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讲述的第1526位真人故事
我正在给一位身穿寿衣的老人整理遗体,突然,我的手一下子被他紧紧抓住,怎么也抽不出来,一股凉气从脚后跟直蹿到头顶,我的冷汗直往外冒……
我是刘颖,1988年出生于贵州省毕节市,从事殡葬礼仪师的工作已经3年多了。
提起殡葬行业,大家普遍认为做这行的人胆子都很大,事实上,我的胆子一向很小,看恐怖片,我都吓得捂眼睛。从没想过,有一天我会误打误撞进入殡葬行业。
从礼仪师到入殓师,再到整场葬礼的策划师,我身兼数职,一做就是3年多,主持过1000多场葬礼。而我之所以会进入这一行,跟我父亲的身后事有关。
(主持公司年会)
2013年,父亲突发心肌梗塞,送到医院,没抢救过来。母亲被突如其来的变故砸得精神恍惚,站都站不稳。一群亲戚朋友扶着她,她才不至于倒下。弟弟少不更事,尚不知死亡为何物。
一边是崩溃大哭的母亲,一边是年幼的弟弟,一时间,医院的、殡仪馆的,所有人都在等着我拿主意。那一刻,24岁的我明白,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时光,随着父亲的离世结束了。
父亲离世突然,丧事在仓促中办得慌乱无序。至今我都想不起来那几天是怎么过来的,只记得忙得像陀螺一样。
等到父亲入土为安,我的脑子里,关于这几天的记忆仍是断片的,仿佛被时间的大手悄悄摘走了三天。
在父亲去世后的几年,每当回想起与他相处的时光,我都充满了遗憾。遗憾没有好好与父亲告别,没有给他一个像样的葬礼。
(生活中的我)
因为性格叛逆,少时的我经常和父亲对着干,没少惹他生气,后来走入社会,与父亲相伴的时间很少,更加重了我的愧疚。
2019年,我经营的服装店倒闭,为了找份工作糊口,在亲戚介绍下,我去一家礼仪公司应聘。到了地方才知道,他们是做殡葬礼仪的。
我一听,心里就打起了退堂鼓,做殡葬,就是跟死人打交道,我胆子这么小,怎么能行?
那天,接待我的,是我后来的师父,也是公司的创始人。他说,我们殡葬人,要做的就是让亡者走得体面,更有尊严,用特别的仪式来满足亡者家属的精神寄托,以便他们能更快地走出悲伤。
师父的话触动了我,我想起父亲去世时的慌乱和猝不及防,我都没有好好跟父亲告个别。原来做殡葬并不是单纯的治丧那么简单,于是我决定留下来。但是我打定主意,决不去一线直面遗体。
(参加省殡葬协会会议)
谁知计划赶不上变化,半年后,一次突发事件,直接把我推向了最前线。
那是2019年年底,疫情刚爆发不久。一位交通局副大队长在工作换岗时,突发心梗离世,家里的双胞胎宝宝才刚满月。
因为是疫情期间,没有办法治丧。遗体火化之后,他爱人想给他做一个安葬礼仪,送他一程,便找到了我们公司。
当时公司正好缺一个襄仪,就是引导她完成丧礼上每一项礼节的人,告诉她每一个礼节该做怎样的动作。
因为我和她年龄相当,容易沟通,师父便想让我充当襄仪,帮忙做这场安葬礼。
当时,我在公司耳濡目染,已经熟悉了安葬礼的各个流程,对于去现场不是那么排斥,又对这位家属十分同情,便同意了师父的提议。
葬礼做完,我和这位家属成了好朋友。因为她自从丈夫去世之后,有些悲伤难过,无人可倾诉,便经常和我聊一聊。
(代祭祀服务)
通过这件事,我发现,作为殡葬人,不仅是在现场可以帮助家属。在事情过后,我也可以做一个树洞,聆听他们的心事,安慰鼓励他们,我第一次发现这份工作有了别样的意义。
这次事件之后,我开始走出办公室,到现场和家属对接。做的越久,我越发现这份工作与普通的服务行业不一样。比如,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喝酒还要报备,浅尝辄止也不行。
只要有家属打电话,无论深夜还是凌晨,入殓师和殡导师必须1小时之内到达现场,去和家属对接。如果带着酒气,就是对死者和家属的不尊重。
大多数家属在第一次和我们电话沟通时,都是比较慌乱着急的。当我们来到现场以后,耐心和他们沟通,告诉他们该怎样做,家属也会觉得安心,不再焦虑。
(工作中的我)
那时候,虽然我一直做的是跟家属打交道的工作,却从没去过一线,直面遗体。可一旦进入这个行业,就可能身不由己,需要身兼两职,甚至身兼数职。
这个行业只是传说中的高薪,其实招工很难。有人冲着“高薪”进入这个行业,很快就发现,高薪并不高。像我们当地平均月薪3、4千元,而我的平均月薪也就是4、5千元。
而且还有“遭人嫌弃”的工作环境,痛哭、遗体、花圈、寿衣、骨灰……这些人人避之不及的场景,却是我们的工作日常。
长期在这种氛围中,人很容易就变得抑郁。所以即使有人进入这个行业,也很难坚持下去。
我第一次直面遗体,就是因为人手不够,赶鸭子上架,给一位资深入殓师打下手。
(工作中的我)
那次,是给一位正常死亡的老人做入殓。一路上,我都头皮发麻,虽然做了很多心理建设,但到了现场,还是不敢上前。只敢远远站着,给入殓师递一些物料。
我看着入殓师轻柔、细致地给遗体净面、剪指甲……化完妆的遗体就像是睡着了,安详宁静。我突然不那么害怕了,第一次感受到遗体是庄严、圣洁的。
无意中触碰到遗体,我才发现,原来刚刚离世的人,他的身体也是温暖的,并不是想象中的冰冷僵硬。
从那次之后,我开始跟着师父学习入殓师的工作,去翻阅专业的学习资料,比如,人体解剖,整容防腐之类。
还有各地的民风民俗,人死后为什么要穿寿衣,为什么要点香,为什么人走了之后要在脸上盖一块布……
学习是一回事,真正到了一线,可能还是会遇到一些“惊心动魄”的意外。印象最深的,是被遗体抓住的经历。
(认真工作的我)
那次,是我给一位去世几个小时的老人入殓。老人的手是弯曲的,我须得把他的手捋直。我刚接触到他的手指,已经僵硬的他,突然紧紧抓住我的手,我怎么也抽不出来。
“难道诈尸了?”我吓得后背发凉,冷汗一下子冒了出来,大脑一片空白。过了十几秒,大脑才恢复意识。
我快速地思索自己学过的入殓知识,电光石火间,我想通了,是我操作不当造成的!
我先握住了他的手指第二关节,由于第一关节的肌肉和筋脉收缩,我才被他抓住了。想通了也就不慌了,我依此按摩他的肘窝、手掌、手指头,最后,他的手终于被我捋直。
我的工作压力不仅是这种“可怕”的经历,还有来自周围人的偏见,家人朋友的态度也分分钟能把我劝退。
(幸福的我)
当时我妈知道我做这份工作的时候,就觉得“晦气”,不支持。但她拗不过我,总是嘱咐我,让我上班的时候,身上带一串辣椒辟邪。
有位朋友,得知我做这份工作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太可怕了!你以后别再联系我了!”她的话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我的心上。为了避嫌,我再也没主动联系过她。
周围人的不理解,让我非常苦闷。那段时间,我下了班就在家陪儿子,或者去健身房挥汗如雨,发泄郁闷。
我儿子和这位朋友的孩子年龄相当,我们偶尔还会在一起玩,但我的工作成了我们的禁忌话题。
我上班的工作室在28楼,跟她娘家在同一个单元,虽然她经常回娘家,但她从没上来找过我。 我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她会找我预约身后事。
(在健身房挥汗如雨)
那天我正在工作,她突然给我打电话,说想上来看看。我大吃一惊,问她要干嘛?她说:“就上来看看你的工作。”
原来,前段时间,她的奶奶病重。有几家做殡葬的商家,不等人过世,就在病房门口抢业务,一家比一家喊得价高。
商讨后事的时候,叔伯们又因为一些利益争得鸡飞狗跳,更是刷新了她的认知,让她深深体会到“死不起”。
她这才明白,死亡是每个人迟早都要面对的,她不想自己将来的葬礼上,也遭遇这样的混乱,慌慌张张地走。就这样,她找到我,要签订“生前契约”,提前安排自己的身后事。
我啼笑皆非,“死不起”其实是人们对殡葬行业有一些误解。我就亲眼见过因为“死不起”,而不敢进灵堂的事。
(我愿做一束微光)
有一次,在殡仪馆门口,一位40多岁的男人,跪在离灵堂不远的地方,身边有个不锈钢担架,上面躺着一个人,用白布遮着。
我从他身边路过的时候,听到他在打电话,卑微地向电话那头的人借钱。
原来担架上是他老父亲的遗体。他不敢进灵堂,生怕一进去,就会有高昂的费用让他无力支付。
我当时路过的时候,觉得特别难过,很想为他做点什么。但我刚进行业不久,还什么都不懂,只能默默走开。
后来,我对师父说起这件事,师父说:“以后再遇到这种事,如果家属真的没有钱治丧,我们可以免费给他做。我们做这行,不仅要谋生,还要谋爱。”
原来公司对因公殉职、抗疫英雄、抗战老兵、独孤老人、五保户……都可以公益服务。
(被家属肯定)
在大多数老百姓的心中,殡葬业和死亡打交道,自带神秘感。人们一向忌讳谈论,就对这个行业缺少了解。
以为殡葬行业都是“不做回头客”“见一个宰一个”的黑心商家,给人的印象就是,这个行业“脏、乱、差”。
不过,的确有一些殡仪馆是垄断状态,只要进去,灵堂布置、骨灰、寿衣、鲜花、花圈、香蜡、纸烛等等治丧要用的物品,都要求用他们殡仪馆的。
甚至家属吃的、用的,也要在他们殡仪馆,但殡仪馆的费用要比外面略高一点,所以就会给人一种“死不起”的错觉。
其实这个行业和其他的行业一样,都会有一些不讲“武德”的人,但更多的是良心商家。比如我们公司,在跟家属对接时,因为熟悉殡葬流程,会建议家属怎样做节约开支。
政府也会有一些政策,来减免老百姓的负担。比如在我们这,只要持有本地户口,火化费、遗体接运费之类的花费,政府都是有减免的。
(生活中,我也是个爱美的女孩子)
抛开这些不谈,像我朋友生前安排身后事的,其实早已屡见不鲜。
早在2017年,琼瑶在网上公布了她写给儿子的公开信,大致意思是说:“无论我生了什么重病,让我死得快更重要。不进加护病房,不要插入各种维持生命的管子。帮助我没有痛苦的死去,比千方百计让我痛苦地活着,更有意义。”
阿图·葛文德说过:“生的愉悦和死的坦然,都将成为生命圆满的标志。”
现在,不仅朋友理解了我的工作,在我儿子的带动下,我妈也开始支持我的工作。
(我和儿子的幸福时光)
我儿子养了两只小乌龟,死了一只,我趁机给儿子普及了一场死亡教育。“我们把它埋了好不好?如果我们随意处理,它的小伙伴会难过的。”
儿子似懂非懂,但不久后的一天,他突然趴在我妈耳边说:“其实我妈妈做的工作特别好,她在帮助别人。”
我妈笑了,从此以后,再没嫌弃过我的工作。在我出门上班时,她嘱咐我的是:“多为家属想,尽量让人家少费事。”
有了家人朋友的支持,我动力满满,幸福感爆棚,决定把殡葬行业,当成一生的事业来干。
作为装点“死亡”的生命摆渡人,接触这个行业越久,我越能明白死亡的沉重和生命的无常。
去年,一个快乐的开学季,一位12岁的小姑娘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去上学,却在横穿马路时,被一辆汽车撞飞……
(工作中的我)
小姑娘的身世很可怜,妈妈在她很小的时候,就抛下她和精神失常的爸爸离开了这个家,没有再回来过。她是跟着姑妈和姑父长大的,有一个在广州打工的远房亲戚,也会赞助她一些生活费。
车祸时,小姑娘的身体受到了严重的损伤,她的头做了开颅手术,头发也没了。
我们给她买了假发,化了淡妆,把她的遗体修复好,和家属沟通之后,没有给她穿寿衣,而是换上平时爱穿的衣服,看起来就像是睡着了,温柔、漂亮地离开这个世界。
在做这一切的时候,我们所有人的心情都特别沉重,一个花季少女的生命就这样戛然而止。入殓以后,我们就回去了,在路上,每个人都在默默地流泪。
等这个小姑娘的事故处理完,安葬的时候,我们自发地给她做了一个告别仪式。
(每送走一位逝者,我都会心情沉重)
在绕棺三圈,瞻仰遗容的时候,小姑娘的姑姑、姑父心痛得挪不动步子,抱着她亲了又亲,这是他们一手养大的姑娘啊。如今就像睡着了一样,永远离开了他们。
我们所有人都哭了,我们能感受到,他们怎样用心养育了她,如今却不得不接受离别。
我们还发动当地殡葬行业的一些商家给她捐献了骨灰盒,做了生态式安葬。整场葬礼,都是免费的。
主持这场葬礼的时候,我的心情就像当时的天气,湿淋淋的。但看到她留给亲人最后的印象是美好的,我觉得这份工作很有意义。
现在我已经可以独自策划一场葬礼,耐心询问家属的诉求,根据逝者的性格爱好,策划一场特别的告别仪式,将与逝者的告别,转化成对生者的慰藉和鼓励。
有时葬礼结束,家属会特地来感谢我。每到这时候,我就觉得这份工作,不是简单地把人送走,而是一份充满爱与温暖的工作。
(遗体捐赠证书)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个行业也分闲忙季。夏天和冬天会比较忙,一天可能得两三场葬礼,而平时每天都会有一场葬礼。从业3年多,我差不多主持过上千场的葬礼。
这份工作让我见过太多的苦难和生命的无常,使我更加懂得感恩。
我曾经主动去献血,但因为体重不够,只好作罢。但工作人员咨询后告诉我,可以捐赠人体造血干细胞。于是我组织公司年轻的小伙伴们,一起捐赠了人体造血干细胞。
2020年,我自愿申请了遗体捐赠。我还以我和儿子的名义,每月给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捐一点钱,为贫困儿童尽一点绵薄之力。
最后,我想对所有人说,当下的每一天,都是我们余生最年轻的时刻,有梦就去追,珍惜跟亲人相聚的时光,不虚度不遗憾,如此,才不愧来人间一趟!
【口述:刘颖】
【编辑:姜暖暖】
我们不能走过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别人真实的故事,而且,每个故事都有真实照片噢!如果你也喜欢这样真实的故事,请关注我们吧!@真实人物采访
网友看法
1、网友一花一世界生命策划师:谢谢真实人物采访和小编暖暖!感谢用这样的方式与你相识,也感谢你能以这种方式让大家重新认识殡葬,了解殡葬!我们能做的不多,但会尽心尽力,但愿逝者多一些体面,家属多一些慰藉
2、网友博学多才的博学小月:刘颖很漂亮,她儿子也帅帅的,她是一个敬业的好姑娘,也庆幸她遇到了一个有品更有德的好师父,师父一句“我们不但谋生,也要谋爱”,多么朴实无华的一句话让我感动得流泪了,人生就像乘车,有起点也有终点,人人都要走这条路,有什么理由看不起为殡葬事业贡献的人,在这里,我为刘颖和她的师父点赞,为默默战斗在殡葬一线的工作人员点赞,并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礼,向他们道声“辛苦了”。
3、网友丁香依旧:曾经看过《西藏生死书》对生命有了更多敬畏,临终关怀与逝后送行都是对生命的尊重,你做的工作充满大爱,为你点赞!
4、网友随心说综:这份工作如果带着不仅谋生,更要谋爱的服务理念,这样的工作人员用德高望重来形容也不为过。 独生子女一代未来面临的上辈人临终,没有了众亲属探望相扶,会更难更难…… 唯希望这样的工作理念和公司能成为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尚[祈祷]
5、网友微笑精灵Gc:我姐姐刚走,我刚经历了这些事,家人亲人都处在悲伤之中脑子都是糊的,一个电话过去,办事的人就来处理,确定很感动,虽然花些钱,也是所得。愿姐姐去那边过的安逸免受一切苦难,也谢谢为我姐办后事的人。每行每业都值得尊重,但给过世人送行的工作人员更值得尊重!
6、网友百合文史:看过电影《人生大事》,对殡葬行业多了许多敬重。让人走得体面,是我们最后的尊重。
7、网友勇往直前的冰淇淋Got:人去世了最后还的去做自己糊弄自己的事,有做请人出殡的钱,人活着的时候多花钱让自己的家人吃好穿暖,开心度过每一天,去世了弄这些事败家,做给外人看有啥用,人活着一定要尽职尽责照顾,走的安心就好
8、网友李晚2607:挣多少钱,只是自己说,也许工资是说的那些,别的还有。“放开之后”我认识一人说,她同小区的住户,家里有人去世了,那里需要排队,给了2万,插个队。给钱是自愿的,收钱也是自愿的,也真的插队了。这个行业高薪是应该的,你要是有意见,你去做好了。
9、网友尘佛人生:作者没有讲明自己所在的殡葬公司是全民的还是私营(包括承包)的,二者收费差距很大。家属往往不问上门为其服务的工作人员是什么性质的公司就开始了走过程,稀里糊涂的就交了重金。 在这里给大家科普下:主动上门并介绍几种套餐服务的是私营(或承包)的,家属自己去殡葬馆窗口依次办理的才是合理收费,柜台上标注了各项收费明细
10、网友爱自己7788:说实话,人过中年,经历过很多以后,才知道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就是身边的人都在,认真看完了这个文章,让我觉得很温暖,这个行业很有意义,感谢你们,让死亡这件事变得很有意义,很有温度![赞][赞]
11、网友LDQ060621: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我为你这份体面的工作点赞
本财经资讯由顶点财经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顶点财经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