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加征关税,使得智能手机等制造业回流到美国。但分析师并不支持这一观点,他们把特朗普的计划形容为“一厢情愿”,这将在未来几十年对科技行业格局产生负面影响。
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近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特朗普“绝对”相信苹果可以在美国生产iPhone等其他设备,“我们有劳动力,我们有资源来做这件事。”
但多数供应链专家认为,要在美国完全制造iPhone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总部位于加州洛杉矶的投资银行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师艾夫斯(Dan Ives)在4月8日的报告中表示,如果iPhone在美国制造,苹果公司就必须复制亚洲地区复杂的制造业生态系统。届时在美国售卖价格可能会达到约3500美元,而目前约为1000美元。
克林顿时期的财政部长萨默斯在4月7日公开对特朗普关税做出评论,称大幅对外加征关税等于间接对本土中产阶级增税,伤害企业并迫使经济下行,会提高物价和失业率,这是最基本的经济学常识。
特朗普政府对全球多国加征“对等关税”的政策引发资本市场和工商业界的轩然大波,苹果成为受冲击的“重灾区”。据央视新闻报道,苹果制作一部手机成本大约580美元。但在美国宣布对华加征的所谓“对等关税”后,增加的税额将达到296.86美元。据摩根士丹利预测,这一轮关税成本给苹果公司带来的损失可能高达每年330亿美元。
根据“美国元件20%豁免”条款,如果进口产品中有20%以上的美国原材料、零部件或技术,则美国只对产品“非美国”的部分征税。3月27日至29日期间,5架满载iPhone和其他产品的货机从印度起飞,直抵美国。这是苹果为规避美国4月5日生效的10%“对等关税”而进行的紧急行动。
苹果高度依赖亚洲供应链,近年来正试图多样化。去年8月,苹果公司宣布iPhone 16 Pro和16 Pro Max系列将在印度制造,预计将推动印度在全球iPhone产量中的占比从14%增长至25%。苹果还考量在巴西扩大iPhone的生产线。
在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苹果就将部分手机和耳机生产转移至印度,将部分耳机、手表和电脑生产转移至越南,并在马来西亚和泰国增设电脑产品生产线。
此次面对成本压力,苹果面临艰难抉择,也可能通过“砍价”降低零部件采购成本,例如要求台积电、富士康等供应商让利,但这将加剧供应链企业的利润危机。此外,苹果还可以与电信运营商合作降低换购补贴、缩减以旧换新折扣,或取消部分赠品来隐性涨价。然而,这些策略都可能引发消费者的不满,影响品牌形象。
专注苹果的科技记者马克・古尔曼此前也发文认为,苹果不会在这几年内将iPhone生产转移到美国本土,主要是因为成本太高。
自特朗普政府宣布实施所谓“对等关税”以来,苹果已连续三个交易日遭遇重挫,累计跌幅超过19%,公司市值缩水6380亿美元。
针对关税风险,苹果早已进行了布局。该公司于2月24日宣布,计划于特朗普4年总统任期内在美国本土投资超过5000亿美元。苹果及富士康等合作伙伴的一揽子投资计划遍布全美各地,包括在得州休斯顿开设一家新的先进制造工厂,生产支持Apple Intelligence的服务器。
苹果还将把其美国先进制造基金增加一倍,在底特律建立一所学院,培养下一代美国制造商,并增加在美国的研发投资,为尖端领域提供支持。未来4年,苹果计划招聘约20000名员工,绝大多数专注于研发、芯片、软件开发、AI和机器学习。
网友看法
1、网友简墨:真是的,干嘛一定要用iPhone,小米、op、荣耀不香吗![大笑][大笑][大笑]
2、网友大大大Owen:希望能把 ios 的游戏转到安卓去,如果可以,我立马转
3、网友麦小就:你从我面前缓缓走过,天气都变得晴朗[送自己一朵花][送自己一朵花][送自己一朵花]
4、网友乐观的淡泊远方:以前一直是苹果手机,去年4月开始就换安卓机了,除了画质上有点差异,其实所有的都比苹果好
5、网友网络街溜子:二手苹果会涨价了。[灵光一闪]
6、网友取名愁白少年头:这写得是认真的吗?
7、网友肚皮凉:难复制是不是能复制?
8、网友顽强橘子0V:快涨快涨,反正关我什么事,国产真香[大笑]
9、网友阆仁在江湖:涨太少了,多加几倍又如何[看][看][看][看]
10、网友李失踪君:我的VIVO手机好用得很
11、网友陈小二上酒:或?就是有可能,猜测呗。
12、网友过山候:国内的基本不会涨 因为不是原产于美国 它现在只是美国品牌 不是美国生产
13、网友紧急呼叫77:17开始涨价
14、网友百幕纹绣:先辈未曾低头,吾辈岂能折腰。坚决支持国家的正义行动。抗美救国救民,我辈义不容辞的责任![加油][加油][加油]
15、网友葵华子:华为手机,自己制造,安全可靠,质量过硬,没有后门,用着放心,值得拥有。
16、网友福瑞:关税大战iPhone妥妥的牺牲品,
17、网友发心世界和平:两国的走私集团有活儿干了
18、网友半生丶闲:就算你自己产。对等税在那摆着。卖自己人吧。
19、网友老实人:[玫瑰]根据2025年第一季度的警方通报和案例统计,国内诈骗案件呈现以下特点和主要手段: ### **一、诈骗案件整体趋势** 1. **发案数与损失金额** - 以上海为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既遂数同比下降10.8%,接报金额同比下降21.1%。 - 但诈骗手法仍在不断翻新,尤其是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占比最高(超过40%)。 2. **主要受害群体** - 平均被骗年龄为38岁,中青年是主要受害群体。 - **老年人**易受假冒客服类诈骗(如86岁老人网购保健品被骗)。 - **青少年**易受游戏交易诈骗(如7岁小学生因免费代打游戏被骗)。 --- ### **二、2025年一季度高发诈骗类型** 1. **虚假投资理财诈骗(占比超40%)** - 手法:以股票、期货、虚拟币等为诱饵,诱导下载虚假投资APP,骗取资金。 2. **虚假网络购物诈骗** - 包括二手交易诈骗(如演唱会门票、游戏装备交易),受害者支付后卖家消失。 3. **冒充平台客服诈骗** - 骗子谎称“会员自动扣费”,诱导下载山寨APP(如“银联会议”“抖音会议”)并开启屏幕共享,盗取资金。 4. **刷单返利诈骗** - 通过“点赞任务”小额返利诱导大额投入,最终无法提现。 5. **虚假网络招嫖诈骗** - 以“同城约炮”为名,诱导支付“入会费”“保证金”后消失。 6. **假冒公检法诈骗(案损最高)** - 虽然发案较少,但平均案损超35万元,骗子恐吓受害人“涉案”,要求转账至“安全账户”。 7. **游戏交易诈骗** - 包括“代练升级”“装备交易”等,骗子以“定金”“代练费”为由骗取钱财。 --- ### **三、诈骗新手法与资金转移方式** 1. **引流渠道变化** - **网络端**(占比80%):社交平台、虚假APP、游戏交易平台等。 - **电话/短信端**:冒充客服、虚假贷款类诈骗。 2. **资金转移隐蔽化** - **购物卡充值**:骗子诱骗受害人购买超市储值卡,套取卡密后变现。 - **黄金邮寄**:线上购买黄金直接寄至指定地点,规避银行监管。 - **亲属卡/红包洗钱**:诱导绑定“亲属卡”或发送“口令红包”转移资金。 --- ### **四、警方提醒与防范建议** 1. **凡是要求“屏幕共享”“购买购物卡”“网约车送现金”的,都是诈骗**。 2. **网络交易务必通过官方渠道,避免私下转账**。 3. **刷单返利、高回报投资等“天上掉馅饼”的承诺,均为骗局**。 如需更详细案例或最新防诈措施,可参考警方通报及反诈宣传平台。
20、网友勇往直前
本财经资讯由财经猫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财经猫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