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2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宣布,欧盟已经跟美国达成新的贸易协议。而达成这一协议的关键人物,正是刚结束访华离开北京不久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冯德莱恩此次访华,行程紧凑却成果寥寥。她带着诸多议题而来,诸如稀土供应、产能过剩以及中俄经贸往来等问题,试图在与中国的对话中谋取利益,甚至想将中欧关系当作与美国贸易谈判的筹码。
然而,直到访华行程结束,除了签署一个中欧应对气候问题的联合声明外,几乎未能在关键经贸问题上取得实质性突破。中方始终秉持着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与欧盟对话,期望能推动中欧关系在合作共赢的轨道上持续前行,但显然,冯德莱恩并未展现出足够的诚意与远见。就在冯德莱恩结束访华行程刚离不开北京,随即就前往苏格兰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面,讨论 “跨大西洋贸易关系”。此次会面,美欧迅速达成贸易协议,但这份协议却是于是向美方送上的大礼。
从这份协议的内容来看,无疑是对欧盟自身利益的一次重大妥协,也让欧洲民众成为最终的买单者。根据美欧新的贸易协议协议,美国将对欧盟商品统一征15%的关税,这远高于欧盟预期的10%,但好歹低于特朗普此前威胁的30%。作为回报,欧盟将向美国开放零关税市场,同时承诺购买价值7500亿美元的美国油气能源,额外投资美国6000亿美元,并大规模采购美国军火。
欧盟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之一,原本在关税问题上有能力与美国进行周旋,争取更大的利益空间。不久前欧盟制定的对美国上千亿商品加征关税的措施,也确实对美国构成了相当大的压力。然而,这场 “关税大战” 尚未真正打响,冯德莱恩就主动与特朗普会面并 “举起白旗”,如此 “光速滑跪” 的操作,实在令人大跌眼镜。其实,何止是“滑跪”,冯德来恩还在与特朗普会谈中吹捧,特朗普是一个“强硬的谈判者和交易者”。此时,特朗普则不忘插嘴提醒冯德来恩还少夸了一句:“很公平”。他还强调,“那都不太重要”,冯德来恩也只能看着众人尬笑。
从冯德莱恩的这一系列行为来看,其背后反映出部分欧盟政客的短视与软弱。他们在面对美国的强硬施压时,轻易地放弃了自身的立场与原则,选择向美国妥协,以换取一时的政治安稳。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欧盟的经济利益,更让欧洲在国际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受到动摇。这也再次印证了一个真理: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做美国的敌人是危险的,但是做美国的盟友则是致命的。
特朗普政府再次上台后,强行推动 “美国优先” 政策,并挑起关税大战,并且对盟友照样痛下狠手。而欧盟在这场贸易争端中,原本处于一个可以有所作为的位置。然而,冯德莱恩的决策,使得欧盟不仅未能在与美国的博弈中争取到更多利益,反而进一步削弱了自身的话语权,欧洲战略自主最终也沦为了国际笑话。有观察家指出,这次欧洲不仅失去的安全战略自主,更失去经济和能源战略自主。欧盟同意购买7500亿美元美国昂贵的能源时,冯德莱恩不可能不怀念与俄罗斯的廉价能源合同。
实际上,特朗普那句“都不太重要”,却道破了美欧谈判的本质。对强者而言,“公平”不过是谈判桌上的修饰词;对弱者来说,却是不得不吞咽的苦果。过去,美国想要掠夺资源还需要坚船利炮,但现在却不费一兵一卒,只需要极限施压就从欧盟,日本,英国,东南亚等国手中拿到了“降书”。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特朗普与冯德莱恩会面的当天,他还谈及了中国,称中美之间已经达成了一些协议,但未来局势如何发展尚不明朗。可以预见的是,特朗普在成功迫使欧盟,日本等重要经济体就范后,下一个目标极有可能重新瞄准中国。而欧盟、日本等全球重要经济体“不战而降”,并与美方签下送上家底的“不平等条约”,这也使得特朗普能够集中精力来对付中国,试图逼迫中国答应其无理要求。
长期以来,特朗普惯于使用极限施压手段谋利。对此,若是选择妥协和让步,只会换来他的得寸进尺,被一再加码盘剥。反之,只有据理力争,坚守公平与正义,才能迫使其知难而退,见好就收。如此才能,我们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实现人类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本财经资讯由财经猫网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财经猫网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