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猫

专家:对等关税或是一场世纪大博弈

来源: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时间:2025-04-13 03:56 阅读

王晋斌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原常务副书记、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

本文字数:2786字

阅读时间:7分钟

“对等关税”试图强行“校准”美国经济的内外循环路径,改变美国经济现有的内外循环方式,再平衡美国实体经济(制造业)和美元货币体系,涉及全球产供链和美元货币体系运行方式的改变,或是一场世纪大博弈,对全球经济造成了重大风险。

“对等关税”或是一场世纪大博弈。原因有三:

(1)是一项美国国家紧急状态下的政策。特朗普在签署“对等关税”行政令当日宣布美国进入国家紧急状态。

(2)“对等关税”几乎不区分地缘政治盟友关系。直接把美国放在了世界的对立面,对所有国家征收10%的“基准关税”,并对美国有贸易顺差的国家征收个性化更高的“对等关税”,采用一个简化公式计算出税率(具体参见Reciprocal Tariff Calculations, Office of United States Trade Representative)。

(3)“对等关税”直接目的是降低美国货物贸易赤字。美国货物贸易赤字直接与全球产供链和美元货币体系相关。由于美国货物贸易赤字规模巨大(2024年赤字1.21万亿美元),大规模降低美国贸易赤字会冲击现有的全球产供链,部分产供链或被迫实施地理位置重构,甚至引发全球产供链大调整。美国大规模外部再平衡将减少美国以贸易逆差的形式输出美元,全球美元流动性收紧,这直接影响现有美元货币体系的运行方式。因此,“对等关税”将引起全球贸易、投资和货币体系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现有的全球产供链布局和美元货币体系运行方式,或是一场世纪大博弈。

美国奉行“美国优先”,单方面做出近乎疯狂的改变,严重破坏了基于规则的全球多边经贸秩序,危害世界经济的平稳运行。美国认为,现有全球经济运行秩序所致的巨额贸易赤字危及美国国家安全,全世界都在占美国便宜。具体的是什么?

我们可以从美国经济内外循环的方式和财务账单来入手。

如果美国人不用做辛苦的工作,仅靠美元货币体系“过度特权”的“借鸡生蛋”模式,从全世界借钱还能获取投资的正净收益,美国何乐而不为?答案是:“过度特权”运行模式基本走到尽头,美国需要“校准”美国经济的内外循环路径,再平衡美国实体经济和美元货币体系。

这种再平衡的含义是:美国不会放弃美元货币体系,但要降低美元货币体系“过度特权”紧运行日益暴露出来的不可逆风险。

图1给出了1999年以来,美国对外净投资净头寸以及对外投资净头寸占GDP的比例。可以看出,截至2024年末,美国对外净头寸达到了惊人的-26.2万亿美元,占同年美国GDP的比例高达近90%,而在2007年这一比例仅为8.8%。对外负债规模巨大,借债成本难堪重负。

图1、美国对外投资净头寸及占GDP的比例变化(2006-2024)

注:对外投资净头寸*(-1)/GDP是右轴。

数据来源:BEA.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次贷危机之后,美国一方面在推动制造业回流,重振美国制造业;另一方面贸易逆差在不断扩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相互冲突的情况?

答案可能需要从市场化的“人性”出发:如果美国能够不费劲就能消费到世界商品,为什么要自己辛苦生产。

美国充分利用了美元货币体系,次贷危机之后,美联储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扩表,从大约1万亿美元扩张至4.5万亿美元左右;疫情冲击后,美联储实施了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扩表,从4.2万亿美元扩张至近8.9万亿美元。两次扩表之后均有缩表,截至2025年4月3日,美联储总资产缩表至约6.7万亿美元。次贷和疫情两次大冲击,美联储扩表规模在5.5万亿美元以上。在反危机时期近乎零利率背景下,这些通过直接印钞发行出来的货币都会最终形成购买力,如果通过各种渠道流向美国家庭,就会增加消费,降低储蓄意愿;如果通过各种渠道流向企业就会加大投资,增加进口。

这就形成了历史上美元货币体系全球循环的两次大变化:美国人购物,外国人把卖东西获取的美元部分再次借给美国人,美国人拿着借来的钱的一部分在全球投资,形成了一次阶梯式的对外投资负净头寸的上升,从2010年的约-2.5万亿美元变为2021的约18.5万亿美元;形成了一次断崖式的负增长,从2022年的-16.3万亿美元骤变为2024年的-26.2万亿美元。

问题就出在:这种“借鸡生蛋”的“过度特权”运行模式,随着投资规模急剧膨胀,一方面存在投资边际收益递减约束;另一方面高通胀高利率背景下的强美元,导致美国借钱成本大幅度上升,压缩了美债的结构性杠杆效应(美债利率上升,不再是低成本借钱),同时,强势美元带来了汇率估值损失(美国在外国投资后,换成的美元数量减少)。因此,边际收益递减、结构效应大幅减弱以及汇率估值损失三大因素在同一时期共同作用,导致美国利用美元货币体系“借鸡生蛋”的“过度特权”几乎是骤然停止!

依据BEA提供的1999年以来的数据(U.S. International Transactions, Released March 20, 2025),2024年美国初次账户平衡(Balance on primary income )在历史上首次出现了亏损(-88.9亿美元)。图2进一步给出了初级账户中投资的净收益,2024年下降至117亿美元,相对于26万亿美元的对外投资负净头寸,投资净收益率不足0.05%,可以视为零。

美国货物大规模对外贸易逆差,如果能够通过对外投资净收益+服务贸易顺差来对冲,美国对贸易赤字的风险就不存在。问题在于:(1)对外投资净收益对冲作用多大?2024年下降至0.97%,不足1%!历史上的峰值2017年可以对冲货物贸易逆差的1/3(图2)。

图2、美国对外投资净收益及其对冲货物贸易逆差的比例

数据来源:Primary income Receipts(payments): Investment income, Millions of Dollars, Annual, Not Seasonally Adjusted, BEA.

(2)服务贸易顺差的对冲作用多大?图3给出了1999年以来的数据,可以看出尽管2024年美国服务业贸易顺差近2952亿美元,基本处在历史峰值水平(2018年近3002亿美元是历史峰值),但由于货物贸易逆差增长过快,对冲比例只有24.3%,较2013年历史峰值36.2%明显下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不愿意出口扩散高技术服务业,想维持技术垄断,导致服务业在全球贸易的潜在竞争力未发挥出来。

图3、美国服务业贸易顺差占货物贸易逆差的比例(%)

数据来源:BEA; U.S. Census Bureau via FRED.

至此,就可以从美国经济内外循环视角来剖析“对等关税”。(1)美元货币体系“过度特权”用到了极限,处于紧运行状态。(2)美国不想高技术服务业通过贸易扩散,想维持技术垄断。

那么怎么解决美国巨额的货物贸易赤字?美国生产,在岸生产。这可能会导致全球产供链发生持续的重构。

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相关问题:美元货币体系运行方式的“校准”。美国不会放弃“过度特权”,但会适度缩减对外投资负净头寸的规模,至少是降低对外投资负净头寸占美国GDP的比例。

假定“对等关税”带来美国对外贸易赤字有所下降,但无法根除,美国依然会拥有较大规模的对外贸易赤字,这是美元体系需要通过贸易逆差输出货币内生决定的。这对全球来说,如果“对等关税”收缩美国贸易赤字,这意味着全球美元流动性会逐步收紧。在假定的极端情形下,如果美国贸易赤字收敛于零,对外贸易平衡,“对等关税”会显现出一定程度的“金本位”所致的通货紧缩作用。

总体上,“对等关税”试图强行“校准”美国经济的内外循环路径,改变美国经济现有的内外循环方式,再平衡美国实体经济(制造业)和美元货币体系,涉及全球产供链和美元货币体系运行方式的改变,或是一场世纪大博弈。

文章仅作为学术交流,不代表CMF立场。

延伸阅读

毛振华:发挥香港优势 护航内地企业“出海”

王晋斌:“对等关税”:在岸优先于友岸、近岸

毛振华:短期政策调控与中长期结构改革须同时发力

袁海霞等:新动能持续蓄势,价格仍是PMI的主要拖累

刁大明:“特朗普2.0”对华安全战略的延续与变化

【视频】刘元春:“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

毛振华:一季度经济开局向好,但仍有三大新题待解

陶冬:以市场角度解读“特朗普冲击波”背后逻辑及效果

网友看法

1、网友中年说道:有人说,老美第一政治上极不确定,反复横跳,国家信誉丧失殆尽;第二民众养尊处优,由奢入俭难,人种混杂,凝聚力极差;第三军事霸权摇摇欲坠,以至于连胡塞都不搞定;第四金融方面泡沫堆积,债台高筑,寅吃卯粮。所以本轮战略决战老美是必败无疑了

2、网友明之小初:川普,现代版的唐吉诃德。

3、网友科技鹰:很宏观,说得一点没错。我再简单一点说: 美国既想保持美元主导地位和美元霸权,又不想再用美元买别人的产品。

4、网友光明料理大当家:讲得很透彻

5、网友老实人:[玫瑰]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