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猫

暴雨与高温频发 今年气候异常吗

来源:中国青年报 时间:2024-11-21 17:18 阅读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瑞璇 记者 邱晨辉

湍急的洪水、被困在洪水中的居民、运送至灾区的物资……近期,我国南方多地遭受强暴雨袭击,防汛形势牵动人心。与此同时,北方持续高温,多地超40℃。一边是暴雨,一边是高温,有时一同“登场发威”,不少人疑问:北方高温频现的原因是什么,南方暴雨为何下得久、下得猛,今年的气候是否异常?

有网友说,大自然好像搞了一部空调对着南方吹,把空调外机装在了北方。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认为这个比喻非常贴切。

“今年‘南涝北旱’的特征非常明显。”巢清尘认为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频发多发重发。2023年5月开始,发生了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厄尔尼诺对次年的气候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黄淮地区的高温,是因为受到了西风带暖高压的影响,降水相对来说比较少;高压比较强,并且持续维持在黄淮地区,导致此地气温偏暖。

“气候变化带来的最明显感受,就是高温热浪明显增多增强。”巢清尘与同事统计了最近几十年中国高温发生的情况后发现,每年高温天气最早出现的时间不断提前,并且发生频次增加、综合强度增强、影响范围扩大。

从历史角度来看,统计显示,近9年是1850年有全球气候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9年。对中国来说,近8年也是我国有记录以来气温最高的8年。

“全球气候变暖的总体趋势是明显的。”巢清尘说。

从2023年年底开始,国家气候中心对2024年的气候进行预测。巢清尘说:“我们总的结论是,今年的高温热浪仍然会非常突出”。

中央气象台7月11日10时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中国气象局供图

6月24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了今年首个暴雨红色预警,而今年像这样的天气预警似乎格外频繁。6月16日至7月2日,17天里,湖南多地暴雨如注;6月29日至7月1日,湖南省气象台连续三天发布6个暴雨红色预警;自6月17日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持续强降雨天气,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地部分地区累计降水量达200毫米至400毫米,湖南常德、安徽黄山等局地达500毫米至725毫米;6月30日18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橙色预警、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

水利部副部长陈敏谈及6月的旱涝形势时说:“目前我国水旱灾害防御形势就是南涝北旱、旱涝并发。通俗一点说,北方遭遇‘酷热烤’,南方正在经历‘暴力梅’的考验。”

“尤其是安徽南部、江西北部、浙江西部等地,降水量超出常年的平均水平,局部地区甚至偏多一到两倍。”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对于造成降水阶段性变化的主要原因,陈涛介绍,这与天气系统阶段性的调整有着密切关系。他表示,6月以来两次雨带调整的状况,与往年气候的变化情况比较接近,6月上旬到中旬降水主要集中在华南北部地区,6月中下旬到7月上旬华南北部地区进入梅雨季。

“南涝北旱,旱涝并发”正常吗?陈涛表示,在梅雨期间北方地区受大陆高压影响,天空晴朗少云,以下沉气流为主,北方地区如华北黄淮容易出现高温天气。而在南方地区,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受梅雨锋控制,暴雨频发。因此,在梅雨期出现“北方高温,南方暴雨”是一种气候的常态。

他还提到,预计7月下旬到8月,随着副热带高压和夏季风的北移,华北和东北将陆续进入雨季,随着长江流域梅雨季的结束,南方地区将进入晴热少雨期,开启“高温蒸煮”模式,甚至会出现严重的伏旱天气,从多发的水灾转为持续的旱灾,将对工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对于一些“龙年水大”的民间传言,巢清尘表示,根据统计,从极端日降水量事件发生的频次指标来看,1961年以来,一共有14年极端日降水指标比较强,而除了2012年这一年以外,其他年都非龙年。

“气候变暖整体来说有利于水汽的增加,温度每上升1℃,大气中水的含量就会增加7%。所以水汽增加以后,造成降水的影响概率可能也会加大。”巢清尘说。

她同时提到,今年汛期,整个东部需重视强降水,区域性的洪涝较多,很多流域可能会面临洪涝影响。她提醒,目前防御重点主要在南方,到了7月中旬,随着雨带的“北跳”,从华北到东北都要关注“会不会发生更多区域性的洪涝事件”。

极端天气频发,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应对?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陈仲榆提醒,在能源方面,相关部门应关注持续性大暴雨可能导致的变电站积水,短时强降雨和持续降雨叠加效应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和中小河流洪水;针对强对流天气对电力设施的损毁,建议提前做好电力运输设备巡检,防范强降雨及次生灾害对发电设备以及电力工作人员作业安全的不利影响。

陈涛建议,公众应密切关注降水落区和强度的预报预警信息。居住在山区附近的居民需及时关注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风险,如重要河流洪水、山洪及泥石流等。居住在城市中的居民也应密切关注城市内涝风险较高的地区,警惕积水对日常出行和交通可能带来的影响。

巢清尘表示,从短期高温来说,公众应提前做好预判,比如说高温会带来热射病,这需要公众提前准备医疗救治资源,需要减少户外作业时间。长期高温会涉及气候变化适应的问题,这需要政府在城市的设计,以及一些生产生活的布局上做好相应的谋划。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