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猫网

历史学家许倬云去世 享年95岁

来源:澎湃新闻 时间:2025-08-05 01:27 阅读

澎湃新闻获悉,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在美国去世,享年95岁。

许倬云。视觉中国 图

许倬云在《许倬云八十回顾》里写道,他“生于1930年阴历7月10日,阳历9月3日”。他是清代布政使许松佶的后代,远祖为宋代状元许将。其父许凤藻,其母章舜英,出身无锡官宦世家。

许倬云晚年多次表示希望归葬家乡无锡与父母同眠:“坟地买好了,碑也刻了……父母走时吩咐过,我对他们有承诺。”梦中仍常忆父母关怀:“母亲摸摸我的背问‘痛不痛?’。”

许倬云生来身体便有残疾,四肢先天畸形,手脚内翻,需要借助双拐才能走路。而与他同时出生的孪生弟弟许翼云却身体健全,这种现象在医学上也非常罕见。这样的身体状况,让许倬云没法像其他孩子那样接受正常教育。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童年时期的抗战经历让许倬云终身难忘。93岁时他在访谈节目中被问及有何毕生遗憾,他沉默后引用陆游诗句:“但悲不见九州同”,并哽咽道:“抗战中长大的我,‘中国’二字刻在心里。”他提及抗战牺牲的军民,称“不能忘,忘不了。”

7月24日,许倬云的实名微博“@许倬云说历史”发布最后一条微博仍在讲述抗战记忆。

许倬云毕业于中国台湾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1970年移民至美国,后为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学系荣休讲座教授。他曾先后执教于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美国的多所大学,善于运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治史,研究领域主要在中国文化史、社会经济史和中国上古史,其代表著作包括《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汉代农业》《西周史》《万古江河》等。

2024年夏,《许倬云学术著作集》(六册)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这套著作集,选取了许先生本人认可的最能代表其学术生命的六种著作,经过细致的编辑工作和许先生本人亲自审定。以学术的眼光观之,读者可以从中了解中国的早期历史,理解中华文明的来龙去脉。

新书出来后,2024年12月15日,许倬云于比兹堡家中通过视频连线参与并发言。当时参与发言的学者余世存回溯说,“只是在他们所处的时代节点上,中国文化相较于世界落后了、落伍了,他们不一定抬得起头。许倬云先生作为新文化运动非常了不起的传人,承袭了新文化运动以来学术大家们的学问关怀,加上他个人的生命的关怀以及对华夏文化的关怀。恰好在他这里上了一个台阶,是以对我们华夏文化的生命力量充满了自信。”

在余世存看来,“许先生不仅仅对当下国际大事随时关注,他对人类历史上几十个文明共同体的兴起、繁荣、萧条和衰落其实也都做过研判和研读。在这个基础上,一个文明共同体的发展未来会是什么样的?可能在他的心目中早已了然于胸。尤其是对当今世界,凭他对中国在全球化时代参与的份额的关注程度,让他有这样的自信。这是我们应该向许先生学习的地方。”

澎湃讯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网友看法

1、网友学历积分落户:许老的《万古江河》听了几遍,听樊登老师采访他,记忆深刻的一段话分享给大家共勉:“自己要把握自己,不要随波逐流,不要对不起自己,父母给你这个人生命是天赐,但你长大成人是靠许许多多人的协助帮忙,你要关心人家,关心自然,关心世界,你长大是靠人家帮你长大的,你不能不谢世界,你不能不拳拳此心。“以告国人”就是以安天下的意思,是以安百姓的一个事情。” 许老的这段话让人警醒,人活着不能只为自己,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天下。 许老带给我们的精神永存,一路走好[祈祷][祈祷][祈祷]

2、网友爱生活的松鼠X9:在美国去世

3、网友水木未名:溯周礼秦制汉耕终铸江河万古 纵身残家亡国痛未屈枥骥初心

4、网友聪慧蜻蜓:感觉名声比较大,但实际学术影响有限。涉猎的面很广,上古史、农业史、社会史、文化史等都有涉足,但多以通史方式写作、思想散论呈现,导致专业深度受限。真正在汉代经济、秦汉制度、先秦礼制等方面的原始文献解读、方法创新、数据严谨程度上,难与田余庆、张光直、宫崎市定等严谨派并列。门外后辈一家之言。

5、网友上进橘子:老先生含着眼泪讲出这辈子唯一的遗憾:但悲不见九州同!甚是震撼!

6、网友未雨绸缪之兰陵堂:经常拜读他的文章,非常客观深入的知识分子

7、网友yugonghenan:读过先生几本书,《万古江河》《十日谈》等,很有深度,先生对中国的研究很有见地。 先生千古!

8、网友一心一意叶子Tv: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生活在美国死在美国因为什么

9、网友爱生活的宇宙85F:但悲不见九州同 许老走好[玫瑰]

10、网友晶晶的美妙生活物语:我舅舅大学在北大,后面去了西班牙,再也没回来。我不知道那边到底有多大的吸引力能致使他不回来探亲看看父母。我姥爷去世前最挂念他,遗憾离开的。他也没回来。后来让家人帮他寄照片,也没人理他。现在除了我妈和他有联系,其他人都断了联系。

11、网友行走的鱼:去年听十三邀时被许老的爱国精神深深感动,很深刻记住他曾说的:“往里走,安顿自己”,悲痛,许老一路走好

12、网友百姓一眺:为九州同努力过的人,才会有遗憾!置身于世外的人,说有遗憾,感动不了多少了!写大王来巡山的,死之前,还开了一句玩笑,说他没看到台湾回归?

13、网友以色列蒲公英:沉痛悼念先生! 一句“但悲不见九州同”,道出先生深沉而厚重的家国情怀!!

14、网友野兔汪的爱:读过许先生的三本书,字字珠玑,发人深省。先生对中国的历史当下未来阐述明了,拳拳爱国之心溢于言表,感人至深。惊闻先生仙逝,不胜唏嘘,又一位大家离我们远去。爱国不仅仅停留在口头渲泄,而是对时代的深入思考,甚至是批判。许先生千古,您的文字已做了最好的回答!

15、网友熊猫mCc:是维护美国霸权那个

16、网友郑宝123:我还以为是美国历史学家呢

17、网友直率小鱼qI:说到人生遗憾,老先生说“但悲不见九州同”时泪眼婆娑。老先生一路走好。

18、网友天行健18077:昨天还在看老先生的头条,转眼就走了?先生饱读诗书,著作等身,心系华夏,功德无量,老先生一路走好[作揖][作揖][作揖]

19、网友大发的龙焱:许老得称大家,最近经常看他特别焦急传统文化的危机,许老经历很多苦难,仍然不忘初心,身在美国和台湾那么恶劣的环境里,说实话反对台独,实在是令人敬佩!是文人士林的代表,非常可惜到许老晚年才得知他的风采,短短数年却像曾仕强老师等,又一位深爱中华文化的大师离开我们了!

20、网友小楼听风1910:又一个敬仰的大家走了,我很怀疑今后还能否产生许倬云先生这样的人。生逢战乱,天生残疾,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远离故土,却依然具备浓厚的家国情怀,对吾国吾民吾史始终怀有不渝之爱。其爱之重,其思之深,至少几十年来鲜有其匹。先生因缘际会,学贯中西,听过他老人家对中西文明的比较,其见解之精辟,思考之深入,都是非常罕见的。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为先生之驾鹤西去而痛悼,也发愿今后更多更深地研读先生著作。痛悼先生!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