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冠洁既是历史的参与者,
也是推动者。
作者:尹洁
编辑:隋坤
传奇老人辛冠洁先生2022年11月6日凌晨两点在北京协和医院因病去世,享年101岁。
辛冠洁1922年出生于山东章丘,1938年参加革命,曾任《大众日报》总编辑、中共中央驻越南劳动党中央军政顾问团意识形态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哲学史研究室主任等职位。
2019年,他曾接受《环球人物》专访,虽已98岁高龄,却依然精神矍铄,唱起抗战时期的歌《梅娘曲》来还是一字不差:“哥哥,你别忘了我呀,我是你亲爱的梅娘……”这首著名歌曲创作于1935年,讲述了南洋爱国华侨回国参加救亡图存斗争的动人故事。
从烽火硝烟中一路走来,亲眼见证积贫积弱的中国如何一步步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辛冠洁既是历史的参与者,也是推动者。
抗日根据地的新闻战士
辛冠洁出生在山东章丘一个富庶之家,15岁时就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参加了革命。
当时辛冠洁家账房先生的儿子在北大读书。在账房先生儿子的影响下,辛冠洁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1938年,辛冠洁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几年后,他深陷山东“肃托”事件中,深受若干苦难,平反后由党组织荐入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读书。在那里,他和同学们经常与日军交火。后来辛冠洁身负重伤,留下了残疾。
不过在采访中,辛冠洁没有提自己负伤的事,而是回忆起自己的两位战友——从泰国和菲律宾回国参加抗战的华侨。
“当时,我们是一个三人小组,一起并肩战斗。撤退时,日本鬼子把我们逼到一个山头后面,我们被迫各自为战。由于敌众我寡无法克敌制胜,最后只有我活了下来,他们都牺牲了。其中一位战友留给我一只烟斗,我几十年一直带在身边,每次看到它都很难过。”
·1946年,辛冠洁(左一)在临沂与战友们在一起。
抗大学习期满后,辛冠洁被党组织分配到山东省委机关报《大众日报》工作,成为一名新闻记者。当时《大众日报》有8个版面,主要报道中国军队抗战和老百姓支援前线的事情。
据辛冠洁回忆,解放战争中,沂蒙山区家家户户都没有门板,因为全用来抬伤病员了。类似的故事,辛冠洁写了很多,比如一篇题为《赤石沟怎样组织了抗属生产》的报道,于1945年4月15日《大众日报》的头版刊发,在群众中引起了较大反响。
·辛冠洁(本刊记者 侯欣颖/摄)
文章描述了当地通过宣传“儿子出去抗战是为谁”,使抗日战士的家属提高了生产觉悟,最后连双目失明的大娘都主动帮忙搞生产、支援前线。
不久后,辛冠洁又采写了一篇《张敬堂同志怎样组织群众开渠》的报道,讲述了从事敌后武装斗争的共产党干部张敬堂,如何给群众做工作、组织开渠、号召多打粮食支援抗战。
抗日战争期间,《大众日报》共牺牲了300余人。作为记者的辛冠洁,从没有离开过山东的抗日根据地。“ 大家都认识到,再不起来抗战,就真的要成亡国奴了。”
抗战结束后,辛冠洁又经历了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他在《大众日报》工作了11年,从记者、编辑一直做到总编辑。回想起那段烽火硝烟的岁月,辛冠洁感慨万千:“中国之所以能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主要依靠的是人民,这一点不能遗忘。”
一生痴迷是文物
上世纪50年代初,辛冠洁离开了新闻岗位,奉调越南,担任中共中央驻越南劳动党中央军政顾问团意识形态顾问。1954年回国后,他曾任中、苏、英、法、美五强首脑印度支那问题日内瓦会议的中国政府代表团顾问,世界和平运动大会特邀理事,中国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
工作之余,辛冠洁最大的乐趣就是研究和收藏文物。
上世纪50年代的北京,由西单向南到宣武门、和平门、琉璃厂、虎坊桥,由隆福寺向南到北新桥,到处都有古董铺。辛冠洁与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常去这些地方“发掘”。
每隔一段时间,大家便相聚一堂,将各自新近购得的古董展示一番,相互品评,谓之“斗宝”。
·辛冠洁藏印。
辛冠洁有许多收藏轶事。上世纪50年代中期的一个春节,荣宝斋为京城书画家、收藏家们举办了一次内部展销会,会上有明清书画数十件,其中明朝“四大才子”之一文徵明的一幅行书立轴吸引了辛冠洁。
辛冠洁一向喜欢文徵明的字,于是当场付了定金。按行内规矩,展览结束后即可付款取字。不料,著名画家黄胄也看中了这幅立轴,当场盖上了自己的鉴赏藏章。
黄胄走后,时任对外文委主任的著名学者张奚若也来到展销会上,同样看中了这幅立轴,等展览一结束就将之“抢先”拿回了家。
当辛冠洁带着钱兴冲冲去荣宝斋拿字时,得知心爱之物被他人捷足先登。他当然不肯放弃:“别说黄胄、奚老,就是天王老子来争,我也不会放手。”他叮嘱荣宝斋的朋友,3天之后务必把这幅字送到自己家里。果然,几天后,立轴还是被他收入囊中。
正是因为如此痴迷,辛冠洁成了业内闻名的收藏大家。他的藏品从书画、碑帖、陶瓷、青铜器,到葫芦、石头、竹木牙雕等均有涉猎。其中他最喜欢的是古籍善本,收藏有数十万卷之多。
“那时我的工资大部分都用来搞收藏了。”辛冠洁对《环球人物》记者笑道。有一次他的儿子发烧想吃梨,家里竟连买梨的钱都拿不出。辛冠洁的妻子张一萍曾经调侃:“人家的钱都是吃在肚里、穿在身上,我们家的钱却是挂在墙上。”
2003年,辛冠洁又做了一件令同道中人惊讶的事。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嘉德拍卖会上竞得清代考古学家、收藏家陈介祺二百镜斋藏镜拓本两册,共182面铜镜的拓片,贯穿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元明等多个朝代。
得此拓片,辛冠洁大喜过望。当时已年过八旬的他,每日伏案逐字精心研究,并查阅大量资料。历时一年半,他完成了上、中、下三卷共24万字的《陈介祺藏镜研究》,为后人研究青铜器提供了丰富翔实的资料。
·辛冠洁(本刊记者 侯欣颖/摄)
“传统文化要振兴
而不是复古”
辛冠洁说自己的性格倔强而乐观,“认准的事不回头”。
上世纪70年代末,辛冠洁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担任中国哲学史研究室主任。
在这里,他充分施展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功底,先后创办《中国哲学史丛书》《中国传统思想研究丛书》,主编《中国儒学百科全书》,参与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中国哲学史部分、《明清实学思潮史》《中国哲学家评传》等书。
此外,他还撰写了大量个人论著,包括《黄宗羲评传》《陈确评传》《列子评述》等,并在学术期刊、学术会议、主流媒体上发表了几十篇论文和杂文。
其中发表于日本筑波大学“第八届退溪学国际学术会议”上的《论李退溪的心学思想》一文,获得了国际学术论文奖。
上世纪80年代,辛冠洁开始研究孔子和儒学,参与创办了中国孔子基金会、国际儒学联合会、中日韩实学联合会,创办并主编《中国哲学史研究》《孔子研究》两本学术季刊。
·辛冠洁手稿。
在辛冠洁看来,孔子并非哲学家,而是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当时的社会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他的仁爱思想、世俗化的伦理道德观,大一统思想,有教无类等理念,对于促进国家统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民族团结有重要意义。”
不过,对于近年来出现的“复古”潮流,辛冠洁不以为然。
“对于传统文化,我们的态度应该是振兴,而不是倒退回去。在今天这个时代,人们还要行周朝的礼仪吗?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的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其具有先进性的那一面,而那些早已落后于时代的、消极的东西,就要抛弃。正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封建主义那一套压迫人民的思想,肯定是不能恢复的。”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政治、经济领域的支撑,反过来又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彰显着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水平。
今天,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仅在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底气,也在于不断“出海”的影视作品、网络文学、动漫游戏,更在于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习汉语、研究中国文化、来中国旅游观光。
让世界更多地听到中国声音、更深刻地了解这个文明古国,同时让中国更好地融入世界,是新一代文化人的使命。
“中国文化离彻底振兴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我们现在绝不能沾沾自喜。”辛冠洁说,“5000年的文明是我们自信的底气,但我们应该做出超越古人的文明成果才无愧于祖先。在这方面,中国依然任重道远。”
总监制: 吕 鸿
监 制: 张建魁
主 编: 许陈静
编 审: 苏 睿
网友看法
1、网友红袖添香168227108:一生都在为革命为传统文化的保留传播做贡献,传奇老人一路走好
2、网友人生匆匆a0OG:一生致力于振兴中华传统文化的传奇老人辛冠洁一路走好!
3、网友用户3036610065220际:5000年的文明是我们自信的底气,但我们应该做出超越古人的文明成果才无愧于祖先。 传奇老人一路走好!
4、网友静明言:看到很多一生都为国民为我们传统文化的做出贡献的老一辈传奇人物,他们都是长寿老人! 愿这些传奇人物一路走好[祈祷][祈祷][祈祷]
5、网友手机用户自由的人:致敬传奇老人辛冠洁先生,老人一路走好
6、网友平凡的生活918:传奇老人辛冠洁,参加革命奇事多,新闻战线几十年,哲学界内领军人。[赞][赞][赞]
7、网友有爱老太:多才多艺,智勇双全的人。
8、网友乐天派银杏:致敬传奇老人,革命前辈一身正气,一身传奇,祖国文化,永远弘扬,老人一路走好。[赞][赞][赞]
本财经资讯由顶点财经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顶点财经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