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台记者8月2日获悉,香港发现首例基孔肯雅热输入病例,患者为12岁男童。
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传染病学讲座教授袁国勇表示,病患潜伏期曾在佛山逗留,回港后不久发烧,出现皮疹和关节疼痛,主要手指关节位置疼痛,并在联合医院留医,经核酸检测对基孔肯雅热呈阳性,目前因轻微症状转送玛嘉烈医院留医。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感染引起,经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流行范围呈持续扩大趋势。此前7月,广东佛山发生境外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
基孔肯雅热患者为急性起病,发热以中低热为主,显著特征是关节痛,绝大多数患者的关节疼痛及僵硬状态在发病数天内恢复,个别患者遗留关节功能损害。(总台记者 朱丹)
新版诊疗方案发布 关于基孔肯雅热专家研判>>
一问到底丨确诊超4000例,基孔肯雅热啥来头?总台专访中疾控专家>>
世卫组织警示基孔肯雅热疫情风险 防控蚊虫滋生是关键>>
放蚊子吃蚊子 应对基孔肯雅热广东尝试新办法>>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责任编辑:周芷晴
网友看法
1、网友银句简评:#银句简评# 有点奇怪!粤港仅一江之隔,香港才一例,看来这蚊纵有翅膀也很难飞过水域。[微笑]
2、网友一个智慧的凡夫俗子:来自佛山的病毒??
本财经资讯由财经猫网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财经猫网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