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猫

藏族姑娘穿梭于草场和新镇的日常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24-11-22 08:36 阅读

视频加载中...

22岁的藏族姑娘丹增出生于位于藏北羌塘草原腹地、海拔近5000米的尼玛县。“尼玛”在藏语中意为“太阳”。天地苍茫,风吹云动,放牧的日子里,她挥舞着“吾尔朵”在草木之间唱着牧歌。

在老家800多公里之外的山南市森布日生态搬迁安置点,丹增还有个新家。逛街、品奶茶、做美甲……城镇的生活让年轻姑娘找到了生活的“小确幸”。

穿梭于新家和老家之间,是丹增生活的日常,也是新一代高原牧民奔向幸福的足迹。

格桑花的故乡

丹增的老家,在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尼玛县俄久乡马迁村,地处藏北羌塘草原腹地,海拔4700多米。跟歌曲《藏北草原》唱的一样,那里蓝天白云,草原牧场,遍地格桑花,美丽非凡。

但是,那里空气含氧量仅为内地的40%左右,每年超过200天刮8级以上大风,也会像歌里所唱“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在一天中出现”。

丹增在尼玛县俄久乡马迁村老家的草场上牧羊(无人机照片,2023年12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2023年末,记者在马迁村遇到独自放羊的丹增。那天,尼玛全县出现了大风天气,局地风力达到12级,傍晚的气温就达到零下十几摄氏度。尽管丹增穿着最厚的氆氇,只有眼睛露在外面,一整天的户外劳作还是让她浑身冰冷酸痛。“手指尖全都冻僵了,疼得不得了。”她说。

母亲嘎宗心疼女儿,打好酥油茶,发微信让她早点回家。4岁的小妹妹拉姆卓玛也早早地到屋外等候。但等一切都做好了,夜幕早已笼罩大地。

丹增在尼玛县俄久乡马迁村老家的草场上牧羊(2023年12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丹增的母亲嘎宗(左)和4岁的小妹妹拉姆卓玛在牧场上的老家打酥油茶(2023年12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丹增4岁的小妹妹拉姆卓玛在牧场上迎接姐姐赶羊入圈(2023年12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在羌塘,人们长期受高海拔、恶劣气候影响,高原性风湿病、痛风、心脏病多发。上学难、看病难、出行难也始终困扰着他们。另外,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羌塘草原的草场也开始出现退化。

为了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让牧民群众过上更高质量的生活,2018年,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实施极高海拔地区生态搬迁。2022年8月,丹增一家搬迁到老家800多公里之外的山南市森布日生态搬迁安置点。辗转于两个家之间,成了她的生活常态。

比起尼玛县的老家,丹增更喜欢待在森布日离拉萨近的新家,但因为是家里的长女和主要劳动力,她现在大部分时间还要在老家放羊。“两个弟弟在森布日上小学,爸爸平时在这里照顾他们。妈妈和我在老家照顾4岁的妹妹和羊群。”她说。

幸福生活新起点

森布日生态搬迁安置点聚居着来自那曲双湖、尼玛、安多等县16个搬迁乡镇的3万多名高海拔生态搬迁移民。自2019年起,他们陆续从海拔超过4500米的羌塘草原腹地搬迁至此。

这里距离拉萨市区仅60余公里,临近机场、铁路、高速公路,一座座藏式小院错落有致,新建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室宽敞,商业街里超市、邮局、银行、餐馆等一应俱全,已经形成了一座小镇。

这是在飞机上拍摄的森布日全貌(手机照片,2024年1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2024年1月,丹增赶了800多公里的路,从老家到新家参加赛马活动,到拉萨置办年货。比起老家不到50平米的土砖房,丹增家119平米的新房更宽敞舒适,海拔也低了1000米左右,气温要高上10度,生活舒适惬意。

丹增在森布日生态搬迁安置点的新家门前(2024年1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赛马是草原上重要的民俗活动,兼具竞技、物资交流和社交功能。藏北地广人稀,人们相聚不易,年轻人在赛马会上相识、相聚、相知、相恋是千百年来的习俗。往年森布日的移民群众都还是夏季在藏北老家举办赛马会、赛马节,这次是他们首次在森布日举办赛马活动,说明他们的生活重心已经逐渐转移到新家这里。

1月24日一早,丹增就穿上了传统藏装,化了淡妆,佩戴上全套的红珊瑚首饰,与乡亲们一起观看赛马。在人群中她笑靥如花,十分醒目;当记者问她有没有找到意中人时,她羞红了脸,低头不答。

丹增(中)在森布日生态搬迁安置点观看赛马(2024年1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赛马活动一结束,丹增就跟小姐妹搭车到60公里外的拉萨城区逛街。她们转了八廓街、大昭寺,喝了网红奶茶,也吃了必胜客、跳了舞、做了美甲。

在拉萨市的一家必胜客餐厅,丹增和小姐妹们一起吃饭(2024年1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在拉萨市中心的一家商店,丹增(右)和小姐妹们正在挑选商品(2024年1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在拉萨市中心的一家美甲店,丹增(左下)正在挑选指甲款式(2024年1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森布日生态搬迁安置点管委会主任达吉次仁告诉记者:“藏北草原的年轻人到了森布日,他们的世界一下子变大了,眼界也变宽了,对幸福的理解和追求也变高了。”

致富的路上

因为收入来源主要依赖畜牧业,而草场和牲畜带不过来,像丹增这样搬迁到森布日的年轻人暂时只能辗转两地生活。据了解,3.2万名定居森布日的生态搬迁移民中,目前有约7000人还需要时常回老家放牧,但情况正在得到改善。

俄久乡党委书记姚鹏说:“我们一方面通过提供草场补贴,压缩存栏量以减轻群众生活对牲畜的依赖,另一方面也在积极推进牧业合作组织的建设,让更多的年轻人从畜牧业中解放出来。在森布日附近就业,实现生活方式的转变。另外,牧羊合作组织做强做大了,也开始在森布日这里寻找二产、三产的投资机会,帮助牧民逐步实现生活重心的转移。”

羌塘草原上的牧业合作组织采取群众自愿将人、草、畜整体投入,统一安排劳动力、草场等生产要素。假如原来10家人的3000头羊要10个劳动力放牧,合作化后就只需要3个,参与放牧的劳动力多算一份工分,不参与放牧的也可以拿到分红,由此解放了大量劳动力。集体还可以投资在森布日开办宾馆、商店、藏餐馆等产业实体,进一步增加群众的收入,拓展他们的就业渠道。

丹增家如果将草场和羊群入股牧业合作组织,她就可以在新家附近找个工作。她的母亲嘎宗告诉记者:“村里的牧业合作社刚成立的时候,舍不得从小养到大的羊,怕别人养不好,就还是单干。这两年看合作社分红很好,也在考虑入社的事。”

在拉萨市布达拉宫广场上,丹增(右)正在拍照留念(2024年1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森布日生态搬迁安置点管委会书记陆珂说:“我们现在有矮化苹果基地、现代牧场等产业,还计划在森布日发展旅游、临港工业等产业,帮助搬迁牧民在新家园找到工作,真正实现‘搬得来,稳得住,能致富’。”

监制:卫铁民、刘畅

记者:姜帆、曹槟、刘文博

视频制作:姜帆、孙非

报道员:旦增努布

编辑:刘畅

海报制作:陆烨

新华社对外部、新华社西藏分社联合制作

中国故事工作坊出品

网友看法

1、网友闻笛诗人:[赞][赞]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