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卿鲁比奥8日启程前往马来西亚吉隆坡,参加东盟外长系列会议,开启了他上任后的首次亚洲之行。美方称,鲁比奥此行寻求巩固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关系,并重申美国对该地区的所谓“战略”承诺。
但与此同时,美国频频向相关国家发出关税威胁。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向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多国发出关税信函,称将从8月1日起对马来西亚征收25%的关税,印度尼西亚将被征收32%的关税,泰国和柬埔寨将被征收36%的关税,老挝和缅甸则面临40%的关税。
美联社报道截图
对于东南亚国家,美国一边挥舞“关税大棒”,一边又来重申所谓“战略承诺”。对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所特聘研究员项昊宇在接受总台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推行的所谓“印太优先”战略,与地区国家“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主流意愿相违背,这一战略实际上已陷入困境。
在经贸领域,美国作为东南亚国家的重要出口市场,美国政府对东南亚多国加征25%-40%不等的关税,将大幅增加相关国家的出口成本,削弱其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这不仅会影响这些国家的出口贸易和经济增长,还可能引发就业市场萎缩等问题。
美国正以关税为手段迫使东南亚国家与其进行贸易谈判。然而,谈判进程及其结果存在高度不确定性。
美国在推行"美国优先"政策过程中,不仅要求盟友承担更多防务开支,还采取具有排他性的地缘政治策略。这种制造阵营对立、构建封闭小圈子的做法,已引发东南亚国家的高度警觉。地区各国对美国战略意图保持审慎态度,不愿轻易选边站队。
据了解,鲁比奥的亚洲之行原本包含日本和韩国,美国务院拒绝透露取消原因。与此同时,美国与日本、韩国的贸易谈判陷入僵局。项昊宇分析认为,当前,美国政府与日韩两国的关系呈现出经济博弈加剧、安全合作存疑的复杂局面,传统同盟关系的稳定性正面临严峻挑战。
在经贸领域,特朗普政府秉持"美国优先"原则,频繁对日韩挥舞关税大棒。美国对两国钢铁、汽车等支柱产业加征高额关税,导致美日、美韩贸易谈判陷入僵局。日本为维护汽车出口等核心利益,虽握有一定谈判筹码,却难以轻易让步;韩国则在妥协与对抗间陷入两难,任何选择都可能损害本国经济利益。当前,日韩经济持续下行的趋势非常明显,这正在削弱三国间的政治互信与经济合作基础。
在安全领域,这种矛盾更为复杂。对美国而言,日韩仍是推行其所谓"印太战略"的关键支点,因而在政治军事领域仍维持同盟关系。然而对日韩来说,安全依赖与经济受压的双重考量,促使两国重新审视对美关系:一方面难以摆脱安全依赖,另一方面也开始寻求战略自主,积极拓展多元外交布局。
素材来源丨总台环球资讯广播《环球新闻眼》
记者丨樊梦
编辑丨王洹星
签审丨李修莉 康炘冬
本财经资讯由财经猫网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财经猫网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