而不是政府层面的重大外交调整。这种“模糊空间”,给了李在明很大的回旋余地。对中国来说,邀请函递到韩国国会议长手里,既显示了尊重,也保留了沟通渠道。
而且,禹元植也绝非陌生面孔。今年2月,他就曾率团访问中国五天,还与中方领导人会晤,原定15分钟的会谈延长到42分钟。在那次会见上,禹元植明确表示,对华友好是韩国外交政策的核心之一,不会改变。由他来北京出席阅兵,既能显示诚意,也能维持连贯性。
接下来要看的就是,这一安排会如何影响未来的中韩互动。李在明本人不来,并不代表他对中韩关系不重视。事实上,李在明在多个场合已经释放了善意。他推动对中国游客免签,制止国内反华集会,提出邀请中方领导人出席今年11月在韩国举行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还通过总统特使团向中方递交亲笔信。这些动作都说明,他希望修复中韩关系,但必须小心谨慎。
从中方角度看,这次邀请本就是一次试探。中方希望借抗战胜利80周年这个历史性节点,观察李在明政府在中韩关系上到底能走多远。如果是尹锡悦时代,中方估计根本不会考虑邀请这事,如今换成李在明,虽然他本人不来,但愿意派国会议长出席,已经算是进了一步。
从国际政治的角度看,中韩之间的互动还有更深层的意义。中美关系紧张,美国在东北亚加紧拉拢日韩,希望建立更紧密的三边安全合作。尹锡悦时期几乎全面倒向华盛顿,但李在明并不愿意完全丧失战略自主。他在国内就多次强调,韩国外交应该以国家利益为中心,而不是一味迎合美国的需求。那么派遣国会议长出席阅兵,正是他在压力下所采取的一种务实外交操作。
网友看法
1、网友幸运饺子07: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上甘岭,先辈未曾低下头,我辈岂能弯下腰!坚决支持国家的一切决定,中国共产党万岁!为中国喝采!!![赞][赞]
2、网友自由的梦想Li:什么意思呢?韩国对我们少找茬了吗?[发怒][发怒][发怒]
3、网友四代重歼50543902:韩国人有什么资格出席阅兵二?四姓家奴
本财经资讯由财经猫网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财经猫网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