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日友好医院医生肖某“术中离场”一事中,其出轨对象董某莹的学医路径受到关注。“4+4”医学生培养模式也被推向风口浪尖。
董某莹本科学习经济学,2019年通过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4+4”培养项目,只用了4年时间就拿到了医学博士文凭。这与传统医学生漫长的培养周期形成鲜明对比,从而引发公众质疑。
董某莹
在《非医学本科也能读医学博士?肖某出轨背后,公众有这三点追问》一文中,有网友在公众号后台留言表示:“这是任何一个医学生看到都会面容扭曲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骨科主任文天林表示:“目前中国培养医学博士的方式大致分为四种:传统本硕博模式(11年制)、八年制医学博士、‘4+4’跨学科培养模式、同等学历在职博士。”
所谓“4+4”培养模式,指的是4年非医学专业教育,加上4年的医学专业教育。这一模式让本科没有选择医学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拥有了做医生的机会。
对于董某莹的学医路径,业界医生怎么看?“4+4”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医生,又能否成为合格的临床医生?
对于董某莹的经历
多位知名科普医生发表看法
- 北京朝阳医院普外科主治医师曾维根,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毕业。他在社交平台上发视频表示:“首先,协和‘4+4’没有规定本科是什么专业,也就是说无论你本科学的是什么专业,都可以报这个‘4+4’。所以她本科是经济学,这一点从理论上来讲没有任何问题。”至于董某莹博士是内科的,导师是骨科的,曾维根解释:“我觉得她这个内科应该是入学的时候招生定的是内科,在读书的过程当中变更了学科,从内科去到了骨科。这要是搁在一般普通的院校、普通的学制,很难发生变化。”
- 在胸外科方面,据新华社报道,2021年11月,董某莹作为北京协和医学院实习医生,在北京市第六医院的医联体胸外科病房手术室,与医护人员进行团队协作开展荧光腔镜精准肺段手术。此时距离董某莹被北京协和医学院内科学录取仅两年。
-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医生杨阳在社交平台上说:“协和医学院董小姐这个事,还是挺令人震惊的。一个2019年还只有经济学本科学位的人,现在居然成了医学博士,甚至以第一作者身份编写泌尿外科指南。而杨医生本人5年本科、3年硕士、3年德国博士,再加规培2年,辛苦学医13年才有资格给你看病。”他还表示,我国对临床医学考研的管控是很严格的,不允许跨专业考研,即便你学的是药学、护理甚至中医,都没资格考西医的临床医学。
- 知名科普医生许超表示:“膀胱癌诊疗指南一般来说是给业内人士看的指导性的内容,一般参与指南撰写、讨论、审阅的,基本上都是泌尿外科业内知名专家。刚跨界到了泌尿外科就能以第一作者身份写这样的指南性文章,这里面的东西,我就不说啥了。不管是中文还是英文,虽然她可能是主要撰写者,但低年资的医生,出现在膀胱癌诊疗指南第一作者的位置,本身就是值得商榷的。”
普通医学生培养时间能合理缩短吗?
行业专家普遍表示,“4+4”毕业的学生虽然取得了医学博士(MD)学位,但仍然缺乏临床经验,必须经过规范化医生培训并参加严格考试后才能取得医师执业证,成为一名临床医生。
近年来,顶尖医院对于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使得医学本科生甚至是硕士生找工作都越来越困难。“仅仅拥有临床医学本科学历基本连二级医院也很难进,而头部三甲医院近年来更是基本只招博士以上学历,就连硕士生也很少有科室招。”某三甲医院主任告诉记者。
第一财经记者在报道中表示,“建立体系缩短医生培养时间”已经成为医学教育面临的迫切问题。国内医学教育存在课堂无法服务于临床的问题,需要在合理缩短学生在写论文获得文凭上耗费的时间,同时加强临床实践能力,以培养更多能看病的医生。
一名医疗卫生界的全国政协委员曾提出:“学历不等于能力!在目前我国的医学教育体系中,读书和看病是相互割裂的,哪怕你读到了博士,如果不参加规范化培训,照样看不了病,科研型的研究生离临床就更远了。”
图源:新华社
针对近期舆论关于“4+4”模式培养出的医学生医术堪忧的说法,专家表示,“4+4”模式本身不是问题,因为授予的只是学位,“4+4”学生并不是一毕业就能成为医生,同样是需要经过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并参加严格的考试之后,才能成为临床医生。关键在于如何建立严格的考核准入制度,通过了考试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学习深造,这样不仅能节省学生的学习时间,也节省了大量的社会资源。
经过严格筛选进入协和“4+4”试点班的学生
将收获怎样的医学教育?
记者注意到,与“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相比,协和“4+4”试点班的课程学习和临床实习都显著提速。
- “八年制”的前2.5年为医预科(在清华大学完成),进入医学教育阶段后,还有基础医学课程1.5年、临床医学阶段3年4个月(含见习、实习和境外交流),以及最后8个月的科研训练和毕业论文答辩。
- 而“4+4”试点班的学生,在完成10个月的器官-系统-功能整合模块课程之后,临床核心课程及见习时间为14个月,临床实习12个月(与八年制同步),最后1年为自选模块(包括临床专科轮转、科研训练、境外交流)和毕业论文答辩。
对一名医学生而言,这样的培养时长是什么概念?南方都市报记者询问了一名协和“4+4”试点班开设之初,在该校攻读医学博士(M.D.)的医学生晓梦(化名),她的升学路径为临床医学本科5年+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3年(规培并轨)+博士3年。
图源:新华社
晓梦告诉记者:“前4年就读非医学类专业的学生,接受4年医学教育就拿到医学博士学位,这意味着他们不仅要在4年内完成相当于临床医学本科生5年的课程,还要见习、实习、完成科研实验和博士论文。如果按培养方案完成所有要求,确实会很艰苦。”
医学生要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还要在临床一线积累经验,在晓梦看来,这些都需要时间。她笑称,与更普遍的“5+3+3”学制相比,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已经被部分人诟病 “火候不到”,但这些以清华本科分数线考进来的同学确实够聪明,即便一开始临床基础差,在后续的规培阶段多加历练,也能逐渐弥补自身不足。后来,学制更短的“4+4”试点班出现,晓梦认为对这些同学来说,通过规培积累经验更加重要。
“其实在美国‘4+4’模式下,学生从医学院毕业之后也要经历很长的resident(住院医师)阶段。而像我们这种普通学制的,三年踏踏实实轮转下来,至少常见病大都见过,遇到病情变化不容易做出低级误判。虽然很苦,还是有收获的。”
然而,协和八年制和“4+4” 试点班的毕业生,有时却能受到一些用人单位的青睐。晓梦提到,其中一个理由是年龄——这类同学正式毕业时,普遍比正常年限培养的医学博士年轻几岁,如果是女生,暂时还未面临结婚生育。此外,如果其中有一些人的导师是科主任乃至院士,不排除会受到一定加持,更容易留在协和系统内。
尽管校方介绍,该试点班在培养过程中会进行考核,严格分流,但据其回忆,近几年未曾听闻有“4+4”试点班的学生被淘汰。
“我完全理解网友的愤怒,但我也有些想辟谣的部分,比如真的不用‘一棍子打死’所有人。”晓梦对记者感慨,“希望母校能直面公众的疑问。我内心还是希望,协和是国内最好、最神圣的医学院。”
南方+评论员:“董小姐”疑点重重
是时候回应了
针对此事,南方+评论员表示,这已经不仅仅是一则博人眼球的桃色新闻,当事人面临的指摘也不仅限于“医德”。借此追问,如此重大的问题,为何只是跟着桃色新闻一同曝出?如果没有男方妻子的举报,没有网友的“吃瓜”,是否就能得过且过,被隐藏在公众的视野外?
事情发展到这一地步,疑点越来越多。虽然在不少学者和专家看来,“4+4”学制是对医学人才培养的探索,其存在具备一定的合理性,但这无法打消公众因个案而产生的焦虑,对“速成女医生”需要医院和相关部门予以进一步的调查和回应。
从一系列反常识的内容中,公众嗅到了“特权”的味道。其中,又以北京协和医学院“4+4”的培养模式遭到的质疑最为集中,许多网友结合多个年份的录取情况,猜测这一制度虽然部分实现了“培育复合型人才”“为有志于转行学医者提供帮助”,但也成为部分人的捷径。尤其是相关报道和项目发起者的推荐语中,都曾将董某莹作为优秀代表,此次事件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一面,颇有一种“代言人塌房”的既视感。
对比近年来其他类似的舆情热点,这一事件又有些许不同。公众产生的疑问不仅指向人才培养的制度,更集中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公信力上。医疗卫生关乎民生福祉,绝不能马虎。
人们常说“像手术刀一样精准”
如今
到了医院给自己看病的时候了
来源 南方日报
网友看法
1、网友As:说白了,就是自己的子女读书不行,能力不行,但是家族红利要继承啊,怎么办呢,那就搞出一个招生政策,降低门槛,但是需要内推一下。 内推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电话的事。
2、网友远见卓识暖阳6:王辰还适适做院士吗?
3、网友桑间篱下:广东人民强烈要求取消4+4
4、网友快乐的饭团vk:以学习西方先进制度为幌子,开方便之门,行苟且之事。
5、网友看客:4+4的学生必须只给正厅级以上的领导做手术,而且不能有5+3+3毕业的学生做助手,普通老百姓没这资格[呲牙]
6、网友故事和鸣:曾维根的部分内容失实,断章取义。曾医生的原话原义是正常情况下转骨科很难,但是4+4本专业不是医学生,学医的4年相当于本科生,而本科生本来就什么都要学,所以转科目不难。
7、网友天地之间CLZS:毛主席曾经说过: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去,1965年开始全国每个大队都要配至少1—2名赤脚医生。但赤脚医生的选拔至少要初中毕业的才可以去学,边学习边实践,这几十年正是人口增长期,然后就开始计划生育。一部分人家里往上几代人都懂草草药,然后通过比较系统的学习成了当地方圆百里的名医,解决了好多大医院的医生没能解决的问题!结果现在断代了,是什么原因值得深思!
8、网友爱喝热美式加冰:所以是谁提出的4+4呐?其心可诛吧 [泪奔]
9、网友直爽旭日u74:4+4太对不起老百姓家里的孩子了
10、网友真诚葡萄3X9:以后看病眼睛不要总盯着有博士头衔的年轻医生,尤其近几年的某些医学博士!也许就是徒有虚名!
11、网友用户2323943789366:以后看病要仔细研究一下医生简历,如果本科不是学医,要慎重;再看医生研究生的专业是否和现在的科室相对应,必要时还要看医生的论文、科室评价……[捂脸]
12、网友我心飞翔q7:协和医院4+4博士培养模式漏洞百出,害人害己,危害教育公平,损害全国人民的利益。恳请中纪委,教育部深入调查,给全国人民一个交代。
13、网友聪慧我是一片云:什么4+4模式,实则就是后门模式,这对苦读十几年还不能一下子拿到医师执业资格证的学生来说太不公平了,他们走捷径,基础知识哪有那些扎扎实实苦读出来的人牢靠?应该取缔这个4+4模式避免走后门。
14、网友暖阳LLJ:什么叫只是授予的学位?意思是授予博士学位没问题?只要不上手术台不出诊就行?
15、网友Junjin35:这哪是培养医生,分明是培训杀手
16、网友坦荡的海风2:别说同行震惊了,也一个老百姓都有些后怕,去医院看病的医生,甚至未来的主任专家号,竟然不是科班出身,四年速成的东郭先生,会不会草菅人命?资本的力量可以一手遮天吗?可以让一个月了五年医学的医科学生让位给一个学了四年非医科专业学生,让一个苦读了11年医学专业的学生和一个只学了四年三年资本运作出十几篇论文的的水货学生同一个起跑线,让我们把生命和健康交给这一群水货,令人悲哀,教育被资本和权力污染到如此地步是我中华的耻辱!
17、网友端庄优雅湖泊zh:说了半天,父母到底是谁?一个也不敢说,都是白说。
18、网友进取橘子N:就算是11年制的博士给患者看病,能看好吗?大部分都是看不好的,除非是非常普通的病,这个4年的外行博士竟然能进手术室,这和草菅人命有什么区别
19、网友快意春风:上海交大、协和医院推出的4+4临床医学博士培养就是个笑话,一些半路出家的学生跨专业经过4年培养就能打好人家8年的医学基础?你真当医学专业是没技术含量的学科?!说白了这个模式就是方便某些没考上医学专业的门阀子弟进入医学这个高端殿堂
20、网友2023不平凡的一年:查一下王辰?
本财经资讯由财经猫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财经猫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