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李静
64岁的麦子阿姨已经顺利到达南方,一路上,她的故事一直以或浪漫、或苦难的方式被解读。在她的身上,很多人看到了困囿于家庭的“妈妈”的影子。她的南下之路,让很多女性共鸣,也引发关于女性独立话题的讨论。这些,也许在接下来的旅程中能有些许答案。
图源麦子阿姨
麦子阿姨与网络的神奇连接
不久前,一位64岁来自河南安阳的阿姨,连线了大冰。她向大冰咨询,“出去转转”要花多少钱。她说,她有一辆电动三轮车,还有多年攒下的5000元钱积蓄。她准备9月份种完麦子,就往南走,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去云南西双版纳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随着网络的传播,这份梦想被很多人记住。但到了11月,麦子已经种下,阿姨并没有出发。那个诗和远方的愿望似乎石沉大海。
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不是说说而已。这几年,她一直看别人怎么旅行,用什么工具。夏天的时候,她还计划骑自己的电动三轮一路向北去内蒙古大草原,可因家人生病未成行。秋收结束,她又盘算着趁农闲时往南走。
没出去主要原因之一是钱。大冰为她出谋划策,并在网上发起“反向招聘”,公开征集当地能提供打工换宿机会的酒店,同时,发动自己在全国各地的朋友护送阿姨前往西双版纳。
“我之前就看过大冰,他给我指导,我感觉可神奇。”一场网络连接有了下文。
在纪录片中,麦子阿姨出发前,三妹问她,丈夫同意她出去吗?她低头沉默。麦子阿姨形容自己如同小鸟一样,每天关在笼子里,它动动翅膀,也想出去,不想一直待在笼子里。
一个普通农妇“应该做的事”
她在短视频平台的账号写的简介是:“我是河南普通老农民。”
13岁辍学,她开始跟土坷垃打交道。她也羡慕三个妹妹上学,可她们也只有初中文凭。此后,她跟村里其他女性的生活仿佛套入同样的公式。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种麦子,收麦子,年复一年地走过大半辈子。
年轻时,她曾试图走出这片土地。她想去郑州学裁缝,梦想在城市开一家裁缝店,尽管家里不同意,她还是拿着23元钱就走了。谈起自己做过的喇叭裤,她脸上露出笑意。无法伸直的手指,是她弹棉花被卷进机器留下的痕迹。“我可坚强,没有哭。”裁缝店的梦想因此没能实现。
她最远到过山西,去卖东西。后来,孩子上学,她放心不下。“孩子是第一,这是女人的事。”她再一次做出选择,“不甘心也得回来。”
她无条件地承担着妻子和妈妈的角色,像无数妻子和妈妈一样。她几乎忘了在这之前的那个女孩是什么样子。她说,自己从小就不是像小女孩一样非常温柔的性格,她喜欢出去玩,不能闲着。
后来,她看电视时,知道了冬天的南方是绿油油的,是暖和的,就有了去南方的想法。可没出去的原因有很多。钱,时间,孩子,丈夫,家里的锅碗瓢盆,地里的庄稼。
于是,这些想法就像野草,钻出土,冒出芽,拔出来,再被埋进土里。
一路南下,自由和牵挂
“这几年觉得再不出去转转,心气儿就彻底落下来了。”麦子阿姨决定离开原有的人生轨迹,一场接力赛式的旅行也就此开始。
11月12日,第一棒,“废材”。他是大冰的朋友,将护送麦子阿姨从郑州到昆明。麦子阿姨骑着电动三轮车出现了。她染着头发,身材有些走样,微胖,敦实,脸晒得黑黢黢的,棉外套破了个洞。电动三轮车里装着她的行李,薄被子、橘子、手撕面包,衣物则用缝制的复合肥料袋子装着,她还带了地图、画画的颜料。
就像废材所说,“种完麦子就往南走”美得像诗一样浪漫,但出行并不容易浪漫。废材手上抱着一箱手撕面包,肩上扛着复合肥料袋子,显得有些狼狈。
这是她第一次坐飞机。她对什么都很好奇,一直拿着手机拍视频。望着云雾,她感慨和在地上看的完全不一样。乘务人员问她喝什么,她要了杯咖啡。“没喝过,苦点吧,以后就不吃苦了。”
图源博主“废材”
第一次坐飞机的麦子阿姨
到达昆明后,第二棒是马滴滴。她给麦子阿姨递上一束花,并张罗阿姨入住了翠湖边的宾馆。
11月13日,第三棒,“流浪汉小黑”和“二牛先生”,他们负责将“麦子阿姨”护送到西双版纳。麦子阿姨十分爽朗,戴上头盔,坐在摩托车上,听着音乐摇头晃脑。
13日下午,到达西双版纳后,第四棒交给磊子,帮助阿姨完成酒店入住。游玩时,她想起父亲在她小时候扛着她看电影,自由自在地长大。“自己有了孩子以后就像风筝一样被拽住了。”她说,“要是父亲知道我走出来,应该会为我高兴。”
她带着画笔,走进一群在写生的孩子。她曾在网上花2000元钱买过画画的教程,丈夫不愿意,她学了一个月就搁置了。在这里,她画下老树生新枝,觉得那就像她自己。
这段时间,麦子阿姨去了很多新地方,尝试了很多新事物。离开家后,她得到“喘息”,在一棵树下,她许了个愿:“给我点力量,让我家和和睦睦。”
在南方过完冬冷天,回去收麦子
澜沧江边的一家江景酒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麦子阿姨已经在酒店入职做义工。另外,她还在当地摆摊卖花,想赚了钱还给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
生意有好有坏,她从来没有打过退堂鼓,一直充满着希望。过去,丈夫打工赚钱,孩子长大成人,她的价值好像就是为别人付出。现在,她感觉心开阔多了。
在外面的世界里,她想看看日子还有没有别的活法。
麦子阿姨的故事,是很多家庭的写照,在网上引发很多讨论,甚至有人带着自己的妈妈到了南方。麦子阿姨真的能做自己吗?家人能理解吗?她希望自己的故事引起共鸣吗?会成为下一个“苏敏”吗?以后经费等实际问题怎么解决?女性究竟应该如何把握自己的人生?
大冰为她写下一段话:“她是新科技文明突飞猛进的当下,我们那些曾出身乡野及依旧无名在乡野的父辈们的缩影,她是平行世界里被亏欠的、被辜负的、被无视着的,终生隐忍却又血尚温热的,我们的姨姨、姑姑甚至母亲。”
为了确保护航工及及麦子阿姨未来人生自然平顺,大冰叮嘱护航人员在途中不要将阿姨露出网络。这段时间,大冰和护航者们都在婉拒采访。她被保护得很好,大家不知道她真实的名字,但都知道有一个64岁种完麦子往南走的麦子阿姨。
现在,西双版纳20多摄氏度。这个冬天是温暖的。麦子阿姨穿上了漂亮的裙子。她曾透露,以后每年都来这里过冬,还要周游全国。不过,在短视频账号上,她写到:“过完冬冷天,回去收麦子。”
网友看法
1、网友爱自己方可长命百岁:是的,我们老家有很多人甚至一辈子没有出过村,她们走不开的理由太多了……
2、网友娜娜:中国还有好多像这样的妈妈一辈子都没出个门,近一点的地方都没去过。
3、网友云卷云舒241494098:大冰真温暖[赞][赞][赞][赞]
本财经资讯由顶点财经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顶点财经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